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燕
摘 要 體育興趣指學生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學習或身體鍛煉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基本動力之一。文章對體育興趣的研究進行了綜述,發現現階段研究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上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提出建議。
關鍵詞 中學生 體育興趣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6-000-01
一、概述
(一)關鍵名詞的界定
興趣(心理學百科全書):興趣是人的一種心理現象,是指一個人認識并且掌握某種現象、事物或參與某項活動具有積極情緒心理。
運動興趣《體育科學大百科詞典》:是人們積極主動地認識、探究或參與體育運動的一種心理傾向,是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促進身心健康的重要動力。
體育興趣(季瀏,《體育心理學》,2010):指學生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學習或身體鍛煉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基本動力之一。
(二)理論簡介及分類
1.根據運動興趣的內容,分為物質興趣和精神興趣
物質興趣是以人的物質需要為基礎的興趣,表現在對運動用品的興趣。
精神興趣是以人的精神需要為基礎的興趣,表現在運動的偏好和渴望。
2.根據運動興趣的傾向性,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
直接興趣是由于對體育活動本身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能促使人們產生愉快感,如參與體育活動、觀看體育比賽等。
間接興趣是對體育活動的未來結果感到需要而產生的興趣,如保持體型、增進健康、強身健體等。
3.根據運動興趣的廣泛性,分為廣泛興趣和中心興趣
廣泛興趣是對多項體育運動或某一項體育運動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動感興趣。
中心興趣是在廣泛興趣的基礎上,對某一類體育運動或體育運動的某一方面有特別濃厚而穩定的興趣。
4.根據運動興趣的深度、范圍和穩定性,分為有趣、樂趣和志趣
二、研究綜述
通過中國知網高級檢索,輸入“體育興趣”,查閱了2000—2014年相關的碩博士論文444篇,再輸入“中小學生體育興趣”,在結果中檢索,得出碩博士論文0篇,而檢索到相關期刊7篇??偟膩砜?,關于體育興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學體育運動能力的現狀與對策、影響中小學生體育興趣的因素以及如何培養體育興趣等方面。
徐霞琴在《對新課標理念下蘇州市中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程度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弱,另外,對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的滿意程度也下降。
余貞凱等在《如何激發和培養中小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一文中認為,影響中小學生上體育課興趣的因素有很多,包含內容的形式,學生自身的身體狀況,人們對體育的理解等方面;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開展各種體育比賽等措施激發和培養中小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賈海濤在《中小學體育課學生興趣培養研究》認為,影響中小學體育課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有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其中,客觀因素有學校體育教學硬件設施條件、學校組織管理、體育成績加分等;主觀因素有教師的認知、學校對體育的重視、學生自身狀況對體育學習的影響等。
綜上所述,我國關于體育興趣的研究主要是提高學生體育的運動能力,以及影響培養體育興趣的因素,幾乎沒有關于體育教學環境的各個因素對體育興趣維度的關系研究,本文對兩者是否有關系以及關系性程度進行研究,進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三、現階段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研究對象
男女學生的體育興趣差別較大,現實生活中,女生體育興趣相對較差,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之間的體育興趣差別較大。因此,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分別構建體育學習興趣模型。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多采用描述性的理論研究和綜述性的研究居多,干預性和實地調查、實驗性的研究較少,沒有充分的論據進行驗證。
2.對于實驗性的論文,對研究所提出的對策沒有實際性的、可具體操作的具體辦法,也沒有進行反復驗證,只是空談。
(三)研究工具
1.關于體育學習興趣的評價工具并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研究者多根據主觀判斷與研究需要側重于某些指標,使得無論在體育學習興趣的測量維度還是測量結果方面有很大的主觀判斷。
2.依據心理學的學習興趣理論不能完全解釋體育學習興趣類別與本質,雖然眾多研究進行了相關體育學習興趣測量工具的制定及對測量工具的本土化修訂,但各種測量工具的指標維度、信度、效度不一,測量結果差異較大。
四、研究建議
(一)電子信息時代,如下載APP體育小游戲,利用手機等電子產品和設備來培養和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增強體育意識,是研究的一個主要方向。
(二)將來的研究是要盡快發現體育學習興趣發展變化的規律,探尋學習興趣的起源,分析影響體育學習興趣產生、形成、發展變化的影響因素以及內部的作用機制。
(三)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其體育興趣應該也會有應有的變化,在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和體育興趣的激發,應該也會有不同具體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張海紅,王蘇婷,張冰封.游戲法和情境法教學對學生運動興趣的影響[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0(1).
[2] 王海榮,王曉春,張博.體育隱蔽課程對學生體育興趣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4):132-136.
[3] 柴嬌.近20年國內外體育學習興趣研究綜述[J].體育學刊.2014.21(6).
[4] 于文謙,徐晉.體育動漫影響少年體育興趣的心理機制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25(4).
[5] 季瀏,殷恒嬋,顏軍.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