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琴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416000)
舞蹈鋼琴伴奏的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
徐燕琴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 416000)
鋼琴伴奏在舞蹈教學中起著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對于舞蹈者的氣息、韻律、舞蹈動作以及搭檔配合等方面都能進行不同層次的引導、支持。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的存在,在舞蹈教學中,對于鋼琴伴奏的所發揮的作用并沒有引起高度重視。鑒于這個原因,文章以“舞蹈鋼琴伴奏的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為題,從舞蹈教學鋼琴伴奏的重要性及具體實踐方法上,探討在舞蹈教學中如何實現鋼琴伴奏教學與實踐的統一。
舞蹈;鋼琴伴奏;教學設計;實踐研究
吉首大學2015年校級課程教學改革項目 《舞蹈基訓鋼琴伴奏》編2015JSUKG10
在舞蹈教學中,音樂是為舞蹈教學服務的,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夠為舞蹈烘托出舞蹈想要表達出來的意境與內涵。而鋼琴的聲音本身就是開放的、大膽的、音量大的、多聲的、音域相當寬闊,所以在舞蹈中加入鋼琴伴奏,更加的方便、快捷、實用,而且還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對于鋼琴伴奏老師來說,不僅要具有嫻熟的鋼琴技巧,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將舞蹈教學與實踐表演結合起來。只有將教學設計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反復練習,才能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探索出高效的課堂經驗,從而使舞蹈與鋼琴伴奏達到默契配合程度,最大化的發揮鋼琴伴奏的作用。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舞蹈與音樂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舞蹈是以音樂節奏為基礎的,而音樂伴奏又能強化舞蹈的情感走向。具體說來就是,舞蹈伴奏的音樂旋律是以一定的節奏為基礎的,因為節奏可以生動形象的展現舞蹈的情感走向、變化起伏,所以能夠將觀眾們最真實的情感激發出來,使舞蹈表演不單單是舞蹈表演,更是與觀眾情感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舞蹈表演者都要有很高的音樂素養,能夠把握各種鋼琴伴奏的節奏,使音樂節奏與舞蹈動作完美契合,同時還要把握舞蹈思想情感的走向,從肢體動作、眼神、面部表情上完美的呈現舞蹈。而在舞蹈鋼琴伴奏教學中,鋼琴伴奏完全達到了這個要求,不僅提供給了舞蹈表演者準確的節奏,而且能夠使舞蹈表演者更快的進入角色表演中,更加容易的根據音樂情感走向展現舞蹈動作,達到音樂與舞蹈的統一。
在舞蹈教學中,鋼琴伴奏教師不但要配合舞蹈教師完成相應的舞蹈動作,還需要幫組學生們提高音樂素養,只有節奏把握和音樂素養這兩者相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鋼琴伴奏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是否良好直接影響著舞蹈教學開展的進度。那么對于這樣一個新興的舞蹈伴奏方式,怎樣設計它的教學方法是急切要研討的問題。
1.加強舞蹈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在進行舞蹈教學時,加強鋼琴伴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雙方都能更加理解舞蹈內涵,配合的更加默契。還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教學內容,以及伴奏老師、舞蹈老師的教學思路,熟悉他們的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音樂與舞蹈的完美融合,高效的完成教學目標。
2.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
教師在授課時要隨時關注每個學生的上課狀態以及對于鋼琴伴奏課程內容的把握是否到位,及時發現存在在學生中間的問題,并進行有效的反饋,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學生加深對于作品內涵的理解,提高學生對于舞蹈的理解與感悟,使學生更好的融入舞蹈意境,完美的詮釋舞蹈作品。例如在伴奏前可以向學生們介紹樂曲的結構和音樂特征,讓學生們充分理解音樂內涵;在課堂結束時,指出學生們的不足,特別是對樂感不強、音樂節奏把握差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輔導,幫助他們更好的完成舞蹈動作。
3.提高音樂表現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采用更為鮮明的節奏、氣息、和音樂表現力來帶動和感染學生,激發他們的跳舞潛能,使她們更加靈活自如的運用舞蹈動作。舞蹈鋼琴伴奏能夠合理的把握音樂節奏、配合舞蹈動作,學生們能夠更加快速的進入舞蹈意境中,提高學生們的舞蹈表現力,因此,在舞蹈教學中運用鋼琴伴奏是以后舞蹈教學要發展的目標之一。
對于舞蹈教師和伴奏老師來講,進行一堂舞蹈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完成教育目標,達到使每個學生都能理解舞蹈內涵的目的。而任何的教學設計都是為實踐做的準備,因此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最重要的就是進行實踐教學。眾所周知,在舞蹈教學中管弦樂伴奏和聲樂伴奏已經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地步,但是鋼琴伴奏發展的時間還不長,在實踐教學上很難借鑒其他的課程方法,所以,創新這一教學方法就成為了目前舞蹈老師和伴奏老師要研究的課題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新型的伴奏模式如果要適應廣大學生的要求,就必須要進行不斷地調整與改進。
1.課堂教學要具有靈活性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的課堂問題就是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奏脫節,伴奏老師把握不好舞蹈動作、舞者把握不好音樂節奏。在這種情況下,最適當的解決措施就是提高伴奏者的伴奏水平,加強伴奏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讓老師更加了解舞蹈動作,教師在進行伴奏時,要根據每堂課的教學內容的變化、學生學習狀態的好壞、體力的強弱、動作幅度的大小等靈活的伴奏,適當的調整伴奏速度、情緒、節奏等,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完成課堂目標。例如在有些學生需要到單人組進行單人訓練時,教師就要有針對性的針對單一的那個人進行伴奏,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用同樣的方法去演奏。
2.選擇曲目時要多樣化
目前的舞蹈鋼琴伴奏的曲目很單一,基本上就是《中國舞基本訓練鋼琴選曲》和《芭蕾舞基本訓練鋼琴選曲》。這些曲目都很生動典型、旋律優美,在實際教學中也產生了明顯的作用,但是每個舞蹈的情感表達都是不一樣的,不能一概而論每個舞蹈都要用近似的伴奏樂,而且學生們產生厭煩心理也不利于舞蹈課程的進行。因此,隨著舞蹈教學內容的變化,伴奏樂也應該有所改變。避免出現十幾個舞蹈都采用同一個伴奏樂的尷尬現象。例如,進行情緒激昂的舞蹈表演時,可以采用更為強烈的鋼琴曲,譬如《克羅地亞狂想曲》《蜂鳥》《土耳其狂想曲》等等,在進行比較傷感的舞蹈時,可以采用《獻給愛麗絲》《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類較為舒緩的曲目。在一些必要時候,還需要鋼琴伴奏者采用一些變奏、轉調、加花的形式,不斷更新伴奏曲目,激發學生的舞蹈熱情,提高他們的舞蹈表現力。
3.增加教學互動性
鋼琴伴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帶動舞者的情緒,所以在伴奏過程中,伴奏者一定要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例如:“踢腿”的動作練習中,伴奏樂可以強調重音,采用節奏更為鮮明的音樂幫助學生進行練習;在某些組合動作的練習上,可以適當的拉長或縮短一些節奏,調整學生們的舞蹈氣息,使他們的動作與音樂渾然一體。
雖然舞蹈鋼琴伴奏才興起不久,但是它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在進行鋼琴伴奏時,教師不能機械的為了完成任務而彈奏,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因此,教師要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實踐思路,明確自己的職責,為舞蹈教學服務,使舞者們的舞蹈更加具有表現力。
[1]張羽燕.淺談舞蹈教學的鋼琴伴奏[J].大眾文藝,2011(11).
[2]江林.試論舞蹈鋼琴伴奏的教學完善[J].華章,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