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云梅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 050000)
初探藝術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
駱云梅 (河北藝術職業學院 050000)
特殊的教學對象、陳舊的教學理念、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得藝術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十分困難,因此亟待有效的教學改革。3S中心教學模式將分層教學、理論與實踐教學、人文素質教育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為新形勢下的藝術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模式。
藝術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3S中心教學模式
藝術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是藝術院校文化基礎課教學中的重難點。藝術高考生源的素質在逐年下滑,英語基礎較差,英語水平層次不齊;藝術生目前都是自制力較差的90后,重視專業課,輕視文化課、英語課,每周學習英語的課外時間較少;學生不知如何將英語學習與其專業相銜接,學生對英語學習普遍存在著畏難情緒,因此缺乏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于廣大英語教師而言,教育對象英語水平低,卻要教授高難度的內容;所用教材沒有藝術專業特色,與所學專業脫節;教學模式和思路不適應藝術類學生的學習能力狀況和思維模式。并且英語教師師資隊伍不穩定,年輕化,教學任務重等諸多要素造成英語教學的困難。并且,現行的英語教學沒有持續性,沒有形成終身學習的模式。教師是為了教學任務而教,學生是為了獲得學分而學,忽略了育人的基本目的。
3S中心教學模式即以社會為中心(Society-centered),滿足社會需要;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滿足學生個人成長;以學習主題(Subject-centered)為中心,掌握相應的英語基礎知識,培養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將3S中心教學模式有效的運用到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頗為迫切。
(一)分層教學的實施與規范
西方著名教學法學者,昆體良提出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一是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個性不同的學生;二是發展個人的特長。“只要有時間,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學習任何東西。才能低是可能補救的,一種辦法是增加學習的時間,另一種辦法則是降低所要求的學習水平。”(桂詩春,1985)英語分層教學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遵循因材施教原則而進行的教學實踐、改革。基于藝術院校學生的特殊性,分層教學尤為重要。
入學伊始,可根據高考英語分數和學生個人自愿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英語授課班級的編排,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分層是發展的和動態的,這三個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變化的學習情況進行班級流動。3S中心教學模式要求根據不同層次之間學生的差異、用人單位對藝術畢業生英語水平的需要、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英語的期許,制定相應的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進行不同的內容教學。各層次的目標要具有可調節性,同一層次不同系別的班級可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注意不同專業的藝術學生的差異,重視關注學生的主體性,貫徹啟發式的教學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適合的語言環境。使高職英語教學能夠最大限度上實現以社會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主題為中心的教育目標。
另外藝術高職高專英語分層教學要注重多元評價機制,層次不同,采用的考試題難度有梯度;學生的最終成績是一個綜合成績,即期末成績和平時成績和出勤表現的綜合。終結性評價很重要,過程性評價也非常重要;這樣不僅能體現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還能有效的改善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
外語教學的任務就是培養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進行交際的人才。在外語教學中,語言知識是基礎,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語用能力則是教學目標。外語學習是語言技能和文化技能雙重能力的學習,只有將這兩種技能完整結合起來,才能達到教學目標。
英語是一門語言,理論教學曾經一統天下,課堂教學與實踐相脫離,啞巴英語的大量存在。如今的專科院校多注重課程的設置與社會需求接軌,即所學必有用。因此,藝術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要關注社會的需求,注重將英語知識與藝術各專業進行有效銜接,進行具有專業主題的實踐教學。
3S中心教學模式就是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改革,成就學生個人發展,實現教育價值,滿足社會需求。因此藝術高職高專英語實踐教學堅持以生為本原則,將授課地點搬到了各種演出場景,以學生的職業崗位為背景,在各種真實有效的語境中,選取實用夠用的教學主題,進行英語語言的學習與運用,突出藝術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強調可持續發展的人文文化教育
語言是一門人文科學,語言本身還是一種文化現象。文化在語言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與語言是緊密相連的,語言的基本屬性不是其系統性和功能性,而是其人文性。我們學習英語的更高層次是為了深度了解英語國家人們在其歷史、文化、地理環境中所形成的獨特的思維方式、審美意識、價值取向、道德觀念等,從而動態地、持續地豐富和升華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長期以來的英語教學仍舊是以應試教學為主,大家是為了準備各個考試而學英語,而不是為了探索與欣賞英語民族文化精神。因此在實際的交流中,會有大量的語用失誤現象發生。人文文化教育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缺失,導致了教育目標的不完整和教學過程的困難。3S中心教學模式要成就學生個人發展、滿足社會需求,要實施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英語教育必須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實施人文文化教育。
因此,我們在教授語言的同時也要傳遞人文信息,把文化知識的傳授融入到教學中去,培養學生人文意識。將原版英文電影、電視賞析引入英語課堂是一種很好的人文文化滲透方式,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專業修養,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介紹相關的歷史背景、價值取向、思想觀念、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科學的指導學生理解綜合大意,體會母語與英語表達方式、思維方式的異同,進而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電影欣賞之后,可創設文化情景,組織角色扮演、表演模仿等課堂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交際技能。并且人文文化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英語的魅力,激發其學習的愿望,有助于培養可持續學習能力。
現行的藝術高職英語教學還未形成具有藝術特色、能滿足藝術生需求和能服務社會的課程體系,高職英語3S中心教學模式的探討可有助于藝術高職教師進行高質有效的英語教學,獲得職業幸福感。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王宛玲.淺談英語詞匯的文化內涵[J].河南社會科學,2000.
[3]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駱云梅,就職于河北藝術職業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