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瀾


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達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的歷史,是長江上游文明中心——古蜀王國的都邑,有著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城墻;是迄今在我國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珍品。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三星堆遺址的偶然發現
1929年的一天,當地農民燕道誠與兒子燕青車水淘溝時偶然發現了一坑玉石器,其中有圭、璧、琮、玉圈、石珠等,一共300多件。隨之,無數國內外考古學家,沿著燕道誠挖下去的地方,開始了對這個神秘王國的探索,他們進行了近一個世紀的考古發掘,大量的玉器、陶器、石器不斷涌現,古房屋遺跡的出現,更讓他們覺得離這個古國越來越近,但是幾十年過去了,這個古國還是存在于樂此不疲的考古學家們的夢里,對她的探秘從來就沒有停歇。
這個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的古蜀王都,一直充滿著神秘色彩,即使三星堆創造和打破了許多遺址考古的世界紀錄,但是始終無法讓人們停止對她的探秘。三星堆遺址下面還有什么?神奇的青銅人頭像,他們是誰?等等疑問一直是三星堆考古的未解之謎。
北緯30°的神秘
地球經緯與文化經緯相依相應,在每一個經緯坐標上都深印下人類的每一步足跡。而在地球北緯30°中,因其萃集地球上最為神秘的文化信息和自然奇觀而成為叩開地球文明最為深沉的文化記憶之門,如:中國長江、埃及尼羅河、伊拉克幼發拉底河、美國密西西比河,在這一緯度線上奔騰匯入瀚海;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世界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以及死海和“百慕大”,在這一緯度線上指示著人類仰望的高度、懷抱著自然最深處的秘密;也是在這一緯度,最早實現了人類古代社會的一次偉大飛躍——邁入青銅文明之門,同時,這里還是世界許多文明之謎的所在地:坐落于各大陸重力中心的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令人費解的獅身人面像,波斯王譽為天堂的巴比倫“空中花園”、天文與數學成就極高的瑪雅文明……一根悠長的緯線,串起了人文世界璀璨奪目的文明珍珠和厚重的奇跡。
公元1986年的夏日,驕陽把光芒普灑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華夏大地上時,一個沉睡數千年的燦爛古文明在成都平原幡然蘇醒了——三星堆一、二號大型商代祭祀坑的發掘,將一個青銅鑄就的神秘古國的滄桑背影清晰地定格在北緯30°上。人們看著這些三千多年前的青銅器時,不免懷疑,這是否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生存過的另一個神秘部落?
三星堆文明起源于何方
三星堆的發現將古蜀國的歷史推前到5000年前。三星堆文化來自何方?這里數量龐大的青銅人像、動物不歸屬于中原青銅器的任何一類。青銅器上沒有留下一個文字,簡直讓人不可思議。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顴面突出、闊嘴大耳,耳朵上還有穿孔,不像中國人倒像是“老外”。公元前3000年前后的四川盆地尚是一片荒蠻之地,其時當地居住著兩個大的族群:東南部的苗蠻族和西北部的羌人。根據古羌人的傳說,他們的祖先來自西北部的高原,他們到達現在的成都平原之后,曾與當地原始部落民族有過一段互相征討的歷史。后來,一個叫蠶叢的羌人首領稱王,由于蠶叢有縱目,后來的羌人就鑄了大量青銅縱目面具紀念他(《華陽國志·蜀志》:“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死,作石棺石槨,國人從之,故俗以石棺槨為縱目人冢也。”)。這似乎是古蜀人來歷的一個較佳解釋,但傳說畢竟是傳說。又有說法認為,古蜀國與杜宇有關。
青銅人像到底是誰
在三星堆考古挖掘中,最大的發現之一便是青銅人像群。遠古時期青銅造像的鑄造及發現,在世界上也屬稀有。古希臘的青銅像幾乎蕩然無存,美索不達米亞考古中也僅發現多是作為裝飾品或飾件的小型銅人,并不形成獨立的青銅文化體系。而中原地區文化傳統是以尊、鼎、鬲、壺、爵、角、觶等青銅禮器為主,并無制作獨立人像乃至大型神巫雕像的傳統。文獻所記秦始皇集天下之兵,命工匠鑄十二金人,不但未得到考古證實,且時代已遠遠晚于三星堆時期。因而,當由數量眾多的銅人頭像、銅面具、全身青銅人像等構成的陣勢雄渾的三星堆青銅雕像群在北緯30°的成都平原橫空出世之際,怎不令人嘆為觀止?!
在三星堆眾多的青銅雕像群中,高大凜然的大立人像在其中卓然獨立,它是當之無愧的同時期世界上最大的青銅人物雕像。以往安陽殷墟出土的殷商玉石銅人像與之相比,真可謂是“小巫”見“大巫”。就全世界范圍來看,三星堆青銅大立人的體量和高度超過了古巴比倫祭師銅像,古埃及、古印度青銅雕像更難望其項背。
如此眾多表情威嚴、造型抽象的青銅人頭像他們到底是誰?是神還是人?身份是國王?巫師?臣民?奴隸?如今人像無言、青銅無聲,古蜀先民留給我們只是許多古老謎團和那個夢想充溢的遠古神國。
古都何因突然消失
古蜀國的繁榮持續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現一樣突然地消失了。歷史再一次銜接上時,中間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關于古蜀國的滅亡,人們假想了種種原因,但都因證據不足始終停留在假設上——水患說:三星堆遺址北臨鴨子河,馬牧河從城中穿過,因此有學者認為是洪水肆虐的結果。但考古學家并未在遺址中發現洪水留下的沉積層。
戰爭說:遺址中發現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壞或燒焦,似乎也應證了這一解釋。但后來人們發現,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數百年。
遷徙說:這種說法無需太多考證,但它實際上仍沒有回答根本問題:人們為什么要遷徙?成都平原物產豐富,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用災難說解釋似乎難以自圓其說。那么,古蜀國消失在歷史長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最近在越南北部的考古發掘,認為蒯洞遺址、義立遺址等幾處古代交趾的馮原文化遺跡與三星堆文化應該有傳承關系。公元前317年,秦軍入蜀,破蜀都,俘蜀王。蜀王子等數萬人攜家南逃,不知去向。此中是否有歷史因緣?
為何出土眾多神秘器具
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銅器中,基本上沒有生活用品,絕大多數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國的原始宗教體系已比較完整。這些祭祀用品帶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點,特別是青銅雕像、金杖等,與世界上著名的瑪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有專家認為,大量帶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貝,經鑒定來自印度洋。有人說這些海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匯,而有的人則說這是朝圣者帶來的祭祀品。還有60多根象牙則引起了學者們“土著象牙”與“外來象牙”的爭議。“不與秦塞通人煙”的古蜀國,居然已經有了“海外投資”,不可思議。
金杖上圖案是圖還是畫
在祭祀坑中發現了一件價值連城的瑰寶——世界最早的金杖。其權杖之說早已被學術界認同,但所刻的魚、箭頭等圖案卻引起了一場風波。
一個民族必備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備,只缺文字。學者們對此的爭論已有些歷史,《蜀王本紀》認為古蜀人“不曉文字,未有禮樂”,《華陽國志》則說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圖案是圖是文,仁智各見。有的已在試圖破譯,另一些專家則認為刻畫的符號基本上單個存在,不能表達語言。不過如果能解讀這些圖案,必將極大促進三星堆之謎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問號,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備受爭議的金杖之謎
金杖與青銅雕像,也許是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最引人注目的稀世珍寶了。正因為這樣,專家們意見最多,爭議也最大。
古代中國并非無“權杖之說”。古方在《天地之靈—中國古玉漫談》一書中指出,在江浙一帶的史前良渚文化的大墓中,有儀仗玉質附件出土。
應該看到,中國人用杖,由來已久。良渚人以玉為權杖,三星堆人亦能以金為權杖。杖,既是一種生活用具,也是一種裝飾品。
然而,夏代開國,“禹鑄九鼎”。從此,易鼎成為權力轉移的同義語。至此,古蜀人為什么不用鼎而用“權杖”?這確實是個很大的迷,專家們仍在深入地研究。
首開遺址公園邀全球共同探秘
三星堆遺址從1929年首次被發現,到1934年開始進行首次正式發掘,在隨后的80年里,經過幾代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一座分布面積達12平方公里的大型古國都邑開始揭開神秘的面紗。1986年兩座大型祭祀坑被發現,出土了大量青銅器、玉石器、象牙、貝、陶器和金器等。這一大批器物,制作工藝精湛,造型神秘怪誕,充分展示了三千多年前古代蜀國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也證明了三星堆古城遺址是商代古蜀方國的國都。此次石破天驚的發現,對研究中國巴蜀地區青銅時代的歷史提供了罕見的實物資料,填補了中國青銅藝術和文化史上的一些重要空白,把巴蜀文化上限向前推進了一千多年。海內外新聞媒介及考古學界對此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考古發現”“比著名的中國兵馬俑更要非同凡響”“他們可能會使人們對東方藝術重新評價”。
如今三星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放了,全球更多的人可以更近距離地認識三星堆、了解三星堆。三星堆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考古專家、考古愛好者、游客前去了解長江文明之源神秘的古蜀文化,探秘幾千年前的古蜀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