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宇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410004)
教改過程中教師角色從原生性到創造性的轉變
李翔宇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410004)
面對著教師角色的轉變應該防止教師過度的轉換角色,應該在教和學兩個方面合理分配權重,使數字媒體教學工具組合、魅力教學和雙向考核調控等方法得到綜合的利用,進而使教學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教改;教師角色;原生性;創造性;轉變
對于傳統的大學課堂教學來說,教師成為焦點主導的角色。但是隨著全新理念的融入,使教師的主體地位發生了改變。如此不能培養出師生之間的默契,最終形成了師生表面和諧,但實際對彼此充滿厭惡,最終使教學變得十分惡劣,所以課堂教學中急需改變教師的角色,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教師的教學變得更加具有意義。
課堂教學中,信息的傳遞成為了教師的角色功能,所以教師教學就顯得更加理性積極。因為在傳統的教育中,老師往往成為教學的焦點,也是教學中的主導者,所以這種威嚴的主體性使學生們容易產生消極悲觀的心理。教師應該注重信息的傳遞和及時溝通,因為只有這樣才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效果變得更加優越。因為教師的傳統角色,使教師在語言占有量、表達方式和表現態度上占盡了優勢,這樣不利于信息的傳播,因此要對老師的角色進行重新的定位。
站在傳播效果的角度來看,教師不應該只做教育的工具,而是能夠學會靈活的運用自己的能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應該通過積極藝術和有效的方法來使自己對信息進行傳遞。教師更應該多掌握一些教學方法,使自己的傳播效果變得更加高效。教師角色轉變往往會受到專業發展、創新意愿和已有的教育背景及經驗的影響,這三個因素能夠有效的作用于教師,使教師產生巨大的動力和作用力。對于教師而言,他們應該將自己掌握的主體地位讓給學生們,還要保障雙向傳播效果的良好發揮,使原生性的課堂轉變為創造性的支出課堂,幫助學生打造屬于自己的主體地位,使對學生知識的傳播效果發生質變。另外老師應該掌握足夠的自我激勵的管理能力,使創造性變成一種慣性,最終達到高效的傳播效果。在教學中,教師應該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為自己具備更加優越的精神條件,最終幫助自己更好的開展自己的教學。
角色轉變從兩個方面進行創造性的支出,首先是通過先進、同步匹配的教學方案,不是傳統的教案打造創造性的教學單元,設計的主體應該以學生的反饋為主。比如說在方案中應該考慮講解之后學生具有幾個反應點,當學生出現反應點之后,老師必須能夠做出及時的引導,應該清楚學生是否產生討論上的沖突,而這種沖突應該由哪些學生掌控。同時教師不能用職業發展和未來理想來刺激學生的主動性,應該懂得咨詢和指導并重的教學方式。因此老師應該對自己的規劃,責任感和報酬體系進行重新的分析和組建,能夠對課程進行重新的設置來引導教師擴展專業方向和指導方法,最終保障學生有效的成長。其次老師能夠對學生的創造性進行反饋評估。首先老師才是角色轉變的主體,所以教師應該明白自己的角色轉變,而老師也應該要學生明白他們才是學習的主體。
安靜和沉默是傳統教學方式最大的缺陷。因為學生對課堂互動的沉默是因為他們對課堂充滿著消極情緒,因為課堂的無趣和知識點的困難性使他們失去了對課堂知識的向往,所以就會在傳統的課堂中展現出安靜和沉默。所以應該學會用變化式的教學設計來彌補這些缺陷。因為學科具有不同程度的難度,所以要是學生在課堂中腦動大開能夠使他們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那么老師應該使自己的課堂充滿趣味,使自己的每一節課都有所不同。教師應該懂得去挖掘知識點,能夠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喜好來安排知識點,并且能夠根據學科的特點來摸索全新的講授方式。同時教師的教學中還應該融入行業動態,時事新聞,師生的動態等等元素。并且能夠根據理論內容設置相應的學生反饋方式,使課堂內容和形式變得更加豐富,最終杜絕學生的聽課疲勞,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老師每一堂課的精彩。
同時對于老師來說一定懂得工具的應用,能夠通過使用道具來增加自己課堂的趣味性,通過設置小型的話劇或是舉辦手機大戰這樣的形式來活躍課堂。在各種事件中,實驗設備,家庭設備這些工具都能夠成為課堂的工具,都能夠展現出課堂的魅力,因為這些工具的應用使教師的課堂變得更加生動,使老師的教學變得更加具有效果。在教師的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筆記本進入課堂,因為網絡化時代的來臨使電腦成為教學的必然工具,而電腦與課堂的完美結合會使課堂變得更加具有活力,能夠使教學變得更加簡單,能夠使學生們通過音像來掌握課本中的內容,通過實際的操作來使教學變得更有意義。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具備自己的魅力和個性,因為具備著自己的魅力和個性,會使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具有吸引力。因為在傳統的教學中,往往會存在著一些傳統僵硬的模式,老師也對魅力和個性沒有足夠的概念,只有具備個性和魅力才可以使自己的課堂活躍起來,才可以使自己的課堂顯得更加非凡。
教和學是教學效果評估的兩個方向,但是這兩個方向都應該對創造性價值評估進行注重。要能夠使自己的考核評估轉向輕考試、重創新上面。目前我國對課程的評估手段依然還是考試。這種評估體系具有一定的缺陷,對于學生來說考試成績好則說明了一切,但是他們的考試成績一旦不好,那么他們就會變成差生,就會從他們身上尋求原因,但是很少從教學中尋找原因。這種評估只是對結果進行了評估,并沒有對過程進行評估,進而不能展現學習效果的真實性。所以對學的評估應該注重質和量,可以通過創造性評分、實踐性評分、學術性評分、知識性評分和參與性評分來評估學生的成績,使學生在多個方面得到評估,而不是將評估僅僅集中在知識學分上。
其次就是要注重教的評估,如今的教師評估應該指向教師的各個方面,通過同事之間的評估和學生評估來對教師做出評估,只有這樣才可以將教的評估做得更加得當,只有使教與學有一個更好的評估現狀才可以使教學變得更加具有創造性,才可以幫助教師形成更具效果的教學現狀。
本文從角色定位轉變及創造性支出,角色定位轉變及創造性支出和關于效果評估及創造性價值三個方面說明了教改過程中教師角色的改變,使教師改變自己的原生性,使教師能夠正確的認識創造性帶來的巨大成效,進而更好的幫助教師角色得到蛻變,將更具創造性的教學效果帶給更多的學生。
[1]戴程.論教改過程中教師角色從原生性到創造性的轉變[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7(04).
[2]吳蒙.教改過程中教師角色從原生性到創造性的轉變[J].江西財經大學,2016(03).
李翔宇,講師,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