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聃 (懷化工業中等專業學校 418000)
中職服裝專業學生設計思維的培養方法論述
楊 聃 (懷化工業中等專業學校 418000)
服裝設計的要求,隨著人們的審美品位不斷的提高而更加嚴格,作為專業培訓服裝設計人員的中等職業院校,應該在學生設計思維教學方面不斷的進行探討,通過科學、先進的教學方法來實現服裝專業學生設計思維的發展,使得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能適應崗位要求,滿足人們對于服裝的要求。本文就通過對于中職服裝專業學生設計思維的培養方法進行探討,希望可以給中職服裝專業老師提供一些參考。
中職服裝專業;學生設計思維;培養方法
中等職業院校服裝專業的學生,是下一代社會服裝設計的儲備人才,學校通過一系列完整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具備有專業的服裝設計知識,并具備有較高的服裝設計素養。但是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使得學生只是對于服裝設計的專業理論知識了解,對于服裝設計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足,使得學生對于新型服裝款式和結構的設計能力不足,無法在激烈的崗位競爭環境下脫穎而出。因此,中職服裝專業的老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設計思維,就培養學生設計思維的教學方法,本文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中職服裝專業,作為一個培養服裝設計人才的搖籃,是推動我國服裝設計領域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學生通過在學校的專業知識學習,具備有一定的服裝設計知識,通過實踐的教學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但是由于在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利于培養學生設計思維,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
1.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層次欠缺
中職院校服裝專業作為培養服裝行業實用的人才為目標,但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過于單一,沒有將培養的目標真正得以實現,這主要體現在服裝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都在工作崗位上表現的不僅人意,不具備有較強的設計能力,面對于工作崗位的要求畢業生都束手無措。這歸根結底在于學生設計思維能力的欠缺,學校在教學中目標不夠明確,教學層次定位不明確,沒有在教學的過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思維能力。
2.課程注重理論,沒有與市場方向相結合
中職服裝專業在課程的設計上過多,大都為基礎課程,專業課程方向的設計沒有結合市場的需求。目前中職辦學層次大都為三年制,在三年的時間內學生要想在學校擁有一項專業的技能,除了需要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還要通過不斷的是實踐教學來獲得一些實際的專業經驗。在中職教學中,大部分時間為理論知識學習,對于學生的實習知識安排在畢業前夕,這種模式不足之處在于,學生學習的理論知識過多,不能與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和想適應,另外在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能通過教學解決,使得學生在畢業后與市場的需求補相適應。
3.教學設施條件不完善,教師隊伍結構不合理
在中職教學過程中,大都是由于沒有一些先進的教學設備,而使得學生在畢業而后所面對的工作崗位與自己所學的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中職服裝專業,應該具有獨立的試驗室,但是大都配備的設備只有熨燙機、縫紉機,與企業中所使用的智能化流水線設備存在一定的差距。另外,中職服裝專業在老師隊伍的建設中,大都是一些老教師或者是一些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教師,每天奔波與學校和家庭,缺乏社會實踐能力。這都會造成學生在實際的設計能力上有所不足。
1.教學模式的創新、明確教學目標
中職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對于教學的模式進行不斷的創新,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
做到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讓學生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很好的了解時尚界的最新動向,強化他們的時尚感。與此同時,學校要創造好的實踐教學關鍵,更新理念,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讓學生有個良好的實踐環境,提高他們實踐能力和創作能力,比如,在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過程中,老師可以多結合課本的理論知識和市場的需求來進行教學。例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多收集一些服裝流行設計元素資料,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們進行教學設計,在進行顏色搭配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依據市場當前流行的元素,給學生進行進行流行元素的市場需求,讓學生們參照流行元素進行自我的創新,給學生們自由發揮的空間,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不僅僅局限于課本的教材。
2.教學方法、手段的創新,培養學生的服裝設計興趣
教學就是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們進行自我的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重點。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大都是老師在課堂上進行全面的理論知識教學,學生在被動的進行吸收,這樣限制了學生們的設計創造思維。要激發學生們對于服裝設計的興趣,不僅要給學生們提供足夠的理論知識,還要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提升學生們的求知欲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行動中找到快樂,從而發展他們在學習中得到成功滿足的良好情感,例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服裝設計比賽,在校園內進行一個小小校園時裝發布會,通過學生們的理論知識學習,然后鼓勵學生進行服裝設計,并搭建一個平臺進行給學生們進行展示的機會。比如北京服裝設計學院,每年都會舉辦校園時裝周,鼓勵學生進行服裝設計,并將學生設計的作品通過活動展示出來,不僅是教與學的一種體現,更是培養學生服裝設計思維的重要途徑。
3.進行校區合作,提升教學質量
在中職服裝專業的教學中,學校要積極與社會服裝設計公司進行合作辦學,提高辦學的水平。通過校企合作,不僅可以改善教學環境,還可以體改教學質量,例如與社會企業進行學校內部的定向輸送人才合作,把企業內部優秀的生產設備引入教學活動中,是學生可以提前熟悉在今后工作崗位的環境。多進行企業內部的教學實習,將學生們學到的知識在企業中得以運用,并及時的進行教學中不足之處的改進。另外邀請企業自身管理和技術人員到校進行指導,改善學校的教師隊伍結構,實現互贏互利的教學。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探討,中等職業學校服裝專業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是阻礙學生培養服裝設計思維的絆腳石,老師要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教學模式的創新,來激發學生服裝設計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服裝設計思維,促進中職教育目標的實現,帶著愉快的心情去實踐,去設計,精心制作新穎別致的優秀服裝作品,逐步成為合格的服裝行業人才,同時也希望本文所提出的教學建議,可以給服裝專業老師提供一些參考。
[1]姚菊.小議中職服裝設計教學中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8):8.
[2]何玉嫻.中職服裝專業學生設計思維培養方法構思[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1):188.
[3]李丹.中職服裝設計思維的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2015(3):196.
[4]徐淑琴.中職學校服裝專業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旬刊,2012(10):65.
[5]曾敏.項目教學模式在中職服裝設計專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
[6]陳偉峰.淺議中職服裝專業學生設計興趣的培養[J].職業教育(中旬刊),2013(0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