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緒
北京時間7月5日晚,李嫣亮相巴黎高定時裝周,獻上首次T臺秀。
媒體這樣評論她的表現:“與生俱來的氣場淡定hold 住全場,自信陽光,走路帶風很像王菲年輕的時候,這位小超模很有范!”“自信的表情由內而外散發,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曾是兔唇而感到自卑,足見李亞鵬和王菲把女兒教育得很好。”
不久前, 李嫣小學畢業視頻的評論也是一樣的畫風:“看得出來李嫣并沒有因為自己兔唇而自卑,一臉自信地跟老師握手,走下講臺。”2015年,李嫣的自拍正面照首曝光,她在美拍上分享了許多視頻,示范如何化妝顯得臉瘦、鼻子高,如何自拍更美。在視頻里,她還調侃自己說話不夾英語會死。媒體評論她: “李嫣表情豐富靈動,時而松弛時而緊張,身體還隨著做出夸張的動作,自帶喜感,十分可愛,遺傳老爸的表演天賦。”很難想象,這是一個面有疾患痕跡女孩的表現。她的臺上臺下,讓我們想起了嫣然天使基金的主題曲《愛笑的天使》:愛笑的天使嘴角上揚,混然不覺,兀自安詳,不惹塵埃,不起風浪,在你身上我看到了光。愛笑的天使沒有翅膀,嫣然一笑就飛翔。
她給唇腭裂孩童,甚至其他疾病患童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我們習慣了病童的羞怯、宅,或者自強不息……但李嫣讓我們覺得,疾病其實可以與美無關、與自信無礙。
這就是李嫣首秀的非時尚意義。前不久,甘肅殘障考生學霸致信清華,自稱“不爭氣”。他或許做到了自強,但在自信上,他的考分遠不如李嫣。即便這并不是他個人的原因。在心理的陽光健康上,被李嫣碾軋者尤眾。君不見,多少年輕人,明明身體健康、學業尚可,卻因為長相、家境自怨自艾,甚至仇恨他人、報復社會?
問題孩子后面一定是問題家長,問題家長的后面則是這個社會的病態。我們的社會心理,往往把疾病兒童看做家庭的不幸根源、社會的沉重負擔。他們的確面臨困難,需要幫助。但在此之外,他們還需要平等、尊重、承認、接受以及贊美,而不是獵奇性圍觀、居高臨下式的施舍、升學就業的無保障、生活便利設施的匱乏……
王菲夫婦的做法給父母們乃至整個社會提供了參考。在一次采訪中,王菲表示:“就把她當正常孩子吧……孩子這個成長階段,完全取決于家長的心態……我現在真沒覺得她是一個……我覺得她很美。她會照存我們的心態。會有這樣一個很健康的心理的話。我覺得應該沒問題的。爸爸媽媽就認為我很美。”一些病童和家人往往比較“宅”,害怕別人的目光。但是李嫣的旅行地圖已占據了河南、云南、迪拜、泰國、越南、歐洲。她在6歲時開了第一場畫展,一幅“下雨了”的作品賣到了4800元錢。
T臺走秀的李嫣為王菲和李亞鵬教育理念做了背書。孩子的自我認知忠實鏡照了父母的心態。父母不把孩子當做正常漂亮的孩子,孩子是不可能正常漂亮的。她會帶著原生家庭給予的痛楚烙印,在自卑的漩渦里一生掙扎。
對于李嫣這樣的孩子,做父母的要發自肺腑地認為她正常、漂亮,只有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足夠的成熟和智慧。有的病童家長會自怨自艾甚而虐待孩子。表面上,家庭的不幸是這個孩子的病情,深層次上,卻是父母不能夠接受和面對自己。當然,還有整個社會給殘疾人提供制度、設施保障不夠的原因。看到自己的病成為家人痛苦的原因,孩子如何會有正向的自我認知?這也是一些患童羞怯、自卑甚至仇恨家人和社會的根源。
李嫣老師在自拍里“教育”大家:從地獄到天堂只是一個角度的問題!這個觀點,其實不僅限于化妝和自拍。
在能力范圍內給予孩子最好的治療,是大部分父母都能夠做到的,但給予孩子最好的心理暗示,卻是需要補課的,更是我們的制度和設施建設上欠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