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慧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460000)
苗族服飾的生態美學意蘊探究
葉 慧 (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460000)
苗族服飾別具一格,它不僅體現出一種較強的藝術美,也體現出一種較強的生態美,在色彩、花紋、裝飾等方面,體現了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特征,本文針對民族服飾生態美,簡要探討了苗族服飾滲透出來的生態美學意蘊。
苗族服飾;生態美學;意蘊
苗族服飾自然性和原生性比較突出,具有生態美的美學意蘊。我們從苗族服飾民族文化符號中,不僅可以感受到豐富的文化民族文化底蘊,還可以感受到和諧的生態文化美學思想,感受到濃郁的自然氣息,苗族人將穿著服飾賦予了更多的生態美學理念, 獨特的服飾總能超脫自然,體現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苗族服飾生態美,最突出的體現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就苗族服飾而言,其服飾之美源于自然的造化,自然作為根性、基石,可以說,苗族服飾是一種民族生態藝術的外在表現,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之美,這也是苗族服飾最普遍的生態審美。在苗族服飾藝術中,自然性和原生性比較突出,具有生態美的美學意蘊。苗族服飾自產生時,就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選取材料、布編織匹、加工紡織、印染花紋、設計款式等等環境,無不體現出人與自然的合理關系。苗族服飾蘊含的人與自然的和諧美,不是體現在重視環境,保護自然,而是人與自然互為對象的,體現出一種人與自然互相依存的關系,不難看出,自苗族服飾形成之時,就與自然發展緊密相連。與生態發展密不可分。苗族先民服飾原料常常用麻,現今色彩斑斕的服飾,許多還都是苧麻纖維織出的服飾,千百年來,苗族人之所以堅守原料選擇,恰恰證明了苗族人在服飾中一種頑固的對自然的堅持。大自然賦予了苗族人民最神圣的自然服飾,所以,他們必須要善對待原料和服飾,這也是一種回歸自然,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托。時至今日,苗族人每逢重大節日,依舊要穿著傳統的苗族盛裝,以示對自然美的愛戴,對傳統習俗的傳承。苗族服飾的色彩打底色一般傾向于選擇藍色、青色、白色等自然界的主色為底色。苗族人的祖先為了躲避外族侵擾,將自己隱蔽在深山老林當中,服裝顏色與外界環境保持一致,這樣,更有利于安全的生存下去。苗族服飾有自己獨特的染色工藝,他們將布匹買入泥土當中,將植物的根與皮充分搗爛,使纖維產生反應變成黑色,以產生自然色為主的打底色,這種自然化染色工藝,就是苗族祖先最基本的服飾染色工藝。苗族服飾還有一個典型標志就是服飾上的花紋和裝飾,苗族傳統服飾花紋和裝飾既有染上去的,也有手工繡上去的,傳統服飾上的花紋包含的內容也比較豐富,動物圖案、植物圖案,龍、虎、象、向日葵、菊花、辣椒花,水紋、星圖、雷雨等,都是對大自然的一種反映,蘊含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苗族服飾,不僅蘊含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還蘊含著一種生態之美。苗族服飾承載了太多苗族文化氣息,苗族服飾的文化寓意無處不在,在沒有文字的歷史傳承中,深厚的文化意味只能夠通過服飾來體現,服飾成了傳遞民族文化有情感的介質,一些苗族傳統歷史文化之所以流傳至今,服飾文化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苗族人民在服飾文化中賦予了太多了生態氣息,各種自然圖案的描繪,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苗族服飾不僅傳遞了大量的地理、歷史、文化信息,,還傳遞了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蘊含著一種生態之美。在苗族服飾中,生態之美的圖案有許多種,有陳述古老歷史,頌揚英雄主義精神的英雄伍莫系、騎馬飛渡等人文象征的圖案,有蘊含著宗教文化與社會文化的圖騰圖案,苗族服飾不僅蘊含著民族文化,宣揚著一種民族精神,還靜靜地將歷史深化于表象,向苗族人民傳達一種理念,要牢記歷史,不要忘記先人的努力,要弘揚爭取每一寸土地的民族精神。與圖騰文化一樣,苗族服飾所傳遞出來的文化,不僅體現了一種宗教文化,和社會信仰,還表現出來一種生態之美。苗族服飾的功利性與宗教性,更多的體現服飾文化的生態之美。
苗族先民認為, 服飾的制作與自然息息相通,從服飾中可以感受到生命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所以,苗族服飾的外在表現就是親近自然,這一點,在苗族服飾花紋裝飾中體現的較為明顯。苗族傳統服飾布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紋, 十字紋、鋸齒紋、水波紋、菊花、荷花、石榴、葫蘆、向日葵、云紋、雷紋、星紋等內容紛繁復雜,從苗族服飾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苗族族人對自然的一種眷戀。另外,苗族人民的服飾還具有一種身份符號的象征,苗族人民根據社會需求,,社會地位,在不同的場合會選擇不同的服飾,通過服飾他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身份。在苗族服飾身份體現方面,最為常見的是通過服飾可以看出苗族不同支系的女子婚姻信息以及婚姻狀況,纏白色頭帕,用珠子裝扮的是未婚女子,已婚女子包青黑頭帕,帕兩端垂于腦后。還有,我們從苗族服飾中還可以了解其年齡的大小。苗族女子幼時頭頂一個繡花帽,上身穿青布右衽長服,進入少女時期以后開始穿裙子,步入青年時期,女子的服飾穿著開始繁雜。裝飾從簡單變為復雜,衣著佩戴裝飾也開始注重往華麗方向發展。進入老年以后,女子在服飾裝扮上逐漸褪去華麗,服飾的主色調開始變為淡雅。苗族服飾,不僅蘊含著太多的民族文化,還蘊含著對大自然的敬畏,蘊含著一種生態美學思想。
少數民族服飾生態美學,蘊含在民族歷史文化之中,所以,只有深入挖掘苗族服飾民族文化,才更有利于捕捉到苗族服飾的生態美學,并開發生態美學意蘊。所以,在傳承民族歷史文化過程中,我們不能夠忽視苗族服飾所蘊含的民族文化思想,探究苗族服飾生態美學意義,對,弘揚民族文化,保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資源,創新少數民族生態美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龍曉飛,石群勇.苗族服飾的生態審美透視[J].經紀人學報,2006(01).
[2]唐文元,吳仕忠.貴州苗族服飾——穿在身上的“史書”[J].中國西部,1997(02).
[3]許桂香.貴州苗族服飾文化歷史景觀探析[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1).
[4]邢英梅,王竹君,鄔紅芳.淺析苗族服飾圖案的文化內涵[J].山東紡織經濟,2010(06).
[5]駱醒妹.淺談湘西苗族服飾審美[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1).
葉慧(1984- ),女,漢族,籍貫:湖南省岳陽人,學歷:本科學士歷,助教職稱。主要研究方向:服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