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祺 李彩潔 王曉艷 (河北工業大學 300401)
胡茜雯 (廣東工業大學 510006)
《論語》中的和諧思想及對產品設計的啟示
張家祺 李彩潔 王曉艷 (河北工業大學 300401)
胡茜雯 (廣東工業大學 510006)
《論語》為儒家思想的扛鼎之作,通過對《論語》中和諧思想進行分析歸納,可得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三方面的的和諧。《論語》中體現出的和諧與當代產品設計中人—產品—環境系統各因素之間協調與平衡的要求不謀而合,因此將三方面和諧思想融入產品設計,分別獲得以人為本、綠色設計、本土化設計的設計啟示,促進產品的可持續發展。
《論語》;和諧思想;以人為本;綠色設計;本土設計
2017年河北省碩士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資助項目(CXZZSS2017038)
目前,產品設計作為一個融合多種領域,多種文化理念的綜合體,其體現的理念及文化寓意,被人們越來越重視。然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經濟的迫切,大量不和諧產品粗放式設計、生產,導致產品與用戶需求之間的差異,同時也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論語》為我國的文化經典,其蘊含思想博大精深。將《論語》中和諧理念引入現代產品設計中,對改善人-自然-社會關系有重要作用。
《論語》是儒家重要的經典之一。對《論語》中的和諧思想進行梳理分析,將其劃分為三方面即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論語》中孔子強調以“仁義禮智信”規范自己。例如:“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倡導交往方式要在"禮"的基礎上進行。只要人與人交往中都以禮的方式,人之間就會少些摩擦,多份和諧。“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篇》)孔子提倡釣魚的時候,不用多鉤只用一個鉤的漁竿,射鳥時,只射空中的飛鳥,不射巢中的鳥。即人們可以利用自然資源,但是要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心態,尊重生息繁衍的自然生物規律。孔子對于人性情感的培育特別重視,強調培植人性情感教育,堅固社會的根本。孔子特別強調文化的上下傳承,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文化根植于心并且發揚下去,對于個人,對于社會,對于國家都具有重要意義。
產品設計之初,產品通過其形態、功能、色彩向用戶提供基本使用功能。科技的發展促使產品在各個領域的延伸,產品對生活的影響度逐步擴大,產品與人的關系日益密切。產品設計也逐漸從以功能為主演變成一個系統化的產物,即產品設計逐漸成為集物質與精神為一體的概念形態。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不僅要通過探究用戶痛點滿足基本的使用功能,也要體現產品作為文化載體的傳承作用,同時也要考慮產品對于環境的影響程度。即實現人—產品—環境系統各因素之間的協調與平衡,這與《論語》中體現出的和諧不謀而合。因此將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和諧的三個方面與產品設計相結合,分別得到以人為本、綠色設計、本土化設計的設計理念。
孔子的“天地之性,人最為貴”、“仁者,人也”無不體現出樸素的重民、尊民、親民的價值取向。產品設計是為人的設計,所以在設計時要始終明確,人是設計的中心,一切的設計都是為人服務,即以人為本。“本”是本源,“人”不只是單獨的個體,它也包括社會群體,屬于不同地位階層的人,處于不同環境的人。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無時無刻不產生著與“人”的密切關系,所以“人”是設計的中心和原則。以人為本,要求產品能夠給人創造一種更加舒適更加方便的使用條件,在功能方面滿足一般人的基本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產品的人性化因素能夠使人和產品之間構成一種和諧的配合及使用關系,在使用過程中,給人帶來精神的認同和享受。
“子釣而不綱,戈不射宿。”(《論語》)孔子主張有目的、有步驟、有節制地使用、利用自然資源的綠色理念。工業設計雖然給人類帶來了更加豐富的生活方式,但是伴隨著產品大批量生產、更新,自然能源快速消耗,地球的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設計不僅要推動人類的進步,還要承擔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的任務。因此,綠色設計是人類的必然選擇。綠色設計將環境污染和保護環境作為產品的設計理念,以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和出發點,力求使產品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最小。綠色設計要求在產品的整個周期過程中,設計師要考慮產品對資源和環境的影響、考慮產品生產、使用、報廢過程中的所有相關因素。具體可通過產品二次利用、循環回收、節約資源等方面進行實現。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而不同”在設計中主要體現為必須尊重各民族之間的差異,保持和發揮自身的文化特性。設計既是文化物化的過程,又由于人造產品的介入引起生活方式的改變,進而又生成新的文化,循環往復。因此,設計的本土化不僅僅關乎設計產品本身,還關系到整個民族文化的發展。和諧的產品設計應重視傳統文化在當代文化中的傳承與發展,現代設計并不是傳統設計的終結,而是傳統設計的繼承和發展。由于各國生活習慣和風土人情的不同,產品的使用方式和審美觀也會不同。尤其是面對全球化市場時,和諧的產品設計必須在尊重各民族差異的基礎上,重視不同文化的區別與聯系。
本文主要通過對《論語》中和諧思想的深入探究,把和諧思想融入自己的專業中,獲得新的設計理念。雖然現代產品設計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但是,隨著新產品的不斷產生與更新,資源與能源的浪費以及對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加重。所以,將產品融入和諧,可以有效的協調產品與人,與自然與社會的關系,進而促進整個社會、環境的和諧。用中國古代的智慧指導現代設計,定會使產品在發展的路上走的更遠、更"和諧"。
[1]劉俊田.四書全譯:論語[M].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0.1~3
[2]李穎川.《論語》中的和諧思想及其意義[J].求實, 2005,S1:86-87.
[3]邢廣偉.試論《論語》中“德”的思想[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4.
[4]徐一成.《論語》的和諧思想研究及其當代價值[D].江蘇:揚州大學,2010.
[5]云欽浩日勞 《論語》中孔子論“孝”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大學,2016.
[6]孫慧敏.產品設計的可持續性性研究[D].西安:西安美術學院,2017.
張家祺,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主持并完成河北社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單人電動交通工具創新設計研究”(E2012202133)。近三年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李彩潔,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在讀碩士,專業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