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田甜
安徽省兒童醫院麻醉復蘇室
兒童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危險因素研究現狀
余田甜
安徽省兒童醫院麻醉復蘇室
手足口病的發生主要是從多個因素所導致的,如糞便、飛沫的密切接觸,或經呼吸道傳播等,該病癥主要發生在學齡前兒童群體中,主要的臨床癥狀有臀部、口、足、膝、手等部位出現皮疹,重癥患者會出現循環功能障礙、腦炎、腦膜炎等,重癥患兒的病情發展十分迅速,嚴重會導致死亡。因此本文就兒童手足口重癥病例的危險因素進行研究,并對研究現狀進行分析。
手足口?。恢匕Y病例;危險因素;研究現狀
嬰幼兒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發生群體,其主要的臨床表現是患兒出現輕微的發熱及手、足、口等出現皮疹,預后良好,但該病情的發展迅速,發病率逐年上漲,且危險重癥病例明顯提高,重癥手足口病的患兒會引發腦膜炎、肺出血、循環功能障礙等諸多癥狀,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由于手足口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不斷增加,手足口病的質量受到社會各界及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
(一)普通病例
手足口病的普通病例主要臨床表現為兒童出現輕微的發熱或不發熱,伴有手部、口部、足部、臀部、膝部皮疹。
(二)重癥病例
重癥病例又被分為重型和危重型兩種。其中重型患兒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神經系統受損,如頭痛、嘔吐、精神差、易驚、嗜睡、肌陣攣、眼球運動障礙、共濟失調、肢體抖動、驚厥、急性馳緩性麻痹。生命體征為腦膜刺激,腱反射減弱和消失。危重型比例主要表現為紫紺、腦病、昏迷、肺部啰音、血性泡沫痰、頻繁抽搐、休克等循環功能障礙。
(一)基本情況
根據研究調查發現,手足口病感染患兒的年齡越小,則病發率和死亡率越高,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手足口病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由于患兒的年齡小,免疫功能并不十分完善,預后水平較低,效果差。根據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手足口病的死亡病例45例作為觀察組,并隨機抽取我市120例同期監測手足口病患者作為對照組,通過多因素lcgistis分析發現,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死亡的危險因素主要有母乳喂養(OR=2.554,CI=1.024—6.358)、居住地為農村(OR=4.659,CI=1.056—16.646)[1]。也有文獻中記載手足口病重癥危險因素也包括早產兒,在對兒童手足口病治療的過程中應對發育遲緩患兒予以重視,由于發育功能遲緩導致心肺功能不全,很有可能會導致手足口病患兒發展為重癥病例。流動人口也是手足口病危險因素之一,由于外來流動人口的生活條件差、防治知識淺薄、衛生水平低、缺乏對手足口病的認識等。
(二)臨床癥狀及體征
根據臨床癥狀及體征是識別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患兒最直接的方法。根據我市2016年手足口病重癥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回歸分析發現,死亡病例中面色蒼白、呼吸急促不規則、無皮疹或皮疹不短信、眼球運動異常、肢體震顫等癥狀明顯增加,是重癥手足口病的主要危險因素[2]。此外,無力、煩躁、易驚、嘔吐、四肢發涼、皮膚花紋、站立不穩等情況都是早期提示手足口病可能發展成重癥病例的因素。通過對我市手足口病重癥患兒160例臨床資料進行多因素lcgistis分析,根據回歸模型發現熱程為(4.15±2.59)d、高熱(≥38.5℃)、頭痛、肌躍性抽動、精神差等都是手足口病由普通病例發展為重癥病例的危險因素。
(三)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主要是在初診中對手足口病患兒的肝功能、血壓、血糖、血常規等指標檢測,幫助醫生對手足口病患兒識別病情發展為重癥病例的一種操作方法。通過對我院手足口病重癥患兒160的臨床資料分析,患兒從普通病例發展為重癥病例的又一危險因素為中性粒細胞計數升高。重癥病例的發生與外周白細胞數量增多有著密切的聯系,也是對手足口病重癥病例早期識別的重要診斷標準。有文獻記載,淋巴細胞、空腹血糖、谷丙轉氨酶也是其獨立性危險因素[3]。在重癥病例中發現,腫瘤壞死因子、血清白細胞介素、干擾素等都比手足口病的普通病例水平高。據我院重癥監護室中重癥患兒7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預后水平將其分為存貨組42例和死亡組28例,多因素lcgistis分析發現,血清乳酸升高、血壓異常、肺部出血等都是重癥病例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
(四)患兒就診情況
患兒的就診時間與其他病情一樣,對患兒病情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如果不及時就診,那么患兒在病發間隔天數超過3天則成為重癥病例危險因素。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兒初診是在社區醫院進行診斷,社區醫院缺乏手足口病豐富的診斷經驗,醫生往往不能在不典型皮疹時準確的判斷出是否為手足口病,一般會診斷為普通的發熱,從而導致患兒誤診,因此誤診也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危險因素。選取我院普通病例患兒34例和重癥病例12例作為研究對象,在多因素lcgistis分析中的回歸模型中發現,在私人醫院首診的發生重癥病例風險明顯較高。
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發生雖與這些危險因素無直接的聯系,但需要對重癥病例發生原因進行綜合分析,根據重癥病例的危險因素,醫護人員及患兒家屬需要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防止普通病例發展為重癥病例,醫護人員和家長需要對患兒的生命體征、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指標等進行密切關注,還要對學齡前兒童加強健康教育和手足口病的知識教育,在兒童疑似手足口病的情況下需要及時到專業醫院或綜合醫院進行就診,降低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1]吳源源,王鏡泉,姚栩,陳敏紅,張曉陽.福州市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重癥病例危險因素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6,02:7-9.
[2]蔡春燕,王娟,王忠敏,趙仕勇.2011-2012年杭州市兒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及重癥病例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6,06:419-423.
[3]張瑩珍,吳生根,陳武,洪榮濤,黃文龍,謝忠杭.試用決策樹法探討福建省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危險因素[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12,05: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