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元語用意識是語言使用者在語言活動中進行特定的語言選擇時具備的調(diào)控意識。元語用分析主要研究元語用意識的運作機制及元語用功能。關于模糊限制語,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其進行過研究,本文以國內(nèi)訪談節(jié)目《楊瀾訪談錄》以女性為采訪對象的十五期節(jié)目為研究語料,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基于Verschueren的元語用意識理論對女性模糊限制語進行元語用分析。
【關鍵詞】模糊限制語 元語用意識 標識成分 女性
一、引言
模糊性是自然語言的一種本質(zhì)屬性,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模糊性決定了思想和語言的模糊性。語言模糊性主要標志著體能動性、理解力以及語言的功能所創(chuàng)造的語言特性。19世紀70年代,模糊限制語(Hedges)的相關研究從與語義學角度轉向了語用學、話語分析及社會語言學角度。模糊限制語作為模糊語言的組成部分,是模糊語言學的重要研究對象,模糊限制語是女性語言的一種主要特征。元語用分析主要研究元語用意識如何通過指導和調(diào)控,促使說話者選擇特定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
二、模糊限制語
1.模糊限制語的定義。1972年,美國著名語言學家George Lakoff 在其文章 “Hegdge: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Logic of the Fuzzy Concept”(Lakoff,1972:195)中第一次提出了“模糊限制語”。國內(nèi)學者徐章宏(2012:12)提出,模糊限制語是能夠限制詞匯和概念模糊程度、影響或修正命題真實程度或表達不同命題態(tài)度的的單詞、短語和表達式。模糊限制語并不局限于單詞和短語,還可以是句子結構;在言語中可以放置在任意位置,可以在句首、句中和句尾。
2.模糊限制語的分類。不同的語言學學科具有不同的分類標準,主要從語法、形態(tài)和功能三個范疇進行分類。Prince,F(xiàn)rader & Bosk(1982)從語用角度把模糊限制語分為兩類:變動型模糊限制語和緩和型模糊限制語。前者屬于語義學范疇,后者屬于語用學范疇。本文采用了Prince,F(xiàn)rader & Bosk的分類方法。
三、語料分析
1.《楊瀾訪談錄》中模糊限制語的定量分析。本文所選取15位女性受訪者的訪談共有48,269字,其中有882個模糊限制語。根據(jù)Prince的定義,本文精確了每種模糊限制語的數(shù)量及其使用情況
根據(jù)定量分析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根據(jù)圖表1,在語料庫48269個字中,模糊限制語有882個,出現(xiàn)頻率為每一千字18.3次。數(shù)據(jù)表明,模糊限制語在女性語言中必不可少。
(2)根據(jù)圖表1及圖表2,女性模糊限制語的使用情況主要為以下順序:①程度變動語;②范圍變動語;③直接緩和語;④間接緩和語被使用的最多。
2.《楊瀾訪談錄》中模糊限制語的定性分析。本環(huán)節(jié)主要對女性模糊限制語進行元語用分析,主要探究《楊瀾訪談錄》中女性所使用的模糊限制語反映出的元語用意識、元語用功能及交際功能及女性在交際中使用模糊限制語的深層次原因。
(1)程度變動語。程度變動語是一種詞語或者表達,能夠反映語義差異的程度,根據(jù)實際情況修飾話語。例如:
楊:其實這是我第二次來北京航天城。我當時有一種感覺,我就覺得這里面有一種一種非常冷靜的氣味,當然一切都非常有秩序,非常的整潔。你對這里特別熟悉,這里最熱鬧的時候會是什么樣呢?
劉:其實這里最熱鬧的時候大家在這外面也是看不到人的,也是像你今天的感覺,非常冷靜。
在本例中,第一個“其實”反映了采訪者對受訪者提出問題的心理過程,這是采訪者常采用的一種技巧。第二個“其實”引出她將要陳述的觀點。“非常”和“特別”的運用起強調(diào)作用,反映了對話者在交際中強調(diào)航空城有序以及彼此問答的呼應。
(2)范圍變動語。范圍變動語指單詞、短語和其他能夠給真實的語境增加話語變動范圍的模糊限制語。例如:
楊:但是當時在溫網(wǎng)的比賽,都是一帆風順嗎?
彭:在打第一輪的時候,差點兒棄權,找不到淑薇了。健身房找不到,因為比分哪兒都會有嘛,等了大概有那么五到十分鐘了。
范圍變動語“大概”和“五到十分鐘”把時間限制到一個特定范圍,表明時間不精確,但是幾乎接近真實情況,彭帥僅用一個含糊的時間范圍來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以傳達更多的重要信息。
(3)直接緩和語。直接緩和語指的是話語使用者對實際情況的判斷和揣測及對特定情形的態(tài)度。例如:
楊:其實我理解好像那個作家和根據(jù)他們作品改編的電影之間,總有一種愛恨情仇在里邊,對于這部電影你有什么樣的這種情感?
嚴:我覺得每個作品從小說搬上銀幕肯定都是要獲得一個生命的。
“好像” 表明了采訪者對于該問題的不確定性,也側面為受訪者回答問題設定了特定的角度。主謂結構 “我覺得” 減弱了陳述的確定性,但是不會改變話語的內(nèi)容和范圍。
(4)間接緩和語。講話者通常不會直接表達,但是會以委婉的方式呈現(xiàn)自己的觀點,如引用別人的觀點。包含此類特點的詞語、詞組或者表達即為間接緩和語。例如:
王:實際上這也有人說過,就說你站著說話不腰疼。
楊:你怎么看待這樣的評論?
受訪者使用“實際上這也有人說”表明信息來源,講話者遵守陳述的真實性,通過采用這種模糊限制語,受訪者提出了其他人的質(zhì)疑,又很好地保護了第三人的面子。
四、綜述
基于本文的詳細論述可以得出,女性在表達自我的過程中傾向于使用模糊限制語,模糊限制語是女性特有的交際策略,有助于達到特定交際目的和滿足語境效果,女性使用者使用的模糊限制語在很大程度上表現(xiàn)出女性的認知態(tài)度及認知能力。本文采取的預料均搜集自國內(nèi)女性受訪者,尚未涉及外國的女性語言使用者,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從此方面開展,以更深入地探索女性使用模糊限制語的特點。
參考文獻:
[1]Lakoff,G.Hedges: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Papers from the Eigh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1972:183-228.Reprinted in: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1973(2):4,458-508.
[2]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gdon:Edward Arnold,1999.
[3]侯國金.元語用意識與籌劃[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3(4): 76-79,2003.
[4]何自然.語用三論:關聯(lián)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伍鐵平.模糊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6]徐章宏.模糊限制語的“去模糊化”功能分析[J].當代外語研究,2012(7):29-36.
作者簡介:王靜,女,漢族,山西臨汾人,文學碩士,天津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主要研究英語教學、語用學、應用語言學,現(xiàn)從事大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