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耿立 北京市第十二中學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和移動互聯網技術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需求、刺激消費已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互聯網消費金融作為一種依托于互聯網的新型金融活動,相比傳統消費金融具有更加便捷靈活、市場潛力大等優勢,對擴大內需、促進傳統消費金融轉型,以及完善我國金融體系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在各種互聯網消費金融如京東白條、天貓分期、蘇寧消費金融迅猛發展的情況下,它出現了監管體制不完善、產品單一、欺詐風險高等問題,極大的阻礙了其進一步的發展。因此針對該問題的研究極其重要,能為加強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管理和促進其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消費金融是指為解決消費者對商品的需求與資金不足矛盾而提供的金融服務,而互聯網消費金融則是指依托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的新型消費金融模式。與傳統消費金融不同,互聯網消費金融主要依托線上平臺進行活動,目前主要包含電子商務交易平臺、P2P平臺、分期購物平臺、消費金融公司、銀行搭建線上金融平臺等幾種模式。
1.小額分散、金融惠普性:與房屋、汽車等大額度的傳統消費金融相比,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經營領域更多的是額度較小的產品,如健康、旅游、電子類產品等,服務范圍更加寬廣,同時也更能滿足小額、分散、碎片化用戶的需求,覆蓋更多的長尾用戶,發揮普惠金融價值理念。
2.高效便捷性:與傳統消費金融中額度較大,手續較為繁瑣的信貸形式不同,互聯網消費金融無抵押無擔保的特點使其在業務辦理流程中更加簡單快速,審核和放貸速度更快。同時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第三方支付工具如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工具普遍應用,也使互聯網消費金融打破了傳統金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客戶不用出門也可進行金融借貸。
3.大數據技術:互聯網消費金融為虛擬消費空間,其依托于大數據平臺,通過對智能軟件數據的跟蹤和分析,能夠直觀準確反映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這有助于商家針對不同客戶需求有的放矢的推介商品和研發新型消費信貸產品,快速做到優勝略汰。同時,運用大數據技術還可獲得用戶消費記錄,進行信用評估系統建設,從而進行風險預測和控制。
4.以年輕人為消費主體:由于互聯網消費金融“超前消費”的觀念,其目前主要的服務對象為年輕人。這些人擁有較為前衛開放的思想觀念,同時消費欲望較強,愿意進行提前消費。此外,這部分消費群體隨著年齡的發展,收入的增長,未來將成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優質客戶”,是其未來市場的主力軍。
根據艾瑞數據顯示,從2012到2016這四年間其金融規模由18.6億元直線式增長到4367億元,翻了近235倍。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時間雖短,但迅速的滲透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就目前形勢來看,不論是民眾消費觀念的轉變、經濟水平的日益提高、互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還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都使其處于一個“最好的時代”。
在經濟環境上,我國目前屬于出口導向性經濟,消費支出僅占GDP的百分之三十,消費市場還存在較大的開發空間。此外,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使得其消費欲望也在逐漸增強,消費產品也由過去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逐漸過渡到半必需品以及享受類產品,消費觀念在逐漸轉變。在技術環境上,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數據等技術的普遍應用,對于數據的采集和處理變得越來越便捷。而在政策環境上,近幾年來政府不斷提出購置稅減征、消費品下鄉等補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人們的消費渠道,減輕了人們對于消費的后顧之憂。
1.互聯網消費金融法律監管制度不完備
互聯網消費金融在我國出現時間較短,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存在滯后性和不健全性。目前我國雖有一些與互聯網消費金融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總體來說,它們都缺乏可操作性,條規過于寬泛,無具體細則。沒有針對互聯網消費金融“量身定制”的法規,也使得在發生經濟糾紛時,監管部門無法可依,消費者投訴無門,消費者權益難以得到有效維護。同時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目前還存在監管部門不明確,監管主體模糊的問題。如對于京東金融、花唄等涉及貸款支付等多重業務的互聯網消費金融企業,存在監管區域交叉以及界限模糊的問題。此外,由于法律和監管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得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準入門檻極低,市場內企業魚龍混雜。大學生分期貸款中就屢屢出現欺詐威脅客戶的行為,如2016年河南大學生因深陷校園貸中最終跳樓自殺事件。
2.征信制度不完善,風險大
目前我國個人征信系統還未完全建立起來,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征信系統數據主要來自于自身平臺客戶交易數據或第三方征信公司平臺。然而,對于大部分互聯網消費機構來說,其自身客戶覆蓋范圍小導致平臺自身積累的數據有限。且大部分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產品大多是針對某一社會群體,客戶群體較為單一,信息不夠全面,可靠性和真實度都不高。同時我國各大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以及機構間征信系統處于各自獨立不共享的狀態,也尚未接入銀行征信系統,種種原因導致征信系統存在不健全問題。這導致部分不良人士利用征信漏洞,冒用他人信息向平臺騙取貸款的現象屢屢出現。此外與征信系統相匹配的獎懲制度也還未完善地建立起來。對于客戶惡意毀約,拖欠還款等行為,互聯網消費機構也尚未有有一個積極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
3.產品種類單一,地區發展不平衡
目前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種類較為單一,雖說其已經涉及到電子產品、旅游、餐飲娛樂、衣著、交通工具等多方面,但總體來說產品服務相對集中,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和通信兩大類,尤其是電子產品和家用器具,而對居住,教育、文化和醫療保健等服務性消費較少涉及。另外,互聯網消費金融地區發展不平衡,覆蓋區域較為集中,主要分布在東部等經濟發達地區,對于農村和西部等經濟落后地區則幾乎沒有。這主要是由于互聯網O2O模式(線上轉線下)約束了其覆蓋區域。因大部分消費分期的線下合作商、商品自提點設置以城鎮為主,偏遠農村地區較少,同時偏遠地區物流體系的不健全更是阻礙了消費金融向此類區域的發展前進。
首先相關部門應完善關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法律法規,保障其中涉及的消費者、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等各個方面的法律權益,使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更加公平透明。其次明確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監管主體,將其納入監管體系中。同時應提高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準入門檻,建立并完善其行業規范,對各個公司的資金、信息等進行有效監管,讓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更加穩定,減少金融欺詐的現象。
首先加快對個人征信系統的建設,把更多人納入其中。其次,加強銀行、企業等各方的信息共享合作,傳統金融銀行征信系統客戶覆蓋面廣,而互聯網消費金融擁有大數據技術的支持,對于客戶信息的追蹤跟給方便靈活。兩者數據實現共享,從而建立一個更加完善全面的征信系統。同時提高風險防控能力和完善獎懲制度,在篩選客戶時,應進行風險預測評估,對客戶的還款能力及消費行為進行深入調查,同時讓客戶明白失信違約后果的嚴重性,并建立統一嚴格的還款業務流程,防止后期壞賬情況的發生。此外對于在互聯網消費金融中的失信違約行為,應采取更加更加嚴厲的措施,如加入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黑名單,市場禁入等方式,加大懲戒力度,從而提高風險防范能力。
目前互聯網消費金融主要集中在3C產品、大家電和家用日常百貨產品等中低端消費品,應將其適用產品領域進一步擴大到教育、文體娛樂、醫療等高端消費服務行業并且不斷開發創新豐富產品種類,從而滿足各類群體的個性化和多樣化的需求。同時隨著消費市場主流消費人群的年輕化,提前消費和信用消費逐漸被人們認可,在此階段還需要培育良好的消費金融文化。一是加大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宣傳,提升民眾對其的了解,引導消費者樹立信用消費不是過度消費。二是加強征信知識宣傳,培洋民眾誠實守信的信用消費意識。
[1]豐翔.經濟轉型背景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J].金融經濟,2017,(10):63-65.
[2]張雪.論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現狀和趨勢[J].商,2015,(34):202.
[3]黃小強.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界定、發展現狀及建議[J].武漢金融,2015,(10):39-41.
[4]李玉秀,周丹,夏楠,楊荻,齊雪菲,李天懋,梁珊珊,甘瀛.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建議[J].西部金融,2016,(11):27-31.
[5]張燕逸,馬莉.我國商業銀行消費金融發展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6,(Z1):95-97.
[6]劉玉.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現狀和趨勢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5,(2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