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遲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 150000)
《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中項目式教學模式的引入
——以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藝術系為例
陳 遲 (黑龍江外國語學院 150000)
總結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性經驗,探索《企形象設計》課程在教學工作中的項目式教學模式的引入,挖掘項目式教學的課改意義,推進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為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有效的教學支撐。通過項目式教學模式的引入,使學生能夠在參與項目式教學過程中主動認識理論與實踐銜接的重要性,加速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進程,使學生在就業時能夠更好的融入到社會實踐。
項目式教學;企業形象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
《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作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主要以講授企業形象設計策劃的專業知識和相關德的專業技能,注重學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和職業能力的提升。2016年,《企業形象設計》課程被列為學院確定為重點教學改革項目,從此該課程的教學告別了以往的以理論知識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開啟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項目式教學模式,按照人才培養方案中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相關需求,也拉開了本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改方式革的序幕。
藝術設計學科的專業特殊性,決定著該學科的教育學與社會實踐銜接的緊密性,也突出了該學科在人才培養模式的和方式上的實踐性要求。而《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作為藝術設計學科的重要課程之一,也好不例外不能忽視在教學過程的實踐性要素。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視覺傳達專業的人才需求也隨之增加,然而,視覺傳達專業設計專業的畢業生也暴露出一種理論與實踐應用相脫節的弊端,大量的畢業生,無法直接適應社會工作實際,需大量的實習學習,不能很好的高效的服務于企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本文通過筆者近幾年的教學實踐,探討了項目式教學模式在藝術設計學科應用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在實際教學中有效合理的運用項目式教學的方法,從而構建《企業形象設計》課程的項目式教學體系,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通常,我們國內的《企業形象設計》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多采用以教師為主的理論式教學方法,而忽略了實踐環節在藝術設計學科中的重要銜接作用,藝術學科理論知識多為抽象的概念和專業的術語,學生如果脫離實踐的直觀理解,而單純的去通過書本概念抽象的去理解,往往會造成后期社會實踐過程中的理論與實際錯位,無法有效的將理論知識的學習融入到有效的社會實踐當中。目前,教育改革提出高校要著力培養應用型高素質的人才,這勢必對目前的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提出更高的實踐性要求,不能夠讓學生的理論知識學習變成為“紙上談兵”,“畢業就失業”的部分現狀也絕非教育的本意,違背了當前的人才培養理念和方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藝術設計學科的教學過程要大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探索的和開發多重的教學實踐形式,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和應用,而項目式教學模式的課堂引入,也顯得尤為的重要和必要。
項目式教學模式區別于以往教學過程中的實習實踐環節,以往的實習實踐是在積累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之后,或是在結束理論課學習之后的實踐過程,這種過程中的實踐,學生們依然無法擺脫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過程中錯位的困惑,很難有效的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需在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和鞏固理論知識。而如今,社會經濟發展迅猛,企業發展也隨之提速,對人才要求也更加嚴格,越是成熟的企業人才要求越高,希望畢業生進入企業就能開始工作,產生相應的效應,沒有企業愿意做畢業生的第二課堂,而是更多希望畢業生可以盡快的為企業發展帶來必要的效益。
項目式教學模式的引入,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以項目為依托,讓項目貫穿課程體系之中,在整個項目的操作過程中設計教學的知識點和難點,在項目實踐中巧妙的將理論知識直觀的教授給學生,從而避免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中的脫軌,縮短學生畢業后進入工作崗位的適應期,使學生可以直接高效的為企業帶來效益,更好的服務經濟社會。
藝術設計專業推行項目式教學模式的優勢更加突出。藝術設計專業學科理論知識相對抽象和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很難在頭腦中建立直觀的形象概念,使專業學習過程中課堂教學的效果并不明顯,而反饋在實踐應用中更是難以準確靈活運用。項目式教學則可以讓學生們直接的參與到項目中去,已企業員工的身份去接觸項目的每一個環節,從最初的溝通到最后的按照客戶要求成稿,整個環節中學生們可以發現或者認識到知識的儲備的重要性,從而在實踐過程中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意思維。在此基礎上,教師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將課堂環節的知識在實踐過程中予以教授,可以讓理論知識直接對應到實踐中的應用環節,學生會更加直觀,更加形象的對專業知識加深理解,也能更加具象的看到了理論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項目式教學開展,首先要做到項目的完整性,一貫性,要在項目開始前,明確項目操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所涉及到的理論知識點,要提前設計和布局整個教學實踐過程的銜接,讓學生技能感受到理論知識學習吸收,也能體會到知識在實際操作中有效應用的樂趣,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的。
以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藝術系為例,該專業將《企業形象設計》課程與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將校園文化建設的項目巧妙的帶入到課堂,引進公司做實踐指導,使學生從實際項目入手,并了解項目施工制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更貼合行業崗位需求,增強就業競爭力。
學生在具備一定基礎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參與到校園文化VI設計項目,學校將學生成立為專業設計團隊,已企業員工的身份,從項目最初招標環節全程參與,目的是讓學生全方位了解客戶的需求,也就是學校的需求,讓學生們學會站在專業設計公司的視角去思考,可以有效的將學生瞬間帶入到角色中去,學生們可以對學校的要求提出問題,也可以平行的感受企業從專業的角度去了解和溝通客戶的需求和意向的做法,設計的創意往往就是在最開始與客戶的溝通中得到啟發。在了解需求后,學生團隊根據客戶需求設計初稿,在設計過程中自然就會有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需求,指導教師要在適時將知識點按照最初的課程設計內容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可以更好的完成設計。在之后的環節中,學生會一直以企業的身份跟進整個項目始終,一方面在項目進行中學會溝通,掌握項目操作流程,激發對知識學習的渴望和對自己創意思維的挖掘,最重要的是可以提早的進入社會實踐的角色當中,發現和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也可以了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要素,更好的完善自己服務社會。
將項目引入課堂,試行項目式教學模式,不僅有效的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激發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求知欲望渴,也提升了學生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符合國家教育改革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也符合學校發展對學生培養的人才發展定位,符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需求,使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前就能發現自身的不足,在離開校園前可以充分的自我完善,也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自身的發展定位,更好的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為自己的人生撐起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