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黎
當前課堂教學改革存在的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形式輕實質,學生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展。課堂教學是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一環,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知識的傳播和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課堂。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上好一節優質課是廣大英語教師和教研工作者值得探討的問題。盡管實際教育教學情況不同,因時、因地、因人衡量標準不一,但用英語課程標準來衡量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歸納優質課的特點是一個值得探究的途徑。一節優秀的英語課是“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教師、學生、教學方法和教學情景等諸多因素的合理地相互作用和協調發展,有效地達到本堂課所設計的明確的教學目標”。
英語教學實踐證明:在以上相互作用的諸多因素中,我們教師的作用是第一位的,正如我們常說的:“有了好教師,教材雖差,教師可以把它用好。學生雖差,教師可以把他們教好。好的教學方法由好教師來用,才有好的效果。”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從教學常規的小細節實實在在地做起,以此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充分備課,認真編寫教案
備課是上課的基礎,是上好課的第一步,也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在備課時要認真仔細分析教案,抓住重點、難點,明確教學程序,教材處理要恰當,該整合的要進行重新整合,以保證整個教學過程流暢,教學自如,并且教學環節的設計也應該有明顯的層次感,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現在很多學校班級都配有多媒體,教師還需要備課件,每節課自己制作課件是不可能的,可以下載些優秀實用的課件并結合自己的教案,對課件進行刪除、修改,并且課前都要演示一遍,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數。還有對課文中出現的跨學科知識,自己應先上網查閱資料。
二、恰當運用多媒體,讓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相整合
隨著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多媒體教學手段越來越廣泛地被運用于各學科課堂教學,多媒體的運用從一定程度上講確實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它使得課堂教學手段多樣化,借助于這些手段學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識、掌握技能,更好地達到課堂教學的目標。
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手段”一不留神卻變成了目的,大量的多媒體手段的不當運用,使學生的注意力為這些手段所左右,課堂教學本來應該關注的知識、態度、技能等卻被忽視了。正在成長發展過程中的中小學生,很容易被一些新異的刺激所吸引,在一堂課上,他們一會兒看動畫,一會兒聽音樂,一會兒看電影或電視片段,一會兒看老師制作的精致的課件,多媒體的豐富性成為他們關注的重點,多媒體承載的意義卻很難真正為他們所認知。
什么時候才是真正達到整合?沒有讓學生感受到多媒體存在,沒有覺得多媒體多余,沒有為多媒體過多吸引自身的注意力,沒有覺得課堂知識與多媒體不相一致的時候。換句話說,是讓多媒體回歸其“手段”特性,而任何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是服從于服務目的的。
三、從小處著手,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建有效的學習氛圍
羅杰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
融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這需要教師在主觀上作積極的努力。教師要做學生的貼心人,要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關心他們的學習、身心健康,體諒他們學習英語的難處,尊重學生的思想,善于激勵他們。但是細看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幾種不恰當的表揚方式,形式上熱熱鬧鬧,其實并沒有達到實際效果。例如:廉價的掌聲。如,該學生回答一般,教師可作簡單點評,當然,如果該生不自信,教師要特意鼓勵,那又另當別論。
心理學家詹姆斯曾說過,一個人在沒有激勵的情況下學習,只能發揮自身20%~30%的才能,而在有激勵的環境下學習,最多可發揮自身70%~80%的才能。
虛假的掌聲,廉價的喝彩,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微笑,只能漸漸降低表揚的力量。
當贊美沒有魅力,表揚沒有激勵作用的時候,課堂上留下的就是沒有內容的掌聲,沒有意義的歡呼聲,沒有任何內涵的笑聲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的英語程度參差不齊,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想,不要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尤其是對差生,教師的態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棄對他們的努力。教師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加以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給他們介紹一些學習方法的書,并教他們一些改善大腦記憶力的鍛煉方法;對于作業出現較多的錯誤,不是簡單用紅筆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確的部分劃出來,寫上“good point”或“good sentence”之類的表揚話語,使他們感到還有希望,從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性。還要經常讓他們有表現的機會,哪怕是點滴的進步都要加以表揚,學生并不是單純地追求表揚,他們會把教師的表揚看成是對自己的關注和重視,從而激發繼續向上的動力。師生間的融洽關系使學生感覺到課堂氣氛輕松,表現出愿意配合教師的教學,使教與學的活動得到良好開展,從而創建出有效性的學習氛圍。
總之,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一節課要想成為一節有效的課,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斷努力,應該從教學常規的小細節實實在在地做起,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