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儉
父母一直生活在鄉下,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父親種著幾畝水稻,空閑時還會編制一些竹制工具拿到市場賣,貼補家用;而母親一年四季都會在門前院后大片的土地上種滿蔬菜,幾乎每隔幾天就可以挑一擔蔬菜進城賣。多少年來,父母日復一日地干著這些營生,省吃儉用地養育著我,支撐著這個家;還不忘時刻提醒我,一定要用功學習,不然以后就得跟他們一樣辛苦地生活。我牢記父母的話,從小學到大學,一路乘風破浪,奮勇前進,從沒讓父母失望過。
大學畢業后我留在了城里工作,平時住在自己和同事合租的房子,一日三餐也是和同事輪流做,只有到了周末才會回家看望父母。在家里住上一晚,陪父母說說話、嘗嘗母親做的家常菜。母親總會在我歸來的日子站在路邊等候我,母親那驚喜的表情和關切的問候,讓我感受到父母永遠是我溫暖的港灣,工作的勞累也隨之煙消云散。
當我把第一次領到的工資交給父親時,父親沒有收下,只是高興地對我說:“你自己存起來吧,將來結婚生子、買房都需要大筆的錢,我和你媽現在也輕松多了,養活自己不成問題,根本不缺錢花。”我只好作罷,但看見父母每日辛苦地勞作,我還是不忍心,父母曾經的辛勞不就是為我有更好的前途嗎,如今我有了自己的收入,就應該改變父母的生活環境。于是我勸父母減少一些農活,別再那么辛苦。可父母只是笑笑,嘴上答應,依然還是起早貪黑做農活。當我問起時,父親說,已經習慣了,如果停下來會渾身不自在,每天多干活,身體還會更健康。
每次回家,母親都會給我帶上些蔬菜、雞蛋之類的,說家里有的就不用再花錢買,在城里生活不容易,什么都貴,能省的就省點。母親的話讓我感動,讓我學會了生活,不再亂花錢。父母對我不斷地付出,讓我覺得欠他們的越來越多,真不知如何報答才好。幾次給父母買了營養品,可父母轉手就送給了親戚;給父母買套衣服吧,父母卻放在衣柜里,說等舊衣服穿破了再說,真讓我哭笑不得。
有一天,我忍不住問母親:“媽,你們為了我辛苦了二十幾年,為什么就不能接受我一點回報呢?我真希望你們能對我有所需求。”
母親樂了,說道:“其實,我們從來沒想過要得到什么回報,只想讓你過得好,比我們有出息就行,只要你經常回家看看我們,不嫌棄我們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