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慈善總會
中華慈善總會聯合各地慈善會、教育部門共同實施的“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在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慈善文化、培育青少年樹立現代慈善理念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中華慈善總會依托“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發起2017“尋找慈善文化傳播者”活動。同時,“慈善文化進校園”項目開展6年來,弘揚慈善精神,播撒愛心種子,各開展項目慈善會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成果,特此同步進行成果征集。
武漢市慈善總會
2017年4月20日,武漢市江漢區取水樓小學開展了“慈善文化進校園”主題活動。市慈善總會秘書長潘榮,副秘書長馬建軍、江漢區教育局領導以及愛心企業家們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5年市慈善總會將取水樓小學作為“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首批試點學校,旨在把慈善文化引入中小學德育體系中,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促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讓青少年從小接受慈善教育,感受慈善力量。
活動現場,取水樓小學的師生們還送上了精彩紛呈的匯報演出。有慈善天使頒獎、慈善主題班會以及各類文藝節目表演等,博得在場所有領導和同仁們的陣陣掌聲。還有不少家長也前來參加了活動,王奶奶說:“我孫女就在這所學校讀四年級,自從學校推行慈善教育以來,孩子變化非常大,更有禮貌了,回家還主動幫父母承擔家務。”
潘榮秘書長表示,2016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慈善法》明確要求:“國家采取措施弘揚慈善文化,培育公民慈善意識。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將慈善文化納入教育教學內容”。這一切都為全面推進“慈善文化進校園”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而取水樓小學的這種種舉措,正是對踐行《慈善法》最好的詮釋。“少年強,則國強”,她呼吁教育部門和愛心企業都能來關注和重視慈善文化教育,使孩子們從小樹立心慈善、言慈善、行慈善的高尚情操。
郴州市慈善總會
2017年6月1日,在和煦的夏風中迎來了第67個國際兒童節。郴州蘇仙區飛天上鎮塘溪學校的學生們戴著鮮艷的紅領巾,齊聚運動場,度過了一個非同尋常的、屬于自己的節日。
這一天,郴州市慈善總會、市教育局聯合愛心企業湘能華磊光電在該校舉行“慈善文化進校園”和“關愛貧困兒童·愛心書包贈送”啟動儀式。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庭,市慈善總會會長易佩康出席活動。
啟動儀式在孩子們朝氣蓬勃、歡快洋溢的文藝表演中拉開序幕。儀式上,市慈善總會為該校贈送小學版和初中版《慈善讀本》1000冊,啟動儀式后,“慈善文化進校園”活動將在該校全面展開。
這是郴州慈善總會和教育部門落實《慈善法》關于“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將慈善文化納入教育教學內容”的重大舉措,被譽為“種子項目”“基因項目”,慈善文化的奠基工程。儀式上,愛心企業湘能華磊光電總經理許亞兵向該校捐贈了價值200元/個的愛心書包500個,并由出席儀式的市、區、鎮領導當場發放給學校500名貧困學子和留守兒童。
南海區慈善會
南海慈善會連續多年舉辦“慈善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讓慈善教育從娃娃抓起。每年6月,南海慈善會向全區小學生免費派發《慈善讀本》。自2016年以來,南海慈善會在《慈善讀本》的形式和內容設計上大膽創新,采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印制出“一本會說話的書”,讓老師和家長寓教于樂,使慈善的教育可以充滿趣味性和互動性。
2017年6月5日,為增進與學生的交流,南海慈善會以及今年聯合捐印方——廣東省林治平基金會代表一同到大瀝實驗小學現場派發《慈善讀本》并參與404班師生自發組織的《慈善之花百家開》主題班會,讓學生更加了解并感悟慈善,增強學生的對行善的意識。陳敏豪秘書長為在主題班會前為學生們分享對慈善的理解,與同學們互動交流。
含山縣慈善協會
2017年5月20日,含山縣環峰第四小學的多功能廳內歡聲笑語、熱鬧非凡,由含山縣委宣傳部、含山縣慈善協會主辦,含山縣教育局承辦,含山縣民政局、含山縣廣電臺和含山縣關工委協辦的“慈善文化進校園”演講比賽暨《慈善讀本》優秀征文頒獎典禮正在舉辦。嘉賓有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曹峰;縣政府副縣長、縣慈善協會會長孟霞;縣政協原主席、縣慈善協會執行會長張勝先;縣人大原副主任、縣關工委主任丁先澤,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平虎,縣民政局局長、縣慈善協會副會長唐國峰,縣教育局局長賀家明,縣廣播電視臺臺長湯廣中,含山中學原黨總支書記、縣慈善協會秘書長邱聲柱,縣科協原主席、縣慈善協會常務副秘書長胡長平,縣教育局副局長龔光軍等。
演講比賽的評判長由宣傳部張平虎部長擔任,評委由縣慈善協會邱聲柱老師、教育局張先富老師、教師進修學校李莉老師、含山中學陳莉老師、含山二中宮園老師組成。經過激烈角逐,最終獲得慈善演講比賽一等獎的選手是環峰小學馮婭娟,獲得慈善演講比賽二等獎的選手是仙蹤中心學校刁子楠、環峰四小童雨晴;獲得慈善演講比賽三等獎的選手是張公中心學校張欣悅、環峰三小陳瑩瑩、東關中心學校王子悅。
在比賽演講現場,同時對《慈善讀本》優秀征文的32名獲獎作者、7位優秀指導教師、4個組織工作先進學校進行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