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張美玲 孫丹丹
遼寧財貿學院
前言:標準成本會計系統具備評價實際成本、衡量工作效率、預計成本等能力,其在實際應用中能夠較好體現企業的目標和要求,不過在筆者的實際調查中發現,標準成本會計系統在我國并沒有實現較為廣泛的普及,這主要是由于該系統所涉及標準過多、對會計人員要求較高,而為了降低該系統應用門檻,正是本文就計算機技術在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中應用開展具體研究的原因所在。
財務人員無法掌握、應用標準成本會計系統的情況在我國極為常見,但如果能夠結合計算機技術對該系統進行輔助設計,便能夠有效解決制約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應用的數據比對、計算差異工作量較大等問題,以往該系統應用中較為容易出現的財務信息滯后問題也將由此徹底成為過去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標準成本會計系統具備數據規范性較高的特點,這就使得計算機技術在應用中能夠較為方便的實現各類標準的統一存儲、管理,同時也能夠快速利用公式計算差異,由此可見計算機技術在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中的應用價值[1]。
ERP指的是企業資源計劃,通過計算機技術有效整合企業IT、生產和人力資源是該系統的特點所在,而將ERP系統與標準成本法實現結合,即屬于典型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這一應用能夠保證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的更好開展。
實際成本法在ERP系統中的應用極為廣泛,但對于很多生產制造類企業來說,由于缺乏計算采購材料實際成本的方法且產品價格往往波動較大,這就制約了實際成本法的應用,這種情況下標準成本法能夠更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要。在標準成本法的積極應用中,企業將形成“計劃→目標→實際成本”順序的標準成本會計核算體系,這一體系開展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比較即可通過確定差異有效性實現標準估算,由此不斷變動標準即可保證計算機技術更好服務于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的開展[2]。
為了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本文就差異預測、成本控制、應用核心三方面計算機技術在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論述,具體論述內容如下所示。
1.差異預測。ERP系統的實際成本法應用需要重點考慮銷售成本,這里的銷售成本包括批次、成本存貨、退貨還原等問題,由此企業即可在計算機技術支持下保證物料隨著計劃成本流轉,最終通過月結算彌補計劃與實際成本之間偏差,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效用的最大化發揮也能夠由此在計算機技術支持下實現。值得注意的是,由于ERP系統相對較為復雜,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的開展出現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影響因素較多,物料價格、庫存轉儲差異、物料消耗差異均屬于其中代表。例如,在實際應用中,ERP系統能夠將差異明細到具體的物料上,月結中則能夠結合多層物料帳、運行單實現差異追溯分攤,這些都能夠大大提升產品實際成本的準確性,物料(產品)的實際成本由此即可較高質量求得。總的來說,結合實際成本法的ERP系統能夠以合理標準成本為基礎,自動開展實際成本和標準成本的比較,由此即可確定差異位置,由此成本分析人員即可順藤摸瓜找到引發差異的原因,這對于企業計劃成本實現物料成本控制水平的提升將帶來較為積極影響。
2.成本控制。應用實際成本法的ERP系統具備成本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考核等功能,由此形成的全方位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體系,即可有效解決傳統會計事后核算存在的局限性,企業的事前計劃和事后分析也能夠由此實現高質量結合。例如,某企業兩年前采購了100/件的物料100件,但由于實際生產需要變化該物料長期存放于倉庫,而因生產需要該企業再次采購相同物料20件,但該物料的采購單價變為50元/件,通過傳統會計手段能夠求得91.66元/件的加權平均成本,但結合市場實際該成本偏離在80%以上,這顯然不利于指導銷售,而應用結合實際成本法的ERP系統,則能夠改變計算方法求得100件×(100元-50元)=5000元的差異,由此通過賬務分攤即可更好滿足企業管理需求,成本的更好控制也將由此實現。
3.應用核心。對于上文提及的應用實際成本法的ERP系統來說,企業需要建立標準成本核算系統才能夠最大化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的效用發揮,這一系統需要結合企業實際建立一個新的成本核算系統,計算機技術也將由此更好服務于企業會計工作。例如,上海大眾汽車所建立的標準成本核算系統具備PBOM信息的讀取、發動機BOM導入、CSC價格信息導入、單車成本月度計劃、單車成本對話框計算、計算月末在制品、產品成本報表、在制品報表、報表比較等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大大簡化了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工作,而這就使得該標準成本核算系統具備材料成本核算效率性和準確性較高、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核算差異、大幅提升成本核算工作流程規范性和專業性、控制產品生產成本、降低庫存、提高工作效率等優勢,由此可見計算機技術在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中的應用價值和應用潛力。
綜上所述,計算機技術能夠較好用于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本文的第三節較好證明了這一認知。而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差異預測、成本控制、應用核心三方面計算機技術在標準成本會計系統核算中的應用實踐,則直觀說明了本文研究具備較高實踐價值。因此,在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中,本文內容能夠發揮一定程度的參考作用。
[1]劉峰.玻纖企業建立以標準成本法為基礎的動態成本控制系統[J].玻璃纖維,2015,(04):36-40.
[2]楊世忠.作業成本法下的標準成本系統改造[J].財會學習,2012,(0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