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7月12日文章,原題:中國各地為何如此迫切爭搶詩人、圣賢和皇帝華東地區的兩個縣為一個問題已爭執許久:誰才有權利自稱是中國最早期皇帝之一的故鄉。此類爭執是有關中國各地為吸引投資和游客而競相聲稱與歷史名人——比方說皇帝、先賢或詩人等——有關的最新案例。
多年來,江蘇徐州市下轄的豐縣和沛縣一直在“爭搶”漢高祖劉邦。兩縣都建有與這位漢朝開國皇帝有關的建筑和景區。如今,徐州市城市總規劃(2007-2020)提出,豐縣將被列為劉邦故里并將發展成生態旅游城市,而沛縣將發展為該市二級經濟中心和江蘇省重要能源基地。
豐縣的網民興高采烈并呼吁其沛縣鄰居不要再以劉邦故里自居。多數歷史學家表示,劉確實出生于目前豐縣境內的豐邑,但當時豐邑歸沛縣管轄。沛縣人對此耿耿于懷,認為將沛縣冠以“劉邦故里”更恰當,因為劉邦算是在沛縣起家。
豐縣一直迫切希望利用與劉邦的關系招商引資。幾年前該縣某鎮曾試圖改名為“金劉寨”鎮,以彰顯自己與漢高祖的淵源。
業內專家表示,豐沛兩縣爭奪“漢皇故里”的行為(在中國)很正常。此類行為,其實是在爭奪對當地品牌營銷和傳播至關重要的與名人之間的聯系。
在中國內地,其他名人之爭還包括多地競相聲稱與唐代詩人李白有關,四川、湖北和甘肅等省份一些地區都自稱李白故里。此外,5個中部和南部省份聲稱與三國時期的姐妹花“大喬小喬”有關。甚至小說里的人物也能成為引發爭執的源頭:山東和安徽兩省的三個地方都自稱是古代名著《金瓶梅》和《水滸傳》里虛構惡棍人物西門慶的故里。▲
(作者Al?iceYan,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17-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