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兆星
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
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滯后原因分析
邢兆星
陜西師范大學(長安校區)
我國教育信息化不斷發展,但是東部西部的教育信息化水平卻截然不同,西部的教育水平整體偏低,西部經濟發展較緩慢,自然環境相對差,導致人才流失嚴重。教育投資以及觀念落后。本文意在探求符合西部教育的戰略措施,并在幾個方面提供一些意見策略。
教育投資;觀念;師資培訓
隨著世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已經是各個國家發展的趨勢,教育信息化也將是教育行業發展變革的一個必然過程。我國在十二五計劃以來,圍繞教育信息化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據統計,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到87%,多媒體教室的普及率達到80%,享受信息化教學的師生達到6000萬人,并且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逐年增加。
在我國教育信息化總體飛速發展的同時,地域發展水平不均衡問題也日益突出,西部地區發展速度尤其滯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許多偏遠地方教育基礎設施非常落后,教育儲備基數少,需要大量的教育投入來完善發展教育信息化,實現資源優化升級,國家雖然每年在教育經費方面都加大投入比列,但不論是教育經費的分配還是社會商業教育投入都嚴重不足,在教育經費的分配方面,我國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占比分別是55%、28.5%、16.5%,可以看出占比偏差巨大,東部地區本身教育資源儲備量就高于西部,投入比列也高于西部,就越發的造成“東富西貧”的循環局面,再從社會商業教育投入的角度來分析,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的占比分別是72.8%、18.5%、8.7%,比例更是失衡嚴重。
教育投入作為教育發展的基礎條件,存在如此巨大的偏差,導致硬件施舍無法有效普及,軟件無法及時更新,成為制約西部地區教育發展的重要問題,因此,加大西部地區教育投資比例,完善教育模式升級,是提升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重要途徑。
教育信息化的推動和進步,不僅需要國家和社會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需要學校、老師、家長的共同推進。西部地區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對于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許多地方對教育信息化不了解[1]。以學校為例,很多學校進行教育信息化建設,往往都是為了響應國家政策,安裝了教育信息化設備,加設了網絡的建設與課程設置,但利用率非常低,認為這些都是傳統教育的附加品,可有可無,最后導致硬件設備成為擺設,軟件設備長期不更新無法使用。以家長和學生為例,很多家長認為多媒體教學、互聯網教學的互動性與開放性會影響學生學習,擔心學生離開了黑板白筆就不能有效的學習知識,同時對學生進行互聯網學習時的自律性也產生擔憂,擔心學生在互聯網學習過程中接受到與學習無關的信息,學生自身對傳統黑板白筆教學模式的潛移默化,也阻礙信息化教學的發展。學校的不重視、家長的不接受、學生的不關心共同阻礙教育信息化的發展。
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條件相對艱苦,因此很多高學歷人才與具備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教師選擇前往東部地區高就,而不愿去西部基層工作,這些擁有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優秀人員大量前往東部地區,這就導致了西部地區教育人員儲備的嚴重不足,特別是一些高等教育人才的流失尤其嚴重,在國家出臺了“免費師范生”、“大學生西部志愿計劃”等政策后,情況有所好轉,很多優秀教育工作人員響應國家政策,前往西部地區工作,但與東部地區相比,師資儲備還是有著很大差距,這些政策導向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師資力量的東西不均衡現象。[2]只有提高西部地區經濟總體水平,完善提高教育人員保障與待遇,才能長期解決人才儲備問題。
要改變長期的教學習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熟練使用信息化教學工具更是難上加難,在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同時,不能降低原有的教學質量,不能因為教育工作者優化教學方式而降低教學水平,因此就需要教育局與學校加大對有關教育工作者的技能培訓,思想轉變,讓其在豐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同時,提高教學水平,讓信息化設備成為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工具。
雖然很多西部地區在設備建設方面,加大了投入,劃撥了轉向資金,對硬件和軟件的建設做出了努力,但是這與東部地區的教育信息化投入相比較,有著明顯差距,由于政府財政收入有限,西部地區教育部門往往拿不出更多的經費進行教育信息化的建設工作,緊靠政府財政支持進行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模式過于單一,發展力不足,并且城鄉投入占比嚴重失調,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資源分布過于集中在城市中中,優秀教育工作人員也是如此,在偏遠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嚴重滯后,很多偏遠地區學校甚至沒有多媒體教室與光釬網絡,部分教學工作人員不會使用多媒體教學,甚至不會使用電腦的情況尤為嚴重。
要改變這一狀況,就要優化發展模式,不能單一依靠財政支持,做到城鄉均衡發展。以廣東省為例,廣東聯通、廣東電信、廣東移動三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已經全部與廣東省教育廳簽署了共同推進全省教育信息化的合作協議,大力推進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三通兩平臺”建設。截至2014年底,廣東省100%的公辦中小學實現了“校校通”,位居全國前列,廣東聯通總經理何飚表示,未來3年內,廣東聯通每年將投入20億元左右在相關方面。其中,每年投入不少于2億元用于與教育信息化相關的網絡建設工程,不少于8億元用于教育信息化配套的無線網絡工程,不少于10億元用于配套的骨干網建設。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合理分配城鄉投入,是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落后,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受經濟、政治、人文等諸多方面影響,要想趕上東部地區發展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抓住關鍵問題,腳踏實地,不斷發展。在國家信息化建設的大背景下,要根據西部地區通過發展教育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的戰略目標,增加教育投資,改變教育觀念,重視師資培養,發展社會合作,改變之前單一的發展模式,整合教育資源,通過硬件的建設和軟件的更新,提高教育水平,培養現代化綜合性人才,努力創造出一套適合西部地區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體系,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1]南國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幾個理論和實際問題(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2(11)
[2]劉玉,李化樹.西部高等教育發展困境和對策分析[G].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