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勇
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又蘭鎮中心學校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劉興勇
湖南省邵陽市洞口縣又蘭鎮中心學校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目前教育界關注的焦點,其中,在初中歷史教學方面,傳統的歷史教學方式比較枯燥無趣,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我們必須尋求更為先進的教學模式來改變這一現狀。本文通過對將歷史故事應用到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這一教學模式的闡述,對其具體的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與探究。
歷史故事;初中歷史教學;應用
歷史教學是初中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它不僅使學生對自己的國家和世界歷史發展歷程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更對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意識的培養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借助歷史故事這一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學習歷史時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灌輸,而是對歷史產生興趣后進行主動學習,因此,我們應該把歷史故事教學法廣泛的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從而不斷提高中學歷史教學質量。
很多歷史故事都具有跌宕起伏的曲折發展過程,在初中歷史教學當中,通過引入歷史故事進行教學具有很大的積極作用。首先,引入歷史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故事本身的故事性較強,使學生容易接受和學習,老師通過引入歷史故事使課程內容變得豐富生動,學生們也樂于傾聽,極大的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引入歷史故事可以鍛煉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初中的歷史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們能夠掌握準確的歷史文化知識,還要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鍛煉思維的能力,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對歷史內容有深刻的理解,讓他們在聽歷史故事的同時,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和訓練,思維方式得到轉變。再次,引入歷史故事有助于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初中階段是每個人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教育階段,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引入一些積極上進的歷史故事不但可以使學生對歷史知識詳細掌握,還可以啟發學生對于生活的感悟,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必須要有一定的原則性,首先故事一定要有真實性,教師一定要確保歷史事件是在歷史上真實發生的,而不是隨意捏造或扭曲真實歷史的,因為故事對于學生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若故事是不符合歷史的,則會導致學生形成錯誤的思路,因此,在選取歷史故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故事的真實性這一原則。其次,是要針對性的引入歷史故事,教師需要對課程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在課程開始之前選取與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并具有一定針對性的歷史故事,以此來加深學生的記憶,比如在講述新文化運動時,就可以引入陳獨秀強行剪去留學監督姚煜辮子的故事,這個故事與新文化運動民主和科學的思想聯系密切,這個故事的導入加深了學生們對新文化運動內容的理解。再次,是引入歷史故事要具有趣味性,之所以要在歷史教學中引入歷史故事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引入歷史故事的趣味性就很重要,故事只有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選取歷史故事的時候要盡量選擇一些情節生動且學生感興趣的故事,這樣不僅能增強歷史知識的范圍,還可以促進課堂的互動與交流。
(一)新課前引入歷史故事
一堂課如何開講,如何能快速的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教師所要思考的問題,在初中歷史教學時,針對歷史這門較為枯燥的學科,尤其是在課程開始之初就應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而不是只讓學生預習后直接開始講授新課。在新課前引入歷史故事這一教學模式能最大程度的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歷史故事導入新課程,在故事中設置懸念,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并引發其思考,為整個課程的順利進行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比如在教學《伐無道,誅暴秦》這一課程內容之前,我們就可以先給學生講解秦始皇如何統一六國的故事,并在故事講解的最后留下關于我國第一個統一封建強國為什么走到了讓人們揭竿而起,面臨“誅暴秦”局面的懸念,使學生的探知欲望被調動起來,為新課《伐無道,誅暴秦》埋下了伏筆。
(二)利用歷史故事進行課堂互動
新課前引入歷史故事是一堂課的良好開端,但這只能引起學生短暫的課堂注意力,一節課課時長達四十分鐘,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很難做到一直保持高度注意力,這時就需要老師的講授內容能與學生進行很好交流互動,打破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而利用歷史故事進行課堂互動就是最合適的方法,比如在講解《鴉片戰爭》時,教師如果只是抽象地用理論性的語言進行講述,將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而如果能適當穿插一些當時經典的小故事,效果就不一樣了,如講述中英已達開戰兩年之久,道光帝竟然還提出:“英吉利到回疆有無旱路可通?”、“究竟該國地方周圍幾許?”等荒唐的問題,使學生對當時清朝封閉落后的程度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而掌握導致鴉片戰爭失敗的多種因素的課程內容。
(三)利用歷史故事加深學生的記憶
我國的歷史是一個漫長而悠久的發展過程,在初中歷史學習中,學生對這些知識很難在短時間內記憶掌握,這就需要反復的記憶和強化,但有些學生即使通過死記硬背掌握了相關歷史知識卻沒有對其真正的理解,導致過后很容易遺忘,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可以通過歷史故事來教學,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還能使學士對學習的內容理解更深刻。例如,在講述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這一課程內容時,因為這一時期與現代生活距離太遠,使學生對這部分歷史內容記憶模糊,所以,教師可以給學生多講一些與那個時期相關的歷史故事來加深他們的印象,可以講講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戰國的完璧歸趙的故事等等。
歷史作為初中教學的一門重要學科,不但對學生學識的豐富與遠見的培養有直接作用,還對其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要轉變歷史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發揮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應用的積極作用,増強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切實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1]程紅瑞.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6.
[2]吳英.探究初中歷史教學中歷史故事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5,(16):105.
[3]姚金松.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2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