陳丹
摘要:企業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主要包括運行管理機制以及風險管理機制,企業內部控制主要是管理控制以及會計控制。本文主要研究企業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機制,其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實現就需要財務會計發揮作用。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機制
企業的內部控制不但保障企業的財務信息安全可靠,而且切實保障企業財產安全。在企業運行管理過程中,財務部門的內部控制存在不足,需要采取有效對策進行完善。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監督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方面,尤其需要加強對其的內部控制,但是當前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相關的監督并不充分,缺乏有效的監督。在企業財務管理上缺乏有效監督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由企業性質所致,當前的很多大中型企業是國有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急于擴大自身的發展規模,這就導致在財務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監督;另一方面,由企業內部管理所致,由于企業的規模較大以及內部機構繁雜,所以導致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權力缺乏相應監督以及控制力,內部控制最顯著的問題就是,企業規模過大以及內部管理部門過多,財務部門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的控制難以到位。
(二)缺乏完善的預算制度
通常來講,在企業的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企業的內部控制,而為了實現內部控制的完善性就需要加強預算管理,運用預算對企業進行必要的監控以及監督,然而在企業的發展過程當中并沒有能夠建立起完善以及健全的預算制度,這就導致財務部門對于整個企業的整體發展情況缺乏必要的了解以及控制,企業在財務監督方面力量不夠。
(三)事前以及事中缺乏有效的控制
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在事中以及事前缺少有效的控制,這主要是因為企業未能建設出比較完善以及合理的預算管理制度,甚至預算制度未能受到高度的重視,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對于財務狀況沒有進行具體有效的管理工作,一般是僅僅滿足年度利潤,并且沒有將指標具體精確到月份,只有等到年結算的時候,人們才可以了解到整個企業的預算是否完成,所以,沒有做到對企業財務的事前以及事中的控制,這樣就導致企業的經營風險增加。
二、企業內部控制實施風險管理機制的必要性
(一)企業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制度基本的要求
針對當前的企業的實際發展進行分析,當前的很多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企業在人員配置、資金結構以及機構設置等方面已經不適合企業的發展以及生存,所以,這樣就導致企業在人員安排以及資金運用上出現失控問題。必然要求對企業進行嚴格管理以及控制,這也是現代企業制度最基本的一個要求。
(二)企業內部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會計信息失去真實性
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對于企業的決策以及運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真實的會計信息才能給領導正確決策提供資料保障,但是,當前的很多會計的信息缺乏真實性,這樣就給企業領導決策造成一定誤導作用。所以,應當實施內部控制,促使企業內部人員相互監督以及相互制約,切實保障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可以有效地避免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頻繁出現。
(三)企業內部控制是控制風險以及防止風險的重要保障
通常而言,企業是由很多部門組成的,其整體運營需要依托不同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以及相互協調,其中,企業風險具有潛在性以及不確定行,所以,任何一個部門出現問題就會對其他相關部門造成一定負面影響,最后導致企業整體的運行出現嚴重的問題,所以,應當實施內部控制,對企業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控制,將風險扼殺在搖籃里。
三、從風險管理機制來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或建議
(一)對監督制度進行必要的完善
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而言,監督職能需要發揮出來,監督職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層面:
第一,加強以及重視建設預算制度,預算制度是財務管理部門監督職能發揮的關鍵,財務管理部門根據會計的控制以及管理,對于企業的整個年度資金進行預算,對企業運行總體情況實行監督。
第二,加強財務審計職能,其中,財務審計的作用是對企業財務狀況以及企業運行狀況實行審計,從而使領導對企業當前的發展情況進行必要的了解。所以,強化審計職能,可以對企業運行狀況實行監督。
(二)強化風險防范以及風險評估工作
風險防范,就是在企業的運行以及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針對企業的管理以及企業經營可能存在的風險,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這樣就可以做好預防,在風險沒有發生之前就做好預防準備,風險一旦發生也不至于造成過大的危害。所謂風險評估工作,就是在企業管理以及運行當中,可能是因為風險防范工作失去效力以及防范有不到位之處,所以就需要對風險實行一定的評估,對風險帶來的影響、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以及風險原因等進行必要的評估,通過風險評估的工作,可以做到對風險有針對的控制,實現風險管理,降低風險產生之后的危害性。
(三)加強事前以及事中的控制
在企業的內部控制當中需要加強事前以及事中的控制,在企業內部控制當中,應當建立合理以及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并且需要高度重視預算管理制度,財務管理部門相關人員需要對企業的財務情況加強了解以及進一步熟悉,在記錄賬目的過程中,不但應當記錄目標利潤、銷售收入等幾個簡單的指標,也不能只是一年統計一次指標,需要精確到月份,只有這樣,才能對財務管理進一步強化以及精確化管理。
參考文獻:
[1]武達.淺析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內部審計,2016,03:43-45.
[2]鑒學恒.淺談我國企業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6,07:177.
[3]王繼禹,閆明.全面風險管理視角下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探究[J].商場現代化,2016,2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