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苗苗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與其他各國的交往日益頻繁。雖然有很多人在學習漢語,但英語還是各國交流的主要語言。因此,英語越發受到人們重視,在教育上,英語總分比重也占據較大位置。而對英語的學習,要從小學開始抓起,特別是新課改革對高中英語教育理念和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觀念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要求。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徹底改變英語教育觀念,推行素質教育。那么,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如何做到有效開展小學英語的素質教育呢?
【關鍵詞】小學英語 開展 素質教育
在小學就抓緊學生的英語素質教育在傳統教學上來說是倉促的,但在社會背景的大環境下,我們應該明白:教學英語不是簡單的為了應試成績,而是應該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培育適應社會需求的、能說會道、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而要達到這個實際目的,學生在小學就打好英語基礎對他們以后是有必然幫助的;小學生年齡小,對世界的認識不夠,處在感受世界,學習一切的階段上,這個時候對他們進行素質教育可以讓他們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正確的學習態度、陪伴學習生涯的學習方法。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耐心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尤其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努力轉變教學方式,適應學生現代年齡段的需求,提升自我,幫助學生學好英語!
一、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學術水平
小學生對事物的喜歡與反感來的很明顯簡單,如果老師本身魅力不足以吸引學生,不能讓學生感到有興趣,那么,該老師的課程注定不夠完美。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和學術水平,教育素養是我們在教學中體現出的素質;學術水平是我們自己所有的知識底蘊。
課上,盡管我們只是一名小學老師,還是應該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雖然小學生在課堂上有些小動作讓老師苦惱,但其實這與老師的引導是否有力,課堂是否足夠吸引人有很大的關系。所以,老師教學英語課也切不可懈怠,對于課上睡覺或做其他無意義的學生不可置之不理,要加以引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由于在國內,學生并不需要用英語進行交流,對英語的真正用處也沒切身的了解,所以他們可能會覺得英語課無聊,學不進英語知識。但在面對學生,教育學生的責任下,我們應該先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和學術水平,在課堂上使用幽默的語言讓英語課變得不再沉悶,生動易懂,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一般有內涵有學問的老師都會很吸引學生,所以,通過提升自己來帶動學生學習計算機可達到雙贏的目的。
二、轉變教學方式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原有的小學英語教學受到了挑戰,“填鴨式”教學已不在適應現代化教育的需求。所以,我們應該加快教學方式的轉型,不可一成不變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而應該及時過渡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上。
1.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才會對英語保持熱情,讓英語作文的提高有可行性。培養興趣是一個簡單的事,因為它可以在無形中培養。比如,老師可以每天放一些英語對話等等讓學生單純的聽,來培養語感;或者鼓勵學生多學習外國文化,比如看美劇英劇、聽英文歌曲、開展詞匯大賽等;小學生處在愛唱愛跳的年紀,教他們一些英文歌曲,或簡單的繞口令等等都是可以讓他們開心又感興趣的方式。從無興趣到建立對英語的興趣,老師要督促實行。通過這些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從中學習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可謂一舉兩得。
2.抓緊學生發音。作為老師,我們都應該明白,糾正發音是漫長的、辛苦的過程,所以,我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定要著重抓好學生的英語發音。要想教好學生的口語發音,首先老師應該要發現學生發音存在的問題。若是單詞不能讀好,說明學生的音標仍未掌握好;若是學生無法將文章讀出味道或者斷斷續續,老師則應該糾正學生的語調、斷句等等??傊?,我們要培養新時代下的英語人才,在他們還是小學生時就應該抓好。不過,我們不能將學生逼的過緊,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就意味著要從學生的角度上想問題,所以糾正發音盡量通過課堂的朗讀、英語閱讀游戲來完成較為妥當,畢竟讓學生真的開口說更重要!
我們教會學生如何發音,沒有足夠的單詞量也是不行的。只有掌握大量單詞,朗讀才會減少障礙。我們在課后可以安排一些背誦任務,讓學生在朗讀背誦中體會英語發音,掌握單詞。只有在大量的朗讀基礎上才能夠真正讓英語有提高。發音是很難糾正的;單詞量是龐大的,在此,老師應該起監督作用。每個星期,或者隔幾天就該檢驗學生的發音是否標準,單詞是否已掌握,只有持久堅持,才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只有提升自己,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講解問題才能讓英語課堂更加完善;學生打下了厚實的英語基礎又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英語課的素質教育,適應現代化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華京.淺談在小學英語中培養創新精神[J].英語廣場(下旬刊),2012(12).
[2]李娟.優秀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話語特征分析[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