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宏 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統計局
數據是統計的根基,統計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線。在新常態下,建立健全“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科學統計機制,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工作建設,提升統計基層人員素質,是提高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舉措。
本文擬對新常態下統計源頭數據質量的研究,查找影響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的病因,進而提出醫病治本的對策和建議。
(一)統計意識不強。部分經營者出于成本的考慮,統計設備配備不齊全,網絡技術又跟不上,根本無法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實現源頭數據的及時更新,嚴重影響了源頭數據的采集質量。
(二)統計基礎工作薄弱。個別企業統計臺帳和原始記錄不健全,源頭數據填報的隨意性較大,數據的準確性和全面性無法保證。
(三)基層統計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企業統計人員不具備專業的統計知識,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憑經驗、憑感覺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匯總和加工。對統計指標之間的銜接與匹配不能認真理解,使本月與上月的數據出現錯誤累加,造成平臺數據失真,不能真實、準確地將企業源頭數據與企業經營管理狀況如實反映。
(四)統計法制觀念淡薄。個別企業存在遲報和拒報行為。有的企業沒有專人負責統計報表工作,屢次催報屢次遲報,有的企業只向稅務機關報表,而不向統計局報表,對待執法檢查也是種種借口推諉,嚴重影響源頭數據采集。
影響基層統計數據質量來自多方面,但在基層統計工作操作中,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專業統計上:
一些新建工業企業及由規下晉升規上的工業企業,在某種程度上覺得自己是“被動”參與工作,統計工作熱情不高。有些企業沒有產品入庫單或出庫單,填報統計數據的隨意性較大,造成每個月單價波動大,產值與產量不匹配等情況。由于工業報表種類較多,又跨多個專業,重復上報,數出多門的問題依然存在,對源頭數據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
限額以上服務業統計人員多數為企業外聘兼職會計,統計報表只被當作額外的負擔。經常是聯網直報平臺上報期間電話打不通,催報無反饋,甚至是到企業執法也找不到相關報表人員,對源頭數據質量的保證更是難上加難。限額以下服務業有些甚至連會計人員都沒有,更無從找尋統計人員,源頭數據由經營者直接填報,每到報表期經常是電話打通,人在外地談項目,要委托企業其他人員,重新由縣鄉兩級統計人員手把手指導,才能將平臺數據上報完成,但對源頭數據的完整性也有所影響。個體經營戶多以現金收支為主,只是個體老板頭腦中的臨時帳本。經常是今天你問他是一組數據,明天又換成另一組數據,源頭數據質量偏差較大。
投資統計由于其特殊性,項目單位經常是按階段性,投資完成,統計工作就結束,收集報表十分困難。加之投資指標過細,更增加了填報人員的負擔,也大大降低了對統計工作的配合度,讓人覺得繁瑣之余,或是按照工程預算和形象進度進行估報,讓源頭數據的準確性無從保障。
基層統計數據的采集是做好統計工作的前提條件。如何確保源頭數據采集質量,為國家宏觀決策和科學管理提供有力支撐,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治理現代化給統計人提出的時代使命。結合源頭統計工作的現狀和統計部門的要求,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清原正本,規范統計調查,凈化統計調查環境。要通過大量宣傳,不斷提高企業管理者對企業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指導企業管理部門建立規范的企業統計制度。在加強統計隊伍建設的同時,要優化統計隊伍結構,特別是要保證統計在崗人員的相對穩定。
(二)大明法度,增強全民統計法律意識,推動依法治統邁上新臺階。增強全民統計法律意識,建立健全統計違法案件通報制。對一些重大統計違法案件要及時進行查處曝光,促進全社會遵守統計法,維護統計法律法規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三)與時俱進,切實提高基層統計人員的整體素質。有計劃的組織基層統計人員參加統計知識繼續教育,召開專業現場會。分專業對基層企業進行現場實地操作培訓,詳細講解對如何應對審核問題并分析出真實準確原因予以說明。從而提高統計人員運用新技術和掌握新知識的工作能力,以確保“一套表”平臺操作應用自如。
(四)常抓不懈,加快建立現代統計調查體系。完善企業統計工作制度,確保基層統計數據真實準確,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扎實的統計保障。嚴格落實“統計人員先交接,后調動”的原則,保持基層統計人員的相對穩定,保證統計工作的連續性。
(五)循次漸進,增強統計調查效能,優化數據處理平臺。設身處地站在公眾的角度認真分析統計工作,優化源頭數據采集處理平臺,加強企業端審核功能,提高軟件的各種應用能力。使源頭數據的查詢、匯總功能更加強大,在確保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工作的準確、及時的同時也能滿足統計查詢和統計分析的需要。
在新常態下,是我們統計事業發展的全新起點,作為基層統計人別無抉擇,只有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牢牢堅守求真務實的天職、視源頭數據質量為生命的統計操守。大力提高統計調查質量,使統計更好地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讓統計工作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重托及社會各界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