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鵬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京西分校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淺析
張昊鵬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京西分校
由于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我國的金融行業也隨之發展崛起。不斷出現有新的技術,譬如:第三方支付平臺、P2P互聯網借貸和眾籌融資這三種新興的互聯網金融體系,并且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在我國的經濟發展當中更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互聯網金融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衍生出了很多的問題,就比如說體制不健全、消費者權益不能得到保障、征信制度上的不完備等問題,都需要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被解決。因此筆者就互聯網金融發展過程當中的幾個突出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就這幾個問題從司法、監督管理等幾個方向上給出了針對性的意見。
互聯網金融 突出問題 對策
長時間以來,融資的金額跟不上市場需求的腳步。其次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之下,互聯網金融有著碎片化理財的特性,將互聯網金融同政府的普惠金融體制相結合,進而就可以直接解決融資金額跟不上市場需求的這樣的一個問題。
“互聯網金融”是這幾年才被人所提出來的一個新興的概念,但是其熱度非常高,便給研究程度非常的深入。正是因為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因此互聯網行業、金融行業以及電子商務行業者三大行業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相信有很多的人都聽說過互聯金融這樣的一個詞語,互聯網金融更是受到了來自社會層面的廣泛關注。在互聯網金融的概念最初被提出之時就有來自各個行業的學者對其進行了界定,不同的行業之間對其的界定也會有所不同。但是伴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深入發展,人們也對其有了更深層次上的理解。其實互聯網金融是一種互聯網行業滲透融入傳統金融行業的一種具體體現,作為一種新型的服務金融體系,這樣的一種體系依賴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就比如說信息化技術、互聯網技術、一定信息技術等,充分借助了云計算技術作為技術支持,以此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開啟了金融行業的信息化革命。
(一)法律定位不明
因為互聯網金融現如今在我國還處在發展階段,甚至現有的法律還沒有對其作出一個明確的界定,對互聯網金融單位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這樣一來就會有很多的互聯網金融機構超越界限、甚至是觸及法律的底線,一不留神很可能就會出現“非法集資”或者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等違法犯罪的行為。就拿p2p網絡借貸作為例子,現如今還沒有很多的法律法規針對p2p網絡借貸平臺開展借貸業務,現如今有很多的小額貸款企業、投資咨詢企業、財務企業、或者是中介公司等小型的企業開展了p2p網絡借貸業務,但實際上其開展的業務名不副實,超出了原產業的范疇。不僅如此,有很多的p2p網絡借貸產品游走于法律的邊緣,尤其是一些理財產品,甚至有非法集資的嫌疑。
(二)監管不足
我國傳統的金融行業有著明確的監督管理組織,就比如說:銀行業由銀監會監督管理,證券、基金、期貨等行業由證監會監督管理,保險行業由保監會監督管理,各個行業都有各個行業的監督體系。但是互聯網金融出現的時間相對較短,經營產業的規模相對較小,雖說社會各界都給予了其很多的關注,但是現如今還是沒有成立起相對應的監督管理機構,更沒有提出相關的監督管理措施,這樣一來就會使得各個行業當中出現有很多的違規甚至是違法行為,擾亂了整個市場的秩序。因為管理監督體制上的缺失,使得p2p網絡借貸業務很容易就可以申請開展,甚至隨便注冊一個公司,開發一個網站就可以直接開展p2p網絡借貸業務。正是因為行業門檻低,所以行業市場當中魚龍混雜,有很多的渾水摸魚的行為出現,使得整個p2p網絡借貸市場處于一個混亂的狀態,沒有一個良好的市場秩序。
(三)客戶信息安全存在風險
互聯網金融公司普遍存在有泄露客戶信息的情況出現,就比如說互聯網金融公司中的第三方支付體系掌握了大量的客戶私人信息,比如說:銀行卡號、身份證號、姓名、電話、住址等,但是第三方支付機構倘若要保證客戶信息不會被盜取,一方面就需要有較高的技術支持,另一方面需要加強對于員工的管理。但是有很多企業由于很多相關法律法規的限制,甚至通過售賣消費者信息的形式來獲取利潤,這樣一來就會使得很多的企業肆無忌憚的將消費者的信息盜取、泄露,這就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與個人隱私。
1.加速立法的進程,改善監督管理體系,改善金融行業的法律法規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開展:第一,就第三方支付、p2p網絡借貸、融資等幾個不同業務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專項法律法規的制定,明確營業執照發放、從業門檻、業務運作、監督管理項目、審核條件和處理違規行為的相關懲罰等等。再者就是,明確的確定出互聯網金融在法律上的界定范疇,依照這樣的一種標準來規定各個監管體系的責任,將市場帶上正軌。除此之外,確定互聯網金融業務開展的具體條件與要求、市場準入以及退出體系,將市場的發展與監督管理之間的關系協調好,強化市場創新以及市場活力,開創一片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并加強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良性競爭。嚴格監督互聯網金融企業,防止泄露消費者信息的情況出現。
2.強化對我國征信制度的構建,現如今由于中國的征信體系建立處于起步階段,所以我們更要注重征信體制的建設與改善。首先,明確其重要的法律地位,強化公眾對于信用的認知,讓其了解到失信之后的嚴重后果,構建嚴謹的法制意識。盡最大的可能來減少失信行為的出現,以此來解決我國現如今的征信環境惡化的問題。其次,構建健全的與征信有關的法律體系并及時糾正改善法律當中存在的漏洞或者是缺陷,引用一些發達國家的信用管理體系的立法構建的經驗,加速立法完善的進程,改善法律漏洞征信制度構建體系,應當包含有從業人員的信用記錄、失信人員的黑名單和失信懲戒體系等幾個方向。在監督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應當確立平臺與企業的正確做法,加速市場信息的流動,更進一步的處理投資者、金融機構以及借貸人之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最后就是要構建起一個正確的科學的信用評分制度。相關的監督管理組織可以就企業的信用狀況、企業規模、風險控制力等多個角度來對企業開展信用評估,為投資者提供及時的、正確的參考信息。
3.強化互聯網金融組織或者是機構的行業自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單單只依靠監督管理組織的監管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提供自律的形式來規范行業。由各級政府開頭、幫助建立起行業自律機構,行業自律機構其實就是對監管部門工作的一種補充,在行業的發展過程當中有著積極的作用,其監管的空間也相對較大;在各個行業的支持下,歸納總結出行業發展的方向、價值觀、道德觀與行為規范,在行業內部開展監督體系,制定懲罰制度,將市場推向公平競爭,健康向上的正軌。
4.構建健全的消費者保護體系。首先,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起一個健全的保護體系。創建消費者保護組織,提供拓寬消費者自我保護的以及投訴的渠道,以此來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次,監管機構提高辦事效率,及時處理消費者反饋的信息,解決其金融糾紛。公關機構更是應當加強打擊違法犯罪的力度,建立起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最終,利用相關媒介開展互聯網安全知識的宣傳。提升消費者的安全意識,了解金融活動背后的風險,謹慎投資,建立起科學的防范意識,確保消費者在權益受到侵害的時候,可以及時的尋找到相關部門來解決。不僅如此,監管機構也應當借助于行業自律組織在整個金融市場當中營造一種誠信經營、保護消費者權益的行業環境。
互聯網業現如今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再加上云計算、搜索引擎技術、移動支付技術等相關技術的支持,互聯網已經同其他的一些產業相結合,為互聯網金融提供了更多的活力。但是在快速發展的背后是很多有待解決處理的問題,這樣的一些問題如果不解決妥當很有可能會破壞整個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發展勢頭,因此筆者就這樣的一些問題展開了深入的討論并給出了相對應的建設性意見,希望能夠為今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研究提供切實有效的參考依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
[1]陳勇.中國互聯網金融研究報告[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
[2]史林東.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監管問題探析.金融視界,2014(03).
[3]肖鎮國.互聯網金融的模式與風險問題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