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13日三讀通過《道歉條例草案》,若最終生效,香港將成為亞洲首個制定道歉法的地區。
草案規定,道歉的事實陳述不構成承認過失或法律責任,在裁斷過失或法律責任時,不得將道歉列為考慮因素或證據;保險保障不會因道歉而失效或受到其他影響。據悉,法例將涵蓋所有民事法律程序,也適用于官員及專業人士,同時賦予法庭或審裁處酌情權。分析認為,制定道歉草案的目的就是提倡和鼓勵爭端各方按意愿適時做出道歉,以和睦方式排解爭端。適用的“道歉”包括口頭、書面,表達歉意、懊悔、遺憾、同情或善意。
律政司司長袁國強13日稱,就條例中的酌情權可能導致的不確定性,草案已加入修訂道歉內容不作為證據。申訴專員劉燕卿對草案通過表示歡迎。香港星島日報網稱,申訴專員公署在2016年至2017年度完成處理的投訴個案中,有248宗被投訴機構向投訴人道歉,其中230宗個案是在公署介入后或所涉機構在處理投訴過程中,向對方道歉。▲
(韓香)
環球時報201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