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凱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對于我們的英語教學以及學生自身英語成績的提高尤為重要。之所以說是激發,是因為相對于城市的孩子來說筆者所在的村小,家庭環境和學習條件等客觀因素都會制約孩子們的英語學習。特別是對于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剛剛接觸英語,對英語都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和好奇,怎樣能長效的維持和激發這種興趣和好奇,并將其轉化成學好英語的動力?在牛津新版三年級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筆者摸索到幾點體會,希望能與各位老師共勉。
一、關注弱勢群體,培養學習興趣
“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表揚,因此教師不要吝嗇自己鼓勵性的語言。美國前總統林肯說過,“關鍵的一句話有時會影響人的一生”。學生在得到老師的表揚以后,學習的積極性會得到非常大的提高。鼓勵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微笑、甚至是一個默許的目光。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每節課的Free talk環節,我會盡量給那些程度差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創造機會,向他們提問一些很簡單的他們能回答出來的問題,如:Good morning! Whats this? Its a pen.等,對他們說出簡單的鼓勵性詞匯如“Good”、“Great”等,并對他們伸出大拇指同時給予肯定的目光,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肯定。這樣反復數次后,這些平時不敢舉手,怕回答錯的同學,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頻率明顯增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應為了完成某一教學環節而走過場,應允許學生犯錯,以寬容的心態對待他們。這樣無形之中也激發了他們學習英語這一科目的興趣。
二、活用課堂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好動是小學生的天性。在課堂中如果一味的進行機械式的操練,很快就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穿插游戲、活動能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生動有趣。我在教學中注意到,一個句子用相同的節奏帶讀超過三遍,學生變失去了興趣與耐心,這些全都寫了在他們的臉上。于是我想到了一種變換節奏的練讀句子的方法,即把重要句子板書后,讓學生根據我的手或教鞭指句子速度的快慢及時調整變換節奏。在操練句子時,也可以偶爾采用計時比賽的方式,在規定時間內看誰讀的又快又準確。這種邊游戲邊操練的方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在單詞教學中,利用圖片或單詞卡片操練后,可以進行閃卡游戲:老師把圖片快速閃現,讓學生猜單詞。也可使用開火車(One by one)、開飛機(先指定一學生讀,然后他可以選擇任一同學接力,依次類推),這樣既能檢查訓練效果,同時也增加了趣味性。
課堂游戲有很多,適當進行小組競爭類的游戲也可以。但游戲的目的是促學習,應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狀態靈活安排。
三、積極創設情境,喚起學習動機
教師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把學生帶入良好的教學氛圍中,能激起學生 的學習興趣并使其逐步形成旺盛的學習動機。
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利用相應的直觀教具、動作表演、卡片、掛圖、實物,角色扮演等,隨時隨地取材或根據課文內容創設語言環境。多媒體的使用,極大的豐富了英語課堂的教學材料。通過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象、聲音、動畫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教學系統,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豐富了課堂內容。
在教學新3B Unit3 Wheres my pencil?時,通過老師的問題:Wheres my pencil?并配以逼真的表演,讓學生明白老師在尋找自己的物品,根據老師描述“Its blue.”學生積極幫忙尋找,引出句型“Is this your pencil? Is that your pencil?”Yes,it is. No,it isnt. 讓學生從本節課一開始就進入了真實的生活場景。通過實物展示讓學生學會簡單描述自己丟失的物品,如:Its small. Its black. Its beautiful.等,在情境中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多媒體播放動畫,然后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進行角色扮演來尋找物主,使學生在情境中設身處地,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膽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情感上也得到了升華。
四、精心創編兒歌,激情引發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持久,但對節奏明快,簡單上口的內容往往興趣持久,且記憶深刻。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恰當地運用有節奏的、韻律的兒歌形式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很好的激發興趣,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在牛津三年級新教材中,每單元都會有song time或 rhyme time,歌曲簡單易學,節奏動感,深受學生喜歡。因此,教師可在每節課開始的Warming up環節,讓學生齊唱、齊讀,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興趣。
在利用已有資源的同時,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進行兒歌創編,并鼓勵學生自編,突破難點,鞏固新知。
五、展現個人魅力,保持學習興趣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如果學生對某位老師感興趣,愛屋及烏,那么他也同樣會對這門科目感興趣。教師應充分展現自己的個人魅力,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繼而喜歡上英語課。有鑒于此日常教學工作中,我總是盡量保持幽默風趣,陽光健康的形象,微笑著面對自己的學生,主動用英語跟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感覺親切,適度保持威嚴,寬容但不包庇錯誤。參與到學生的課間游戲中,在游戲的同時我采取了抓人背課文的方式,學生玩的開心同時也復習了所學的知識。這點點滴滴在無形之中拉近了自己與學生的距離,也使他們喜歡上了英語課。
總之,興趣的培養是教學的關鍵,學生一旦對學習英語感興趣,那么學習英語對學生來說則是一件樂事而不是一件苦事,培養和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激發興趣,并持之以恒,就能讓孩子們輕松高效地學習,Fun with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