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云
【摘要】英語閱讀能力是對英語學習者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師應重視開展英語閱讀教學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本文主要研究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希望為推動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新課改下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策略的研究
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開展高效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從而推動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提升。除了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廣泛的閱讀,促使學生不斷的積累閱讀經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點燃學生的英語學習的興趣
英語課堂教學是有限制的,教師難以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之內開展充分的閱讀訓練。因此,為了提升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應重視采取有效的措施以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并對英語教學內容作科學合理的安排,按照速讀,慢讀以及精讀三個步驟進行英語閱讀。其中,速讀要求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關鍵,而后通過慢讀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通過做題的方式進行精讀,以上三個環節緊密相連、缺一不可,只有把握好三個步驟,才可以全面的理解文章內涵,避免學生英語閱讀中出現題意理解錯誤與審題錯誤等問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結合泛讀與精讀,并掌握做題的技巧,從而推動英語閱讀題質量與效率提升。
二、重視實際教學與高考的對接
教師應根據英語教材的特點,在充分認識到學生實際情況基礎上,科學合理的制定教學方案。因此,教師應根據高考對英語閱讀理解要求,科學合理的選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方式與內容。鑒于此,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之中,應根據高考考點的要求,加大對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力度,采用利于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教學方式,為高中英語閱讀理解教學課堂針對性與有效性提供重要保障。例如,教師除了要傳授學生英語教材之中英語詞匯,并適當的擴充學生的英語詞匯量。其中,通過挑選適合學生的理解能力文章供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熟悉常見英語詞匯,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根據文章上下文猜測詞匯含義習慣,改變學生以往英語閱讀中經常性查閱詞典的不良習慣。在學生結合語境理解短語與固定搭配意思基礎上,教師應做好這個方面歸納與總結,并探索與易于學生接受的記憶方式,以便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三、營造良好的英語語境
英語語境包括內部環境與情景語境兩個方面,具體指的是文章時間、地點、事件、人物方式以及周邊情況。傳統的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并形成習慣性查閱字典等不良行為,不利于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訓練活動時,應重視創設良好的英語語境,引導學生在語境之中理解詞匯含義,這樣不僅可以深化學生對于英語詞匯認識,更可以防止出現語意理解混淆問題。比如,介詞on在不同的搭配在之中具有不同的意思,常見的有上演、穿戴、打開等,用法不同其意思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
四、重視講練結合法與任務驅動法結合
英語閱讀是一項檢驗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的重要活動,是實現“學以致用”目標的重要環節。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環節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練習與教師講解兩者充分結合,其中,高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解過程之中,應對文章的語法與結構等方面進行整體分析,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賞析文章中精彩詞匯與句子。在英語閱讀理解課堂結束之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廣泛的閱讀各類英語文章,并做適量的英語閱讀理解訓練。對于學生英語閱讀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給與及時解答,讓學生在思考中得到閱讀理解能力提升。
教師應根據自身的豐富的教學經驗,立足于學生實際英語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安排英語閱讀課后練習難度,為學生選用難度適中的文章。此外,為了調動學生參與至英語閱讀的之中,教師在教學之中可以融入多種形式活動,比如閱讀能力比賽、口譯大賽等,在課堂結束后應讓學生相應的做一定的閱讀訓練,使其在閱讀訓練中積累豐富的做題經驗。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應根據高考的英語閱讀要求,重點訓練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采取對比與分析中外文化方式,深化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廣泛的閱讀,不斷的積累與總結閱讀經驗,從而推動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為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輸送大量的優秀的專業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1]隗春雨.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2:208+251.
[2]王嶺.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24:306.
[3]張蓮.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3,51:218-219.
[4]王靜,吳航.淺談新課改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