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靈芝


[摘要] 目的 評價綜合性護理方法在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整群選取2015年5月—2016年11月該院收治的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64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32例,分別行常規護理和綜合性護理,對兩組心理狀態和并發癥情況進行觀察比較。結果 干預組護理后的SAS、SDS評分(48.22±7.82)分、(49.53±5.10)分與常規組(54.61±6.94)分、(56.31±4.66)分比較,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上,干預組12.5%明顯低于常規組37.5%,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中應用綜合性護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采納和積極推廣。
[關鍵詞] 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腎上腺腫瘤;綜合性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7)05(b)-017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thod in the excision of adrenal gland tumor by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e.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xcision of adrenal gland tumor by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e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5 to Nov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2 cases in each,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the mental state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AS and SDS scores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routine group were obvious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48.22±7.82)points, (49.53±5.10)points vs (54.61±6.94)points, (56.31±4.66)points](P<0.05),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12.5% vs 37.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thod in the excision of adrenal gland tumor by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e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mental state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recommendation and positive promotion.
[Key words] Excision of adrenal gland tumor by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e; Adrenal gland neoplasms;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thod
腎上腺腫瘤在臨床中比較常見,根據其性質劃分,其主要分為良性和惡性2種。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又可分為間質瘤、轉移瘤、髓質腫瘤、皮質腫瘤等。一般情況下,功能性腫瘤或高度懷疑為惡性的腫瘤需要采用手術干預。隨著近年來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后腹腔鏡技術在臨床泌尿外科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且取得了較理想的治療效果。大量臨床實踐發現[1],科學系統的臨床護理干預對提高泌尿科腹腔鏡手術治療效果,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具有重要意義。該文整群選取該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64例作為觀察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群選取該院收治的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64例作為觀察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常規組和干預組,各32例。常規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齡34~67歲,平均年齡(49.5±5.2)歲。其中皮質醇腺瘤10例,嗜鉻細胞瘤11例,腎上腺囊腫4例,醛固酮腺瘤7例。干預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齡35~68歲,平均年齡(49.8±5.3)歲。其中皮質醇腺瘤7例,嗜鉻細胞瘤13例,腎上腺囊腫3例,醛固酮腺瘤9例。在一般資料比較上,兩組患者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統計比較。
1.2 方法
常規組行常規護理,觀察和監測病情變化,增加日常巡視次數,強化切口管理和引流管管理,同時對患者進行基礎心理疏導。干預組行綜合性護理,護理要點如下。
1.2.1 心理干預 手術治療雖然效果顯著,但對患者而言其是較嚴重的一種心理應激,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患者心理狀態改變,因此需要對患者情緒狀態和心理特點進行綜合性評估,對其心理問題急性認真分析,制定科學有效的針對性心理護理方案,減輕其心理應激程度,使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積極面對手術和治療。
1.2.2 飲食指導 綜合患者的飲食愛好和病情需要制定個性化飲食方案,囑其保持清淡飲食,多吃營養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則進食,禁止所有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煙飲酒,糾正其錯誤的飲食習慣。
1.2.3 做好術前準備工作 護理人員要與醫師進行積極配合,協助患者做好相關常規檢查,同時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密切觀察,使其始終保持穩定裝套。對于初步診斷懷疑為嗜鉻細胞癌的患者,需要對其生命體征變化嚴格觀察和記錄,術前遵醫囑予以充分降壓擴容。連續2~4周遵醫囑服用α受體阻滯劑,以患者病情變化為依據,對藥物劑量適當調整,每天予以1 000~1 500 mL林格氏液進行靜脈點滴。術前1 d進行備皮和備血,做好腸道準備。術前允許患者正常進食,臨睡前予以110 mL甘油灌腸劑進行觀察。手術當天造成為患者放置胃管,以免術中、術后出現腹脹、嘔吐等不良現象。
1.2.4 術后嚴密監測生命體征變化,做好基礎護理 術后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觀察,特別是必須充分了解患者心率和血壓變化,發現血壓、心率出現較明顯的波動時,需要遵照醫生指示予以糖皮質激素,以使血壓心率恢復至穩定狀態,激素的應用劑量和應用時間應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節。
1.2.5 引流管與切口護理 對腎上腺窩引流管和尿管要進行妥善固定,確保引流長熱痛物質,對引流物性質、量、顏色等進行密切觀察。尿管在術后48 h后拔除即可。支持和鼓勵患者多喝水,并努力自行排尿。在無引流物后24 h后拔除腎上腋窩引流管。對傷口有無滲出情況加以觀察,術后間隔3 d進行1次輔料更換。
1.2.6 并發癥觀察及預防性護理 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圍手術期容易出現高碳酸血癥、酸中毒、腎上腺危象、急性肺水腫、出血、腹脹、腹痛等一系列并發癥,護理人員需要充分認識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常見并發癥,護理過程中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做好并發癥預防及處理措施。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主要并發癥包括:①皮下氣腫:皮下氣腫是此類手術發生率最高的并發癥類型,其癥狀并不嚴重,一般術后5 d即可自行吸收,但護理人員需要做好解釋工作,以免加重患者應激反應。②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術中和術后經過微循環作用,患者會吸入大量CO2,進而導致高碳酸血癥或酸中毒癥狀出現,護理人員需嚴密觀察患者呼吸狀況,定期進行血氣監測,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治療措施。③胸背部疼痛和出血:CO2經微循環作用會直接進入體內并轉變成碳酸,引起胸背部疼痛感。護理人員需要及時進行對癥治療,以緩解患者不適感。術中充分止血,術后密切觀察切口情況,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及時處理術后出血情況。④腎上腺危象:密切觀察患者有無惡心嘔吐、四肢麻木、呼吸急促、血壓下降等情況,高度警惕腎上腺危象,予以對癥治療。
1.2.7 術后康復護理及出院宣教指導 鼓勵患者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盡早下床進行活動,活動過程中必須保證動作輕柔、緩慢,首先進行床邊活動,然后在進行離床活動。通常情況下,術后第1天則可允許患者下床進行活動。出院前需要將相關注意事項告訴患者及其家屬,叮囑其禁止進行劇烈活動,并在3個月后回到醫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應用焦慮評分量表(SAS)和抑郁評分量表(SD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心理狀態進行評價,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觀察并記錄兩組并發癥情況,并進行組間對比。
1.4 統計方法
通過SPSS 18.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所有相關數據,心理狀態評分和并發癥發生率分別使用(x±s)、[n(%)]進行描述,組間統計對比分別予以t檢驗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心理狀態
兩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均比治療前明顯降低,組間比較,干預組均明顯低于常規組,組間出現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常規組術后共出現12例并發癥,其中高碳酸血癥、酸中毒、腎上腺危象各1例,胸背部疼痛5例,出血、皮下氣腫各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37.5%;干預組術后共出現4例并發癥,其中胸背部疼痛、出血各1例,皮下氣腫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組間經比較,干預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是臨床常見術式,其可顯著提高腎上腺腫瘤的治療效果,改善生活質量。根據臨床實踐研究結果可知[2],為確保手術順利開展,防止術后出現并發癥,進一步改善預后,就必須高度重視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工作。
近年來,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與完善,如何增強醫務人員的護理服務意識,提高整體護理水平和廣大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已成為當前臨床重點研究的問題[3]。綜合性護理方法切實體現了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和相關要求,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和鞏固臨床治療效果。開展綜合性護理前需要全面評定患者的精神狀態、病情發展情況、手術狀況以及治療方案需求等,以此為依據制定個性化護理措施,對圍手術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和不良情況進行科學預見,應用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法進行預防和糾正[4-5]。
相關文獻證實[6],對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方法,不僅可有效提高手術治療效果,還能有效改善預后,提高生活質量。該組研究中,干預組患者接受了綜合性護理,圍手術期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和護理指導,對一切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潛在的風險進行充分評估,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具有針對性、預見性的護理方法,以使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明顯改善。護理過程中,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準確評估和個性化護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評估,并對心理應激反應比較強的患者進行充分的關注和護理,同時進行科學規范的寬慰和疏導,使其心理應激反應明顯緩解,提高其治療依從性。該組研究在術前對干預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了充分評估,同時實施相應的護理指導,最終得到的結果顯示,干預組護理后的SAS評分(48.22±7.82)分、SDS評分(49.53±5.10)分顯著低于常規組(54.61±6.94)分、(56.31±4.66)分,組間進行統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胡嶺等[7]相關學者選取的34例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科學有效的手術治療和全面系統的護理指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未出現性質較嚴重的并發癥。該組研究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發現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12.5%明顯低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37.5%,組間進行統計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魏福巖等人[8]在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護理體會一文中選擇了18例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術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0.0%,充分驗證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中應用綜合性護理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采納和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 蘇建紅,林斯琪,曾佳燕,等.綜合性護理方法在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 10(10):191-193.
[2] 張秋平,楊士杰,李領娣,等.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河北醫藥,2012,34(2):306-307.
[3] 張道秀,楊彥鋒,王智勇,等.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護理[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3):2591, 2594.
[4] 劉麗萍.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9):112-113.
[5] 湯曉紅.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護理[J].醫學信息,2014,32(6):224.
[6] 丁星.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護理[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20):93-94.
[7] 胡嶺峰,龔利千.后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J].醫學信息,2015,25(44):160.
[8] 魏福巖.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274.
(收稿日期:201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