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
【摘要】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高中英語教學與學生學習的難點之一,許多高中生由于沒有掌握科學的詞匯學習方法,詞匯學習效率低,看到詞匯就“望而生畏”,最終也失去了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是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思維導圖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各個社會領域廣泛應用。能否將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設計,提高詞匯教學的效率,是值得廣大英語教師思考和探討的。
【關鍵詞】思維導圖 詞匯教學
一、問題提出
1.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語言學家Mccarthy曾這樣說:“學生學習第二語言,無論其語法學得多好,語音掌握得多漂亮,如若沒有單詞來表達各種意義,語言交際卻難以實現。”可見,詞匯是語言交流的基礎,也是語言學習的關鍵環節。在外語學習中,學生的詞匯能力直接影響閱讀、寫作、聽力等方面能力的提高。然而,反觀我們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詞匯量龐大和記憶效率低是一直存在的矛盾。課堂上,教師的單詞教學方法、單一僵化,其中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對單詞逐個講解,解釋其意思,然后給出例句說明怎樣運用單詞。學生在記憶時,將一個個單詞看成獨立的個體,很難將單詞和語意聯系起來,造成單詞記憶和使用的脫節。很多學生感到高中英語單詞量大,詞義變化紛繁,記憶難且遺忘率高,是英語學習中很棘手、困惑的問題。怎樣才能優化詞匯教學,進而幫助學生輕松、高效地記憶單詞并擴大詞匯量是廣大高中英語教師面對的重要課題。
2.思維導圖的提出及運用于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現狀。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圖”,是英國著名教育家Tony Buzan于上世紀60年代初期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種可視化認知模式,將思想概念之間的關系用圖像表達出來的一種思維和記憶方法。從創作形態上看,它總是從一個中心點開始,隨著思維的發散和深入,以分支鏈的形式向四周擴散,最終形成有序的圖示。這種圖示直觀、清晰地展現創作者的思維過程,不僅有助于學習者快速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加速知識獲得的過程,還使原本孤立、瑣碎的知識點結成一張穩固的“知識網”,大大提高記憶效率。值得一提的是,思維導圖還有助于改善學習者的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
自思維導圖被提出后,科技、經濟、醫學、心理學等各領域都紛紛掀起了思維導圖的應用熱潮,教育和學科教學領域也不例外。筆者通過檢索近十年來的相關文獻發現,思維導圖與教育和學科教學相結合的文獻增長迅速,已經成為研究熱點。可以說,思維導圖為教育教學領域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近年來,不少國內研究者對思維導圖與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進行研究,主要集中于思維導圖對詞匯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等角度,針對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設計的研究涉及較少。本文將在探討理論基礎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設計,以便為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活動提供現實依據。
二、理論基礎
1.知識可視化理論。知識可視化是知識建構和表達的圖解手段,它的理論基礎來源于Paivio1986年提出的“雙重編碼理論”。該理論認為,同時用語言形式和視覺形式呈現信息能夠增強知識的識別和記憶效果。皮亞杰也認為,圖式可以幫助人們加速認知過程,更好地理解知識。可視化的本質是用圖解的方式把知識表達出來,這樣做不僅是對語言理解的輔助和補充,更能加速思維的進程、開發右腦的記憶功能,可謂一圖勝千言。思維導圖就是可視化思維工具的一種,它將大腦中內隱的思維過程外顯化、可視化。只需一支筆、一張紙,創作者就可以將大腦中的思維模式畫下來,形成一幅由中心點、結點、分支與符號組成的知識圖譜,并將思維過程直觀地、形象地呈現出來,既改變了認知方式、促進有意學習,還便于同伴間相互交流。
2.記憶的加工層次理論。Lockhart和Craik于1972提出的加工層次理論認為,記憶的保持取決于加工層次的差異,兩者呈現正比例關系,即加工層次越深,記憶保持的效果越好。有的學生覺得單詞記得快,遺忘得也快;還有學生苦惱于明明記了不少單詞,用的時候卻想不起來。這是因為他們在記憶單詞時,只是對單詞進行了較淺層次的加工,沒有將這些新的單詞知識和已有的知識相銜接,只是將它們零散地儲存在大腦中。加工層次理論強調,想要提高記憶的效果,就需要對信息進行精細加工。學習者在記憶過程中,不能簡單地對信息進行零散的輸入和輸出,最好能對存儲的信息進行分類和歸納,將新的信息和原有的知識經驗建立起聯系,從而把新知識融合到原有的知識體系中,形成一個新的知識體系。
三、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設計和案例
1.設計。根據英語詞匯的特點,可以從同音同形、同屬類別和自由聯想等角度分類、歸納單詞,設計思維導圖。
(1)同音同形。英語中許多字母組合在不同的單詞中發音相同。例如,在講授新單詞swallow時,學生會注意到字母組合ow的發音是//,便會聯想起許多包含字母組合ow并且發音是//的單詞,如low, row, window等。由low學生又會進一步聯想到blow, flow, slow等詞;由row進一步聯想到grow, arrow等詞;由window可能會想到widow, shadow等,這樣就形成了二級節點。當然,在聯想時,學生也一定會發現,在有些單詞中字母組合ow的發音不是//,而是//,如allow, power, shower, tower, bowl等,這便形成了另一條分支。
除了字母組合的發音,還可以利用單詞拼寫結構上的相似性歸納、聯想,設計思維導圖。例如,在講授新單詞allowance時,學生會注意到ance是一個常見的名詞后綴,表示“行動、過程、性質、狀況、程度、總量、物件”等。根據不同的意義,學生可以將含有此后綴的單詞分類歸納,設計如下思維導圖:
(2)同屬類別。同屬類別是指對屬于同一類的相關單詞進行聯想并繪制思維導圖。例如,在講授新單詞vegetarian時,學生自然會想到各種蔬菜,如cabbage, beanstalk, celery, cucumber, mushroom, onion等,便可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把它們歸納出來,就好像建了一個文件夾,將原本孤立的、沒有聯系的文件,納入一個體系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將每一種蔬菜的圖片附在單詞旁邊,或進一步按照蔬菜的顏色進一步分類,以便學生獲得更直觀的認識。
(3)自由聯想式思維導圖。自由聯想式是指擴散的單詞雖然出現在同一張思維導圖上,但彼此之間并不存在音、形、義等角度的相似性,是由創作者的自由聯想和發散思維形成的。例如,在講授網絡詞匯cyberspace時,有學生會聯想到有cyber詞綴的cybercriminal, cyberterrorist等詞;也有學生會想到和網絡有關的人,如hacker;也有學生會想到網絡空間的虛擬性virtual,還有學生會想到和virtual詞形相近的virtue, virus等。
2.教學案例。
Word power: Different jobs(牛津高中英語模塊2第3單元)
教學目標: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有效歸納并記憶有關職業的詞匯
目標詞匯:photographer, manager, professor, musician, accountant, librarian等
教學過程(T代表老師;S代表學生):
T:We have learned some words about different jobs. Can you list some?
S:Doctor, teacher, artist, assistant.(學生爭相回答,教師把單詞寫在黑板上)
T:What about Song Zuying? She is a famous…?(教師啟發)
S:Musician. (學生回答,教師把單詞寫在黑板上)
T:While remembering these words,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suffixes, such as er, or, ist, ant and ian. According to the suffixes, can you think out more words about jobs? (引導學生根據詞綴細分、歸納詞匯)
S:Actor, professor, manager.
T:What about a person who takes photographs?
S:Photographer. (將以er和or結尾的單詞寫在分支1)
S:Typist, specialist, dentist. (將以ist結尾的單詞寫在分支2)
S:Librarian, electrician, magician, technician. (將以ian結尾的單詞寫在分支3)
S:Accountant. (將以ant結尾的單詞寫在分支4)
最后,老師和學生合作共同整理并繪制思維導圖如下:
四、研究小結
通過研究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設計和應用可以發現,相對于傳統的單詞教學方法,思維導圖在促進詞匯教學方面有積極意義,總結如下:
1.優化記憶模式,提高學生詞匯記憶和提取的效率。構建單詞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尋找并建立新、舊單詞之間聯系的過程,學生運用單詞本身帶有的音、形、義等相似性進行聯想式記憶,將新的知識不斷注入大腦,形成相互聯系的知識圖或知識網,充分發揮人腦的形象記憶功能,提高記憶效率、加深記憶效果。
2.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詞匯學習的興趣。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就是發揮學生想象力和整理知識脈絡的過程。直觀的圖像、靈動的符號彰顯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在創作一幅幅思維導圖并把它們用于輔助單詞記憶的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與日俱增。
3.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能力。課堂內、外繪制思維導圖的實踐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更重要的是,學生還懂得如何更好地與人交流、合作,團隊協作能力得到提升,非智力潛能進一步開發。
簡而言之,思維導圖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種相對更加省時高效的單詞教學和學習方法,既能幫助學生輕松、高效地記憶單詞并擴大詞匯量,又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發展,值得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和學習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Tony Buzan).李斯譯.思維導圖[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3).
[2]王麗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單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
[3]曾燕燕.運用思維導圖促進英語單詞識記的應用研究一以小學四年級為例[D].上海師范大學,2008.
[4]魏紅霞.思維導圖在英語單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0.
[5]曹玉民.概念圖—化學學習的有效工具[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01,(3):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