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敏 (湖南圖書館 410011)
基于戲劇文化傳承的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設計
楊 敏 (湖南圖書館 410011)
地方戲劇文化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快節(jié)奏時代的到來,影視、網絡等現(xiàn)代傳媒的普及, 地方戲劇的傳承與推廣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年輕一代大學生對地方戲曲的認識越來越模糊, 戲劇文化意識也日益淡薄。本文在借鑒湖南圖書館開展的“走近經典,戲韻三湘——湖南地方戲劇知識進校園”系列活動的基礎上,提出了有助于地方戲劇傳承和推廣的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設計原則及具體策略,旨在推動地方戲劇文化的傳承并為大學生群體創(chuàng)造接觸和學習戲劇文化的機遇。
戲劇文化;地方戲劇;戲劇教育活動;大學生
大學生戲劇教育是指以大學生為教育主體,以戲劇欣賞、交流、訓練等為主要內容,依靠戲劇文化講座、課程、活動等形式,以提高大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實現(xiàn)戲劇文化傳承為目的一種藝術教育重要形式。在文化與歷史的嬗變中,湖南地方戲劇以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而歷經千百年不衰,成為了我國璀璨的藝術文化瑰寶。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變遷,影視網絡等新興大眾文化的沖擊、文化娛樂消費方式的多元化,曾長期在湖南社會文化生活中占據(jù)主要地位的地方戲劇難以再吸引年輕一代的關注和興趣。本文在借鑒湖南圖書館開展的“走近經典,戲韻三湘——湖南地方戲劇知識進校園”(以下簡稱“地方戲劇知識進校園”)系列活動的基礎上,探討有助于地方戲劇傳承和推廣的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設計方案,希望能為湖南地方戲劇的發(fā)展提供可參考的實踐依據(jù)。
近些年,國家在文化政策方面出臺了《湖南省培養(yǎng)傳承地方戲劇藝術拔尖人才資助管理辦法》,在全省文化發(fā)展的大方針指導下,湖南的地方戲劇傳承不再局限于地方戲劇團的推廣。在電視媒體方面,湖南電視臺公共頻道、戲曲頻道會播放經典的湖南地方戲劇劇目,這有利于提高湖南民眾對地方戲劇的認可度和影響力。在新聞媒體方面,大型地方戲劇活動或者劇團上演新的地方戲劇時,報紙和網絡媒體都會大幅報道。例如,2016年以來湖南圖書館聯(lián)合湖南省戲劇家協(xié)會先后開展了一系列“地方戲劇知識進校園”活動,累計吸引了超過6萬名網絡用戶通過“湖南地方戲劇網”和“騰訊視頻”收看網絡現(xiàn)場直播。
在政府推廣方面,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實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展工程的意見》提出了“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要保護傳承文化遺產,滋養(yǎng)文藝創(chuàng)作,加強文化法治環(huán)境建設”,在國家政策方向明確的大環(huán)境下,湖南地方政府部門為推進地方戲劇的傳播也是不遺余力的,政府為文化機構、各級劇團及各大高校的地方戲劇傳承工作提供了大力支持,通過發(fā)布政策和分撥資金等方式協(xié)助舉辦了大量地方戲劇比賽和“地方戲劇進校園”等活動。例如,由湖南省文化廳牽頭舉辦的全省青少年小戲骨選拔大賽和“戲曲文化體驗大課堂”活動等等。
在高校教育方面,湖南省藝術職業(yè)學校等高校均開辦了戲劇系,為地方戲劇事業(yè)輸送戲劇人才。此外,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等高校為了促進大學生更好的發(fā)揚和傳承地方戲劇,也相繼開設了戲劇表演、戲曲作曲、民樂等與地方戲劇相關的課程,還創(chuàng)辦了湘劇協(xié)會等組織,為大學生提供戲劇表演舞臺。湖南圖書館聯(lián)合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邵陽學院、湖南農業(yè)大學等高校開展了一系列地方戲劇知識講座和戲劇教育培訓活動,促進了地方戲劇的傳承與推廣。
除了社會媒體、政府部門、高校教育,地方戲劇愛好者們也在為湖南地方戲劇的傳承作出貢獻,例如成立了湖南省地方戲劇票友協(xié)會,主要的工作是開展地方戲劇演唱會和協(xié)助相關部門或單位普及地方戲劇知識,還開設了各種地方戲曲微信公眾號,為廣大地方戲劇愛好者推送最新的地方戲劇信息和經典地方戲劇劇目等。地方戲劇在湖南的發(fā)展中的得到了多方傳承,無論是高校、政府還是社會都已經把傳承地方戲劇作為一份使命感,每個人都在為地方戲劇的傳承出一份力。
戲劇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形式,自先秦至今己有兩千多年的輝煌歷史,然而在快節(jié)奏的網絡時代,越來越少人能夠靜下心來聽戲、賞戲、品戲,尤其是對于自幼便與電子媒體為伴的年輕一代而言,地方戲劇正漸行漸遠。因此,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便承擔起了傳承和推廣地方戲劇的重擔。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的意義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大學生在參與戲劇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能夠不同程度地獲悉有關戲劇方面的知識,培養(yǎng)對戲劇的興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對大學生戲劇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說是為戲劇文化的傳承培養(yǎng)生力軍,能夠實現(xiàn)更大范圍的戲劇文化普及。
戲劇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的京劇更是被稱為國粹,有著很高的藝術和欣賞價值,然而僅憑傳統(tǒng)的戲劇表演已經很難實現(xiàn)對這門藝術的傳承,排除地方戲劇的學習和練習的難度不談,單從語言角度來看,地方戲劇的推廣也難度頗大。大學生作為知識文化水平和認知能力較高的群體,對地方戲劇有更高的理解和審美能力,通過大學生這一“活”媒介,能夠在傳承戲劇文化的過程中將其再造為更“接地氣”的文化形式,更好的實現(xiàn)國粹傳承。
戲劇教育活動實際上并非單向的教與學,更多是建立在大學生互動學習和實踐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的,在這個互動與實踐的過程中,地方戲劇不斷融入了潮流文化和思想,實現(xiàn)了與時代的攜手并進和自我成長。
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設計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對大學生進行有效活動主要分為內在精神與外在能力的培養(yǎng),而無論是何種活動,都離不開活動的三大要素——需求,動機和行為,動機由需求產生且以行為將其體現(xiàn)在環(huán)境內。故要促進大學生推廣和傳承地方戲劇的“行為”,首先要研究大學生的“需求”和“動機”,這二者合并起來便是——興趣。當代年輕人的興趣面廣,好奇心強,因此在開展活動之前,組織方要深入了解不同的大學生群體在不同時間節(jié)點上的興趣方向,將其與戲劇教育的目標相結合,設計出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戲劇教育活動,避免“強制參與”。
戲劇教育活動的組織目的是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地方戲劇的推廣與傳承的新鮮血液,然而大部分年輕人對地方戲劇的了解度和認知度都極低,連基本的認知都不具備何談傳承推廣?因此,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的總體培養(yǎng)戰(zhàn)略應以啟蒙為目標。在具體的活動設計中要將活動與高校的戰(zhàn)略發(fā)展、教育需求、大學生個人發(fā)展需要結合。如果脫離了基本戰(zhàn)略,活動將偏離了航向,甚至產生負面的教育效果。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若是沒有一個確定的標準,盲目的對上述所有大學生進行戲劇教育“洗腦式”活動,其效果反而更差。因此,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活動組織體系,規(guī)范各個類型的大學生在活動中去成長,是促進戲劇教育活動的基石。本文借鑒湖南圖書館的“地方戲劇知識進校園”系列活動,建立一套相對科學的活動組織體系,該體系分為三個子系統(tǒng),六個培養(yǎng)階段,具體如下圖所示:
通過構建精細化、科學化的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組織體系,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加強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同時也讓大學生感受地方戲劇的獨特魅力。在活動組織的各個階段,組織方應該讓大學生了解活動的益處,活動可以豐富自身戲劇知識,提高審美能力,趣味課余生活,以此培養(yǎng)大學生對戲劇教育活動的興趣和參與度。
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的目的之一在于提高大學生對戲劇的認知和審美能力,加強其對地方戲劇認同感和興趣,因此,活動要求強化大學生參與的內部動機,不能把量化分、考勤等當做獎勵或懲罰的工具使用,反之可以將有吸引力的活動作為對大學生的獎勵。實際上,通過湖南圖書館開展的“地方戲劇進校園”活動不難看出,大學生對傳統(tǒng)地方戲劇是有好奇心的,只要活動確實有內涵有趣味,那對大學生便有足夠的吸引力。然而,現(xiàn)實卻是許多高校組織的戲劇教育活動效率低,強制性大,對大學生沒有絲毫吸引力。因此活動組織方要設身處地的考慮大學生需求,鼓勵大學生開拓課余愛好,擺脫“完成上級任務”的敷衍態(tài)度和滯留于表面形式、無標準、非人性化的活動路線。
因此,活動組織方在制定新的活動時,應站在大學生角度,與大學生積極溝通,了解大學生的興趣所在,有針對性的展開活動,甚至量身定做個人培養(yǎng)計劃。分時段采用問卷調查或訪談的方法,汲取大學生的活動反饋,進行相應的活動改善,并嚴格落實到活動課程中。在活動中,充分啟發(fā)大學生腦力、體力來參與活動,讓大學生對地方戲劇有一個徹底而完整的認識和了解,從而讓大學生真正主動地投身到地方戲劇的傳承與推廣中去。
在當下的互聯(lián)網時代,活動方式不應局限于課堂活動,傳統(tǒng)的課堂活動雖然具備直觀、真實、互動性高等優(yōu)勢,但卻囿于時間和地點上的不可變性而令大學生們感到不便。結合湖南圖書館“地方戲劇進校園”活動反饋可知,靈活多元化的活動方式是大學生們所期待的。湖南圖書館選擇的活動方式事實上已經將活動充分靈活化和多元化,非常注重實踐的運用。例如,2017年4月12日在長沙中加學校組織的“地方戲劇知識進校園”第八場活動中,湘劇“女神”、優(yōu)秀青年演員曹威治為現(xiàn)場音樂教師詳細講解了湘劇的旦行,重點突出了青衣的特點,包括青衣的扮相、服飾、姿態(tài)等,并和演員李開國現(xiàn)場演繹了經典片段。
此外,活動組織方可以充分開發(fā)和利用新媒體技術來開展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例如借助微信短平快、關注度高的特點,開設“戲劇在線”微信公眾號,建立地方戲劇愛好者活動微信群,每天安排戲劇老師在線互動,發(fā)布充滿正能量的心靈美文誦讀、戲劇知識、戲劇名家背后的故事等文章,還可以開設新穎的語音教學模式——微課堂,方便大學生隨時隨地聽課,補充活動主題相關知識,利用手機隨身攜帶,上網方便的優(yōu)勢,在線戲劇老師能夠隨時與大學生進行互動。
戲劇始于文化,長于文化,也必須傳于文化。因此,大學生戲劇教育活動的開展離不開高校的文化沃土,湖南圖書館的活動合作單位均為省內知名高校,如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等,校園文化氛圍濃郁。為了保證地方戲劇順利進校園,必須加強活動開展的校園文化保障。具體來說,高??梢岳镁W站、微信、微博等渠道來加強地方戲劇的宣傳力度,例如,在微博上開啟#尋找校園湘劇女神#、#今天,約戲嗎?#等話題,邀請全校教職工參與到話題中,還可以通過自薦、投票等形式公開評選“湘劇女神”、“戲劇之星”,評選結果可以納入期末考核,以此促進大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另一方面,良好的傳統(tǒng)文化氛圍有助于促進高校的發(fā)展,并促進高校教育管理。而文化不是單方面由高校構建的,而是大學生與高?;又行纬傻摹9识?,活動組織方有必要讓大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在溝通中制定出活動設計具體標準與目的,以保證活動設計的落實有效。
[1]余慧菊.戲劇教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研究[J]. 高教學刊,2016,(24):42-44.
[2]伍益中.湖南地方戲曲融入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可行性對策研究[J].文史博覽(理論),2015,(09):76-78.
[3]劉顯全.湖南地方戲劇獲得保護發(fā)展[N].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4-12-01(006).
[4]鄒世毅.湖南當前傳承發(fā)展地方戲曲藝術策論[J]. 藝海,2014,(07):37-40.
[5]馬曉.第一屆世界戲劇教育大會暨第三屆亞洲戲劇院校大學生戲劇節(jié)綜述[J]. 戲?。ㄖ醒霊騽W院學報),2014,(03):145-148+73-76.
[6]王碧英.略談地方戲劇語言的生活化特征[J]. 四川戲劇,2013,(03):51-53.
[7]李琦,劉濤.扮演意識與成人儀式——談戲劇教育對大學生德育的重要意義[J]. 理論界,2006,(08):139-140.
楊敏(1963- ),女,湖南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特色資源建設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