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江 中國人民大學
隨著我國知識經濟不斷發展,我國經濟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從而促使企事業單位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自我創新、自我發展。從本質上來說,對于任何一個市場組織機構來說,財務管理都是內部管理的核心內容,對于推動企事業單位發展有著極大的作用。特別是在新會計準則下,打破了傳統會計界的思想觀念?,F如今,當今市場經濟形勢不斷變化,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逐漸融合已經成為了必然趨勢,這就需要對二者相結合進行深層探究。
企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又被稱之為“對外報告會計”、“傳統會計”,是人們印象中管理企事業單位資金的部門,財務會計對企事業單位資金的動向進行監督與管理,主要是以企事業單位經營活動相關的投資人、政府部門為核算準則的一種財務管理工作。以企事業單位的角度分析,財務會計是企事業單位運營的經濟命脈,是企事業單位管理的重點與核心[1]。其中,高素質財務會計人員是保證企事業單位資金穩定的重要保障,同樣也是企事業單位發展的保障。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雖然都隸屬與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中,但兩者的含義與職能卻不盡相同,管理會計又名“對內報告會計”,主要是掌管企事業單位內部資金動向,并以企事業單位未來的經濟活動作為參考,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企事業單位內部經營管理能力。企事業單位管理會計主要包括成本、系統兩大方面,在企事業單位日常發展中,管理會計要做到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加強企事業單位內部資金管理,通過綜合分析、考量企事業單位未來發展趨勢,進而實現企事業單位管理升級。
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包含著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從當今企事業單位結構層面分析,雖然二者都是財務管理的一個分支,但是屬于兩個會計領域,二者在相互獨立的同時,也相互依存、相互補充。財務會計是通過企事業單位規章制度以及會計準則進行資金、資產核算,在實際開展中可以對企事業單位日常經營、生產、活動起到制約作用,并且可以直接控制單位的資金動向。而管理會計主要是突出“管理”理念,需要與單位經營管理相結合,采用相關的方法和技術實現最終的管理目標,從而對整個經營活動起到制約作用。但是二者都管理目標相同,最終都是服務于企事業單位,從而實現單位所制定的最終發展目標。財務會計主要是負責對企事業單位日常支出進行核算、記錄、等級,從反應出企事業單位一個階段或一時間點的經濟效益,將相關核算數據作為領導決策依據。管理會計通過財務會計的相關信息,通過融入相關相應的方法和技術,采用信息預測來策劃單位經營活動,并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對經營活動進行評價和控制,所以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存在著輔助關系。
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雖然具有相同的目標,但是側重點卻存在差異性,也正是二者側重點不同才實現了功能上的互補,加強了企事業單位內部優化工作。二者結合所表現出的優勢為:
通過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結合,可以結合二者所反映的信息與數據,實現信息互補。通常情況下,之所以設置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兩個崗位,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降低財務管理成本。從二者服務角度分析,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所提供的數據信息具有相同的目的和方向。因此,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結合,一方面能夠強化會計信息的統一性、全面性;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財務管理的整體承包,實現內部管理結構優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事業單位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能夠在市場中生存并發展,從而保障單位平穩發展。這就需要管理人員能夠結合企事業單位發展狀況,制定一個長期的發展策略。受到傳統會計管理模式的影響,財務會計在單位中有著極大的地位和作用,而管理會計的地位相對較低,因此企事業單位主要是以短期戰略為主,忽略了長期戰略發展要求,在日常決策中無法提供更為全面的會計數據。這就需要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做出正確決策,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融合,提出更加科學、客觀的財務數據,并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做出決策,提高財務管理質量與市場競爭力。
當今企事業單位發展尤為迅速,其內部管理結構也在不斷的完善,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系愈加密切,精細化、一體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這也造成了內部管理錯綜復雜。在進行內部管理過程中,如果僅憑財務部門所提供的參考數據,勢必會導致決策信息缺乏全面性和精準性。而將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相結合,可以讓財務管理工作更加統一、明確,同時也可以縷清人力資源錯綜復雜的關系,加強崗位優化,實現崗位上的優勢互補,提高人力資源的利用率,加強財務管理協調性。而財務管理作為企事業單位管理的核心,同樣可以協調各個部門的關系。
由于財務會計服務對象主要是外部部門和機構,通過長期制定財務報表實現相關功能,并且財務報表內容和形式需要符合新會計準則和《會計法》內容和標準。而管理會計服務對象是經營管理部門,更多的是指導企事業單位經營,并為單位發展提供經營預測和決策等方面信息。而二者服務對象側重點不同,要求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結合需要融入更多、更廣、更深,這對企事業單位的內部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戰。
會計核算包括企事業單位整體的經營活動,注重的是整個組織機構以及內部行政管理單位。管理會計是結合企事業單位內部管理需求開展核算工作,更加注重內部的管理單元,這些管理單位可以是實體組織,同時也可以是虛體組織;可以以法人為主體,也可以是區域、分支機構、各級部門、工具班組??梢姡芾頃嫺幼⒅仄笫聵I單位內部管理單元之間的協調發展性,其涉及主體多是由多個有機組織構成的。
眾所周知,財務會計在企事業單位中有著很高地位,并根據“一慣性”原則開展工作,也就是要求至少在一個跨級年度內,其核算方法和項目要保持一致性,這樣才能夠提出統一的財務報表。但是在會計管理當中,需要根據不同管理要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從不同側面和角度分析財務數據,為領導決策提供相應依據。這就需要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整合,抓住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核算的契合點,加強二者的聯系。
從實質層面分析,管理會計起源于財務會計,隨著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在管理層面上的職能、要求愈加凸顯,在企事業單位制定部門職能和崗位設置時,需要將管理會計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明確財務部門在管理控制、調節、考核等方面的積極性,從管理機制上明確工作要求。這就需要結合管理會計工作內容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機制,將管理會計相關標準、內容、要求融入到管理機制當中,規范日常工作的行為,這樣才能夠從制度層面上強化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結合深度。
在符合會計準則的標準下,需要進一步優化、細分會計信息數據核算口徑,從海量的數據中提取對企事業單位發展有利的信息。由于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存在著差異和共性,需要遵循會計核算標準和會計準則的前提下,預先設定不同的輔助核算項目,將輔助核算項目進行統一整合,從而提取出對財務管理有利的會計信息。但需要注意一點,在輔助核算過程中,核算項目必須要能夠反應管理要求,并且輔助核算項目必須要適當,避免出現項目內容過于細致,否則會增加會計核算工作量。在構建會計輔助核算體制后,需要會計人員在日常財務核算中選擇相應的核算項目,從而完成數據核算,提高核算效率。在數據分析層面上,除了要充分利用財務會計傳統的三大財務報表來反應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情況,還需要采用各種附屬核算條件,提取管理會計基礎報表信息,并從成本、支出、收入、利潤、資金等多個層面進行分析,提供更加完善的管理報表,從中發現相關問題,提高企事業單位日常管理水平,為高層管理人員制定長期發展戰略提供強有力依據。
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強有力的管理模型,從而為企事業單位預測、決策提供相關依據。當今財務信息管理平臺在企事業單位中應用愈加廣泛,并且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解決大部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問題。通過采用ERP系統,能夠有效將業務模塊與財務模塊相互連接,通過資金管理、生產管理、財務核算等多個功能板塊進行無縫連接,提高數據的共享性,這樣不僅能過降低統計工作的重復性,提高數據的精準性、時效性,同時也能夠彌補會計核算中貨幣金額功能上的不足,從業務、財務兩個方面對經濟事項進行全面管理和分析,以現代的數據來預測未來發展情況,這樣才能夠讓企事業單位日常經營和管理共同進步。
人才是當今市場競爭中的核心一環。由于管理會計具備一定的特殊性,要求財務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會計知識,同時也要具備財務管理和企事業單位管理的能力。這就要求會計人員除了要掌握扎實的財務會計知識外,還需要了解財務管理、企事業單位管理相關內容,并將這些知識應用到財務管理當中,從而推動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結合。
現代化企事業單位運營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已然成為企事業單位管理的核心與基礎,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作為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將二者相結合能夠充分發揮財務優勢。這就需要我們抓住二者結合的難點,針對性的提出結合對策,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核心作用。
[1]張星亮.分析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結合優勢[J].財經界(學術版),2016,04:156+298.
[2]郭賽.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優勢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15:177.
[3]余小花.關于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結合優勢之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7,08: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