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劉 剛 (文山學院 663099)
對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的幾點認識
李春燕 劉 剛 (文山學院 663099)
在中華民族的文明發展史中,各族人民以其勤勞智慧創造了讓世人為之稱道的藝術精品。在這些藝術精品之中,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美術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自我國于上世紀啟動改革開放的大幕以來,同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隨之而來的,便是國內工藝美術設計理念的輸出以及域外現代設計要義的傳入,在這一文化傳承與交融的背景之下,有力地推動了國內現代設計理念的創新與革新。
傳統工藝美術;現代設計;產品設計
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有著一定的關聯,搞清楚二者的關聯,有利于對設計水準有進一步的提升。為此,本文將從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同現代設計理念的結合與共進入手,研究承繼傳統工藝美術技藝代表著現代設計理念對民族文化內涵的承載與體現,并就現代設計理念較比傳統工藝美術技藝承載了更多的藝術內涵展開研究。
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對現代設計具有一定的影響,將傳統工藝美術同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為中華民族的杰出藝術代表之一,傳統工藝美術技藝有著其獨創性和民族性,在中國日益注重同域外各國深化文化交流的當下,工藝美術技藝對現代設計理念發生了深刻的影響。舉例而言,中國傳統山水畫融合了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要所在,其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美術畫作,更囊括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理念、價值理念以及人生理念,通過對中國傳統山水畫的藝術內涵發掘,將極大地豐富現代設計理念,為廣大藝術設計者提供全新的設計空間與設計思路。
作為誕生于中華大地的傳統工藝美術技藝而言,其形成與產生乃是深深地根植于華夏大地這片藝術土壤之中。因此,在傳統工藝美術技藝的藝術表現力方面,其彰顯出濃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以及生態特色,進而反映出中華各族人民獨特的藝術價值觀與藝術審美觀,如中華傳統剪紙藝術、雕刻藝術等,同其所產生的藝術土壤是密不可分的。在社會公眾的意識、思維、價值觀發生轉變的情形之下,工藝美術技藝必然隨之發生自我創新,并對同其相關的周邊美術作品產生影響,此即傳統工藝美術技藝所體現和承載的“造血”功能。
任何一個民族,在其誕生、發展與演變的漫長過程之中,必然形成該民族所獨有的精神文化內涵。中華民族在經歷了本民族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衍生出本民族獨具特質的民族精神文化內涵。正如張道一指出的那樣,工藝美術技藝不僅僅是中華民族的藝術表征之一,其更是中華各族人民的智慧結晶,彰顯出中華各族所獨有的藝術格調和審美觀。
隨著上世紀后八十年代我國同域外各國加大了文化交流頻次,從而使得現代設計理念得以傳入中國,并迅速實現了對傳統美術領域的影響。不過需要看到的是,現代設計理念最初緣起于西方,因而其帶有鮮明的西方文化特質,故而其有著同中華傳統工藝美術相異的藝術表征,有鑒于此,國內工藝美術設計者在重視對現代設計理念的吸收與應用過程之中,應當思考如何實現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同西方現代設計理念的完美對接,如此方才能夠在有效地對現代設計理念進行借鑒和吸收的過程中,彰顯出傳統工藝美術技藝的獨特魅力。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有效的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精神,豐富中國現代設計的精神語言與表現形式,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設計產業,設計具有中國民族文化特色的藝術產品,讓負載著民族文化精神的中國現代設計真正走入世界先進行列。因此將傳統的工藝美術融入到現代設計中對于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有著十分中要的意義,也對我國的相關從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從內涵層面加以審視能夠發現,現代設計理念的實質在于依托現代化社會生產活動,借助科學的設計步驟與精巧的設計過程,從而實現了技術應用同藝術設計二者之間的完美契合,進而確保所設計出的產品同時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的雙重特質。具體來看,現代設計理念涵蓋下述三點內容:
第一,產品設計。此種設計最為顯著的特質便在于其實現了外觀造型同工業生產的結合,進而在確保產品實用性的同時,使產品的外觀、形狀、結構更為契合現代社會公眾的審美訴求。此種設計乃是現代設計領域最為典型的代表。
第二,環境設計。環境設計具有非常強的綜合性,包括很多的方面。從大的方面來看,可以劃分為“室內”和“室外”兩個大塊。在室內方面,環境藝術設計又可以分為“室內陳設設計”“室內燈光設計”等很多方向,同樣在室外方面也可以分為“園林藝術設計”“城市景觀設計”等多個方向。造型、光色、比例、質地等形式美,是環境藝術設計的基本詞匯,功能、聲音、溫度、氣味甚至是空氣流向,都是設計師在設計的時候必須考慮到的。這也正是這門藝術不同于其他藝術類型的地方,它集視覺、聽覺、嗅覺為一身,將動態美和靜態美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這樣來看,“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項不折不扣的“綜合創造”。
第三,視覺設計。此種設計通常在實踐中又被稱之為平面設計,諸如展示設計、產品包裝設計、廣告設計等均在此列。在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的當下,視覺設計已然突破了一般意義上的平面設計的范疇,其通過對光線、色彩、圖文等要素的綜合應用,實現了設計載體的跨越,進而將設計領域擴展和延伸到電子計算機等領域之中。隨著改革開放傳入我國,逐漸取代了表述極不準確的“裝潢設計”。其實,從這時起視覺傳達設計已經發展成為包含多個專業的學科類型。設計既要符合審美性,又要具有實用性,替人設想、以人為本,視覺傳達設計是一種需要而不僅僅是裝飾、裝潢。
以上,我們從傳統工藝美術技藝同現代設計理念的結合與共進入手,分析了承繼傳統工藝美術技藝代表著現代設計理念對民族文化內涵的承載與體現,對現代設計理念較比傳統工藝美術技藝承載了更多的藝術內涵進行了闡述。希望本文的論述能為廣大讀者朋友深入理解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的關系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1]趙勝男.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設計區別、共性之探析[J].藝術教育,2014(7).
[2]倪紅英.現代文化產業視域下發展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6(35).
[3]羅石涌.傳統工藝美術“三美”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運用[J].咸寧學院學報,2010(5).
[4]張健.關于傳統工藝美術現代性轉換的幾點思考[J].設計藝術(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2009(1).
[5]劉曉英.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示[J].美與時代(中旬),2009(12).
[6]向旭.論中國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藝術設計的關系[J].臺聲.新視角,2005(05).
[7]李裕杰.傳統工藝美術在現代平面設計中的作用[J].廣西梧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