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勁夫
湖南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不斷完善自己,壯大實力,充分發揚三湘文化所蘊含的強大基因與家國情懷,為推動慈善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全省有各類慈善會137家、基金會227家。2016年,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共募集慈善款物4.34億元,與42家單位合作實施慈善項目30多個,組織動員了138個慈善組織對口扶貧1070戶,救助幫扶困難群眾10萬多人次,救助大病返貧家庭1.6萬戶。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先進文化、推進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落實《慈善法》提升慈善意識
在《慈善法》的形成過程中,湖南慈善的實踐經驗具有開創性的作用。2010年,湖南省在全國率先頒布實施了首個地方性慈善法規——《湖南省募捐條例》。《慈善法》在募捐方案、信息公開、政府在募捐中的角色定位等方面,均吸納了《湖南省募捐條例》的一些提法與規定。湖南為國家層面的慈善立法提供了先行先試的寶貴經驗,亦可以說是湖南慈善對中國慈善的一大貢獻。
2016年是《慈善法》元年,湖南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以此為契機,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學習宣傳活動。《慈善法》是開啟中國慈善事業黃金時代的一把“金鑰匙”。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慈善法》,提升社會公眾慈善意識正是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工作的重點。為此,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舉辦了“大愛中華 善行天下”首個“中華慈善日”系列宣傳活動,同時在全省范圍內組織推動系列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慈善法》的引領下,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積極拓寬募捐渠道,創新籌募方式,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成效顯著。首先是積極發動會員踴躍捐贈慈善款物;其次是大力發展慈善基金,匯聚慈善資源。湖南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至今已有各類冠名慈善基金20支,基金規模達2000多萬元;三是廣泛開展慈善項目募捐活動,通過“慈善一日捐”“萬人眼健康公益行”“愛的因子”等慈善項目籌集慈善款物;四是爭取世界宣明會等多個國際慈善組織的援助資金,廣泛開展國際慈善合作。
助推脫貧攻堅發揮“正能量”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中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重要措施,也是各級慈善組織義不容辭的責任。湖南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下發《關于印發〈引導“三社”力量參與精準扶貧實施方案〉的通知》,啟動了“三社”(社會組織、社區、社會工作)力量助力精準扶貧的實踐活動,倡導與鼓勵社會力量利用自身專業優勢投身精準扶貧工作之中。
首先,講好慈善故事。湖南省平江縣是革命老區縣,又是國家級貧困縣。省民政廳支持成立“大愛平江”慈善協會和“大愛平江”慈善基金會,省慈善總會給平江縣資助300萬元開展“大愛平江”扶貧攻堅活動,該縣已籌措近億善款善物開展扶貧濟困、助老助醫助學助殘助孤等活動,收到了顯著的扶貧效應。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廣泛宣傳平江縣慈善扶貧故事,在全省樹立起一面旗幟。
其次,堅持以上率下。湖南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為此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動員部署,邀請省扶貧辦、省社科聯在溆浦縣舉行了全省慈善組織參與精準扶貧進村聯點啟動儀式,帶領慈善組織走進貧困村,與貧困戶結對開展幫扶活動,從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增加就業崗位、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入手,幫助貧困群眾按期脫貧;二是進行一對一幫扶,發動省內138家慈善組織參與精準扶貧,確定重點幫扶貧困對象,建立了12本幫扶臺賬,確保在三年之內對口幫扶1070戶貧困家庭脫貧;三是創新扶貧載體,開發扶貧項目。如與湖南華誠生物制品股份公司合作,實施羅漢果種植項目,動員湖南省同心經濟技術合作公司及湖南紅海人力資源公司為貧困地區群眾提供免費技術培訓,并提供國內外就業機會。
目前,湖南省尚未脫貧的人口還有465萬,要在2020年前實現全部脫貧,時間緊、任務重,須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這項偉大的惠民工程,既要保證政府在扶貧發力上的精準化,更要在扶貧力量的組織上向多元化、專業化發展,因此需要公益慈善力量的積極參與,不斷釋放出“正能量”。
打造品牌項目突出慈善幫扶重點
在著力打造富有湖南特色的慈善項目上,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將工作重心放在賑災救濟、慈善助學、濟困幫扶、慈善助醫等特色項目。
在賑災救濟領域,針對全省1998年以來最大洪澇災害,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及時舉辦了“風雨同舟、情系災區”慈善捐贈活動,共接受慈善款物價值1230多萬元,有效幫助災區群眾渡過難關。
在慈善助學方面,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先后開展了“愛心改變命運”“衣戀陽光班” “勁牌陽光班”等慈善項目,資助貧困大學生、高中生,為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得以安心學習。
在濟困幫扶方面,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常年于“兩節”期間組織慰問困難家庭,其“暖冬行動”已成為湖南慈善的品牌項目,深受群眾歡迎及社會贊譽。自2012年以來,省民政廳還安排福彩公益金3000多萬元,建設了300多家“慈善超市”。
在慈善助醫方面,2016年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廣泛開展了“善行湖南萬人眼健康公益行”活動,進行眼健康篩查7922場次,救助1.38萬名貧困眼疾患者;“微笑列車”項目共引進資金285萬元;與中華慈善總會合作的“格列衛”“多吉美”“易瑞沙”等項目共引進藥品價值3.8億多元。
此外,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組織開展的“一話一愛心·分享滿三湘”“關愛智障兒童,用愛心托起折翼的天使”“關愛留守兒童”“今生有約,讓愛延續”等慈善項目及活動都已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放眼未來,省民政廳、省慈善總會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慈善法》,堅持“慈心厚德、善舉惠民”的辦會宗旨,積極建構現代大慈善發展機制,推動以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實踐,加快慈善事業發展新步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做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