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霞
一、中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發展現狀及原因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發現中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厭學情況,特別是大篇幅的英語短文閱讀,讓一些學生望之生畏,主要的原因如下:
1.詞匯量匱乏,英語語言基礎薄弱。
2.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沒有固定的時間做課外閱讀,遇到生詞難詞就心生畏懼,喪失信心。
3.缺乏從整體框架上理解文章的能力,經常逐字逐句分裂地看待閱讀材料。
4.對于英美文化知識了解較少,缺乏相關背景知識,導致對于一些閱讀材料的皮毛理解。
二、影響中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因素
1.英語閱讀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的學習是被動地接受,也是機械地積累。
2.教師對課文的處理往往就是對課文的分析講解,缺乏對信息的梳理和總結。
3.教學中忽視了對整體閱讀的指導、對學生閱讀興趣、閱讀速度的培養,以及閱讀難度的分層次處理。
4.英語作為外語,存在閱讀量的不足,沒有隨時隨地閱讀的習慣。
三、中學生英語閱讀興趣的激發方式
1.詞匯的適度積累: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也取決于詞匯量的積累,語言是一個由“輸入”到“輸出”的過程,詞匯的積累對閱讀水平的提高至關重要。而詞匯的學習,也不要從語言環境中割裂開來,在我的報刊閱讀課中,我便采取了這樣的方式,通過圖片的呈現和題干的提示,讓學生圈出正確的選項。如:對于upcoming這個詞的講解中,我呈現了一張電影的海報,并在題干中提示The movie will be on next month,that means we can see the movie in the upcoming month.學生根據提示,很容易在選項“A剛剛發生的”、“B即將到來的 ”和“C希望到來的”中選出upcoming的正確詞義B,同時對詞匯加深了印象。
2.涉獵文化背景知識:一旦在閱讀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往往就會造成一些困難。如我在講授8A Trojans horse一課中,在授課前,我簡單地講述了一下希臘神話中關于特洛伊木馬計的起因,是由于特洛伊王子搶奪希臘的美女海倫引發,希臘人為此遠征特洛伊,圍攻9年之久仍無法攻城,到了第十年,希臘將領奧德修斯獻了一計,把一批勇士埋伏在一匹巨大的木質的馬腹中,放在城后,佯裝退兵。有了故事的鋪墊,學生們再讀起這篇短文便有了輕車熟路的感覺,不再迷茫于不知所云中。因此,了解英語語言文化知識,是消除英語閱讀障礙的必經之路,并貫穿在英語閱讀學習的始終。
3.精選閱讀材料,激發學生興趣:在我選取的閱讀材料中,首先考慮的是要與學生的語言知識相結合,首要考慮的是學生憑借現有的詞匯量和語法知識能夠讀懂。其次是形式,閱讀不一定是拘泥于一種形式,而應該經過老師的篩選,接觸不同題材、內容新穎、難度適中、篇幅適中的閱讀篇章,并且根據課時安排及時調整,例如,如果該篇章所需時間較長且不是很難,那么利用課下時間完成;如果是一些5分鐘左右可以完成的小文章且難度適中,那么利用課上時間完成;如果課程安排緊湊,也可以采用一個小卡通圖片或者是一個小笑話的形式,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對閱讀有了操練。
4.閱讀分層教學:同一個班級,學生存在著知識水平和興趣點的差異,那么我們也可以將閱讀材料分層次布置給學生,同時也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自我訓練的時間和內容。通常我布置的內容是由難到易三個梯度的,以課堂教學為例,我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閱讀材料分為三部分,其中A節的閱讀最簡單,全體同學都能夠完成;B節的閱讀難度中等;C節的閱讀有鞏固提升的效果。在做閱讀的時候,成績好、速度快的同學可以完成A節之后繼續完成B節和C節;中等生在規定時間內通常可以結束A節和B節;學困生也不用著急,按部就班地把握住A節,就完成了任務。那么在課堂上,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
5.建立課外閱讀機制:通過完善閱讀小組、指導閱讀技巧、把握閱讀方向、制定階段目標和定時總結,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學習習慣。如:在我教授的班級里,我采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機制,針對個人愛好的不同,學生的閱讀內容各有側重,如有人喜歡傳記、有人喜歡天文地理、有人喜歡體育娛樂,我讓學生自愿結合成不同的課外閱讀小組,小組內的成員可以在找到一些趣味讀物的時候,分享給其他的組員,大家共同閱讀提升,哪個小組完成的“互助閱讀”量多,哪個小組就會獲得相應的加分。在我的課堂上,我經常會用一些prediction(預測),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找讀)一類的閱讀技巧指導學生的閱讀,久而久之,學生也養成了看標題、插圖、導言和每段首句來預測的習慣;能夠在需要迅速獲取文章大意時,加快閱讀速度,跳過某些細節,將文章粗略地瀏覽,達到對文章50%-60%的理解;也能夠整個篇幅的大量信息中,利用關鍵詞語,迅速搜索到某一項具體的事實或者特定信息,如人物、事件、時間、地點、數字等,利用找讀策略獲得所需信息。
四、結束語
英語閱讀是一種綜合性很強的語言實踐活動,它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立竿見影。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只有從興趣出發,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廣泛地涉獵閱讀材料,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在老師引導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才能夠進一步升華為“樂趣”乃至“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