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更新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也逐漸發生變化。在初中英語的課堂教學中,互動式教學對學生的思維拓展和記憶加深有很大的作用,應用互動式教學完成師生之間的知識交流,更有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本文基于初中英語課堂上的互動式教學中的有效策略做出進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關鍵詞】互動式教學 初中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 有效策略
一、互動式教學特征
1.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模式。一門語言的學習其目的不是只會寫,還應該會說、會交流。學生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只側重單詞的記憶和語法的學習的情況不在少數,這與學習的環境有直接的聯系。學習一門語言最好是在一個這樣的語境中學習,這樣的學習速度和掌握水平會非常迅速。在國內對于中學生來說,想要一個這樣的環境是比較困難的,這就需要英語教師主動去制造這種環境。通過這種課堂上的互動式教學,達到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模式,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一個相對較好的學習環境。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可了解學生對英語的掌握情況,學生從被動的接受知識的角色轉換到了主動學習知識的角色,這使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提高,更利于英語的學習。
2.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應該只是將其當成考試的科目,而應將其視作一種知識的學習和一門語言的掌握。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在過去過于死板,互動式教學在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水平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讓學生能夠熟練應用所學知識達到聽說讀寫的要求。在口語的表達上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學生得到鍛煉,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也會得到提升,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全方位提升。
二、互動式教學的意義
1.加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思想。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可采用師生一對一的互動形式,也可采用教師與學習小組之間的互動形式。在第二種互動形式中,學生在對問題的解決和探討中加強了合作學習的思想,通過合作學習能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2.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通過互動學習這種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到課堂的主體地位上,使學生的學習角度產生變化。這樣的變化使學生更注重學習的過程,對互動過程中學習到的知識點記憶會更加深刻,從而顯著提高學習效率。
三、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1.教師引導學習。在互動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做好對所學內容的課程教學設計,提前安排好課堂教學中的互動部分,引導學生積極互動,樂于互動。在過去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只是在課堂中對所學知識做出講解,學生并不能真正的融入這種語言文化中來,導致學生學習的難度大、效率低,為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在實現教學互動中應積極引導學生的互動,帶動課堂互動氣氛。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互動的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探討合作,教師帶動學習小組完成合作學習。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互動是完成互動式教學的第一步,只有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才能在課堂上積極發揮得到鍛煉。
2.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是能否使互動教學得到充分應用的一個必要條件。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學后,學生學習到的知識點需要學生自己積極主動地完成復習的學習任務。學生對學習的合理分配,學會自主學習能使自身的英語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只有在完成自主學習后,學生在課堂上才能與教師進行更多的學習交流,避免出現知識的斷流。
3.創建互動教學背景。互動教學作為一個教師與學生溝通學習的橋梁,其互動學習的教學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完成課堂互動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根據教材的問題提問,應該對相關問題做出一個模擬的情況,讓學生根據模擬情況進行表演或者描述。舉一個例子,例如在學習美國文化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美國食品”的研究問題,學生根據這一問題查找資料,通過情景劇的表現形式展現所學習的知識,教師還可以在所有小組之間做出評比,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競爭意識,還能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可謂一舉多得。
四、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怎樣使學生靈活的運用學習到的知識一直是一個主要的教學方向。在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能夠熟練的應用所學英語知識與外國人交談、完成寫作、能聽會讀一直都是英語教學的目標。有些英語教學中本末倒置,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的技能掌握,這樣的教學方法是錯誤的,在教學中應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打造一個相對較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才是教學的正確方向。應用互動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這個可能,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創建了知識的紐帶,完善了現有的英語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朱蘭芳.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11(03).
[2]蘇英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語互動式教學問題及方式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26).
[3]莫云山.新課改下農村初中英語有效性課堂教學研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09).
作者簡介:高鳳娟(1980.12-),女,漢族,河北遷西人,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