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蒞曄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200234)
靜物攝影的表現初探
穆蒞曄 (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200234)
靜物攝影在真實地反映被攝體固有特征的基礎上,經過創意構思,通過與構圖、影調、光線、等攝影手段相結合,將拍攝對象呈現具出有藝術美感的攝影作品。
通過對不同攝影師的分析以及對靜物攝影史的探索,了解到靜物攝影的關鍵在于創意。 靜物攝影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構圖、豐富的光線,靜物攝影中創意尤為重要。不少攝影師也會通過數碼后期來達到靜物創意效果,從而以另一種手法來表達情感和想法。
靜物攝影;創意性;情感
靜物攝影是攝影領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與肖像攝影、風景攝影相對,以無生命、人為可自由移動或組合的物體為表現對象的攝影。
靜物攝影相對其他攝影更可控,也無需和模特費口舌溝通作品的主旨和表達情感,也不用擔心天氣狀況是否會影響拍攝,也可以自由地運用布光技術選擇不同的角度或是移動被攝物體的位置以便達到拍攝的創作意圖,
攝影是一門瞬間藝術,一般是沒有辦法反復的,而靜物攝影則不受時空的局限,可以多次重復操作,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畫面。
攝影創作時有諸多靜物攝影的表現形式,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的靜物攝影。
第一類:開門見山的觀賞式:這類靜物攝影作品主要表現物體的色彩、形象、質感等,更偏形式美,較為注意光影和構圖,講究構圖以及在色彩上的處理,這類作品多以精致的構圖和細巧的用光取勝。
第二類:情與景相結合的寓意式:這種類型的靜物攝影作品多用藝術語言等手法通過物體來表達感情,從而體現作者對某一事物的情感,并且使觀者能夠從中會意到作者的創作意圖,更進一步引發思想與情感上的共鳴。
第三類:為故事式,有情節的靜物攝影。這類作品多為造型有趣又具有生命意義的工藝品、玩具、文物等為主題,主要通過他們本身的形態特征,再搭配上其他背景道具,組成一定的具有故事情節的畫面,來借物托志,寓意深刻。
靜物攝影作品的優秀與否就奠定了他的藝術價值,優秀的靜物攝影是藝術的體現。
在19世紀30年代后期,達蓋爾和塔爾博特發明了負片—正片攝影法。而后,塔爾博特使用他后來才申請的專利攝影技術——卡羅式照相法進行后續的攝影探索之路。在1844年出版的《自然的畫筆》一書中,塔爾博特提到他發明攝影方法的思考過程。他曾將一個暗箱投影到一面位于聚焦點的方形玻璃板上的透明紙上,在這張紙上也可以清楚地看出被攝物體,并可以通過鉛筆精確的描摹下來,雖然無法完美無缺地記錄瞬間消失的美麗,但光繪圖《植物樣本》也是靜物攝影的早起雛形。法國人達蓋爾使用碘化銀感光、通過食鹽溶液定影的影像也給人們帶來了栩栩如生的真實畫面。現存他最早的金屬版影像,是1837年拍攝的一組石膏靜物,通過靜物的擺放、構圖方法、色感平衡以及質地反差來表現令浪漫派藝術家感到親切的主題。
在黑白攝影時代,拍攝花卉似乎不太明智,但卻獲得成功,可能是由于在有些情況下這些照片被視作影像的紀錄而不是單純的藝術表達。19世紀50年代早期,阿道夫?布朗隨意擺放一些花葉和植物的根莖拍攝獲得了極大的贊譽,因為他們展現了內在美和實用性的結合。但也有例外的事情,布朗于1865年拍攝了一組“狩獵后”為主題的大畫幅照片,成功的模仿了在北歐風靡了兩個世紀的靜物油畫。隨后又有許多攝影家嘗試這類靜物攝影,但將這些主題從繪畫移植到照片上遇到了些許困難,使照片構圖凌亂,也沒有保留繪畫作品的優雅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文?佩恩將靜物攝影演繹的繽紛多彩,他的靜物攝影多以和諧的布局、嚴格的構圖、細致的布光和豐富的影調來表現超自然的、與觀者保持一定情感和心里距離的力量。他的靜物題材簡單平凡,從果蔬到日用品都可以作為他的拍攝對象,又可以巧妙地將生活觀念或是政治理念溶入他的靜物攝影,來提高靜物攝影的藝術性。從攝影史上看,可以把靜物攝影演繹的美輪美奐、又可以從靜物中讀出生命內核的大師,卻也不少,他的靜物攝影給后世也是帶來了不少的積淀。
攝影大師韋斯頓,1927年至1936年,是愛德華?韋斯頓攝影藝術成果的頂峰時期。被世人所熟知的經典作也多為他的靜物攝影:《鸚鵡螺》《青椒》《白菜》《巖石》。他的作品特點是清新、自然、樸實。后期,他將注意力都轉移到果蔬、昆蟲、貝殼等一些平凡事物的形態和質感上,留在膠片和相紙上的影像,都讓他獲得許多不可思議的發現,并且給那一代的攝影師帶來很大的影響,打動了無數觀眾,讓他們在這些平凡的事物中重新打開了雙眼。
靜物攝影不僅需要有良好的構圖、豐富的光線,靜物攝影中創意尤為重要。不少攝影師也會通過數碼后期來達到靜物創意效果,從而以另一種手法來表達情感和想法。
數碼攝影可以給攝影師提供更大的創作空間和靈活性,也能讓攝影的后期變得更為多變。在靜物攝影中,不管使用傳統或是數碼技術,攝影師都是現根據自己的創意再布置相應的燈管和照明。再通過鼠標和鍵盤簡單的操作調整,可以根據自己的創意構思來完成自己的作品,也使攝影風格變得有了出神入化的結果。里克?高爾德在1988年所拍攝的《沙丁魚美人》,當時還沒有足夠水準的數碼攝影方式,因此攝影家采用了五張獨立的柯達反轉片完成6x6的方形畫面,再通過專業的印刷系統合成。而馬克?賽里格在他1998年拍攝并通過后期制作的《滾石樂隊》中,完全使用了數碼手段,將四位滾石歌手通過數碼后期的形式放在沙丁魚罐頭里,令人在吃驚之余忍不住發笑。
靜物攝影的關鍵是創意,隨著現在信息科技的進步,當數字化、 網絡化、 全媒體的大潮正在傳媒業界引發著種種變革和創新之際。選擇靜態的照片和創新的影像相結合可以使靜物攝影的創意空間得到更大的發揮。
在兩會的攝影報道中南都推出“億像素政協會議 開幕式”照片亮相,也就是使用“億像素”可以通過簡單鼠標點擊,將這張普通的照片經過多次放大, 從而能看清現場幾乎所有人和物的細節。有些人將億像素比喻為“清明上河圖”,能夠清晰、具體地展現出所有的風貌。同樣的,如果把這個科技運用到靜物攝影中,便可以拍攝許多微小的東西的細節,例如:人民幣上的結構細節、核舟記中微雕的作品。當這些靜物通過“億像素”來放大這些精致細小物體,這種靜物創意的呈現會帶給觀者更多樂趣。
靜物攝影基本上按照固有思路、架構來拍攝,靜物攝影是需要創意的攝影,應該進行新的探索,順應科技發展來創新作品,靜態靜物照片和創新影像相結合,在記錄靜態照片的與此同時,創作出具有鮮活感染力的動態影像,可以更好地進行靜物攝影創作。
[1]內奧米?羅森布魯姆.世界攝影史[M].中國攝影出版社,2012.
[2]汪炳仁.淺談靜物攝影[J] 藝術傳媒,2009(9).
[3]林路. 攝影藝術二十講[M] 學林出版社,2005.
[4]顧錚.世界攝影史[M] 浙江攝影出版社,2006.
[5]林路.布萊克蒙的靜物攝影哲學觀[J].東方藝術,2014(17):100-103.
[6]曹永富.淺談靜物攝影的幾點技巧和注意事項[J] 大眾文藝,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