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韜 中國人民大學
在國家財政部門印發的《營業稅改征值稅試點方案》中規定了建筑行業營改增的基本框架形成。在營改增的深入發展下,建筑企業的會計核算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具體表現在建筑行業財務人員的會計核算工作難度增強,同時,會計核算對建筑企業發展的影響也進一步加強。建筑行業會計核算的變化深受稅法變動的影響,為此,研究建筑行業會計核算的變化需要在營改增稅收法規的要求下進行。
營改增是指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即對企業一些以往應該繳納的稅收項目改為增值稅。在2011年,經過國務院的批準,國家財務部門和稅務總局聯合下發了營業稅改為增值稅的試點方案,并在2012年的1月,開始將上海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營業稅改征為增值稅。在2013年的8月,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在以往,營業稅的繳納是對銷售商品的全額納稅,增值稅的繳納是指企業在進行商品銷售的時候,只對商品的部門增值稅進行繳納。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企業重復征稅的問題,是對企業稅收優化管理的重要體現。營改增稅制改革的執行一方面解決了企業生產發展過程中重復征稅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進一步完善了增值稅抵扣環節,簡化了企業稅收管理流程。
建筑企業實行營改增必要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進一步完善商品的增值鏈和增值稅制度。長久以來,建筑企業在以往是增值稅和營業稅管理分開進行,使得建筑企業的很多資產無法得到有效抵扣,不利于建筑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嚴重的還會造成建筑企業發展損失。在營改增的實施下,使得和建筑企業發展相關的固定資產能夠有效抵扣,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建筑企業機械化發展水平,降低了人工重復勞作和繁瑣勞作的成本,提升了建筑企業的經濟發展效益。第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重復征稅問題的出現。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征收對象不同,因而征收營業稅、增值稅對社會主義經濟市場的發展影響是不同的。建筑企業在分別繳納這兩種稅費的時候會出現普通發票不能進行抵扣的現象,由此出現了重復征稅的問題。第三,推動了建筑企業內部結構調整,促進建筑企業轉型發展。在營改增的實施下能夠對建筑企業內部發展進行結構調整,對稅務發展進行增減調控,優化建筑企業的稅制結構,使得建筑企業的發展符合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第四,促進不同層次產業結構的融合發展。第五,營改增在國家宏觀調控方面的作用。
在實行營改增之前,建筑企業繳納營業稅,會計核算環節內容僅僅包括計提和繳納。在實行營改增之后,建筑企業的財務發展還需要對產品進行驗收計價、材料購入分配等進行增值稅會計核算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明確了會計核算的核算稅金。另外,受營改增的影響,建筑企業會計管理發展新增了多個科目內容,包含進項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的轉出。
建筑企業在營改增之前實行的是價加稅的成本核算方式,在繳納稅費的時候分為成本稅和進項稅兩個部分。營改增實施之后,建筑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是按照進項稅和銷項稅的發票抵扣值來進行計算的,抵扣值越大,建筑企業需要加納的增值稅就越多。受我國中小型建筑企業發展過程中開具專用發票的限制,在營改增實施之后,中小型建筑企業的納稅額會增加,由此也會降低建筑企業的利潤。
在一般情況下,建筑企業發展現金流增減變化和企業整體稅負的增減呈現出反比的關系,建筑企業的發展收入、成本使用、營業稅變化等深刻影響建筑企業發展利潤。稅金預繳制度的實施對建筑企業發展來講產生了不利影響,在建筑企業發展中,營業稅的繳納是按照建筑工程施工進度的百分比繳納,但是這部分所需要繳納的稅金往往要比應該繳納的稅款多。因而,如果建筑企業繳稅之后的施工建設發展會深受稅收管理的影響,即建筑企業發展運作所能夠支配的流動資金減少,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工程運轉變得困難重重。營改增實施之后如果能夠讓建筑企業在工程項目結束之后進行稅金的繳納就不會出現因為預先支出資金而影響建筑施工進度的問題,提升了建筑企業發展資金的利用效率。
營改增在建筑企業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企業的稅收負擔,避免了重復征稅現象的出現。在營改增的實施下,建筑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可以抵扣因為購買材料、機械設備所需要花費的各類資金。同時,營改增實施之后,建筑企業發展所需要繳納的稅款要比原來稅收制度管理下所需要繳納的稅款少,在稅款繳納減少的情況下進一步優化了建筑企業的資產結構,提升了建筑企業機械化水平。營改增的實施使得建筑企業擁有閑散資金購進能夠促進生產發展的機械設備,降低了企業發展成本消耗,提升了工程建設效率。
建筑企業在進行主要營業務收入科目會計核算的時候,主要統計、計算的是包含企業營業稅在內的金額。營改增制度推行之后,建筑企業會計核算是去除掉增值稅之后的金額,建筑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各類財務報表數據信息、結構等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會計賬務的核算方式和之前相比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
固定資產是建筑企業發展的主要資產,關系到建筑企業發展的內部結構。在建筑企業發展過程中,固定資產一旦發生變化,建筑企業的負債金額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營改增在建筑企業的實施,建筑企業固定資產費用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相應的資產折舊費用也會減少。
營改增在實施之后,建筑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來調整定價機制。同時,建筑企業定價機制的調整還需要充分考慮實施營改增前后建筑企業的利潤變化和利潤差,并保證營改增的實施不會對主要服務對象的穩定性產生不利影響。假設建筑企業的實際營業收入是2000元,結合營業稅法的規定需要按照3%的稅率繳納60元稅款,這60元可以被認定是納稅金和相關附加費用。如果建筑企業的發展成本是1000元,建筑企業的發展利潤是2000-1000-60-940元。在營改增實施之后,建筑企業經營發展稅率從3%上升到10%,由此建筑企業發展的利潤額是2000-1000-2000x10%=800元。由此可見,營改增在建筑企業的實施能夠降低建筑企業原有的稅負,增加建筑企業的盈余。
營改增是國家財政部、稅務部結合國家發展實際情況,經過一系列思考做出的決定,具有合理性、科學性的特點。營改增的頒布和實施對推動我國財稅體制變革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為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供給側結構變革也提供了重要支持。為此,建筑行業的發展需要積極應對營改增的變化,通過內部多方面的調整來積極適應營改增的要求,從而充分發揮出營改增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受營改增的影響,建筑企業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變:第一,改變建筑企業運營發展模式,實現從粗放化管理到精細化管理的過度。建筑企業內部各崗位要明確職責,結合實際更新運營模式,并采取措施應對建筑企業資金不周轉、利潤降低的問題。
在營改增稅制改革的發展趨勢下, 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自身發展,建筑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社會適應力,使自身發展和稅制改革相適應。財務管理人員作為建筑企業稅務工作的關鍵,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強對營改增內容的了解和學習,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在財務管理工作中了解更多稅務規定,規范自己的財務工作行為,從而更好的開展實施營改增稅制的建筑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另外,建筑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定期對財務人員組織開展培訓,引導企業財務工作人員了解更多應繳稅額計算方式和專業發票的發放形式,降低建筑企業發展過程中因為人為因素出現的納稅風險。
想要建筑企業更好的適應營改增發展要求,建筑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完善企業會計核算制度。首先,建筑企業需要打造一個完善的會計核算體系,在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發展中充分發揮現代網絡技術,從而提升企業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其次,建筑企業需要提升財務管理能力,規范企業核算工作,明確各個財務部門的工作。
建筑企業發展在實施營改增之后要求企業工作人員盡快轉變自己的經營管理理念,結合企業發展實際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建筑企業發展成本,提升建筑企業的發展成效。另外,建筑企業還需要對現行不符合實際發展需要的財務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加強對企業發展的內部控制管理,強化建筑企業內部管理、監督職能。資金對建筑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還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現金流運轉的監督管理,合理利用各類資金,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建筑企業發展面臨的營改增壓力。
建筑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提升風險管理意識,通過多種措施將企業的發展風險降低到最低。另外,建筑施工企業在進行施工材料、施工設備采購的時候不能為了節省資金和時間就去會計核算制度、規模不符合規定的企業購買。這些不符合規定的小企業進項稅額不能被抵消,在引用這些企業材料、設備的過程中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發展稅收負擔,加重了企業發展風險。為此,在實施營改增的情況下, 建筑企業發展需要進一步增強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
[1]李新.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完善措施研究[J].財會學習,2017,(09):144+147.
[2]范曉燕.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分析[J].時代金融,2017,(11):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