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晨+孫家靖+劉盼+孫嬌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環境會計問題重視程度不斷的提高,從1990年開始,很多的國際會計組織進行了比較多的探索和努力,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和實踐因此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歐美越來越多的會計師協會想要開始著手去設計,要把環境會計的信息盡可能多的在財務報告中披露出來,雖然很少但還是已經有一部分的企業自愿去進行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這條路依然需要努力去走。
關鍵詞:重污染行業會計信息環境保護
一、我國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總體概況
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情況也可以從我國重污染行業的上市公司看出來,例如在1993年的時候,作為我國的大型企業,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發布上市公告書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披露了對環境責任,但是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披露的內容和范圍也開始擴大,開始涉及到一些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在1998年的時候達到新的高度,詳盡披露了企業應對環保風險以及控制環保風險的相關對策,到1999年的時候,直接用環保質量認證等相關資料,把企業資源的利用狀況以及環保風險的對策披露得更加具體化。隨著時間的推動,環境會計披露的相關信息在上市公司的年報中越來越常見,而且也變得越來越具體。顯而易見,在經過多年的發展歷程之后,我國環境會計的披露報告中初步具備了環境會計信息所需披露的內容,但是由于我國的起步時間晚,其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披露的內容也相對較為簡單,不是十分全面,不能過于滿足現狀,而是要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加強重視,這樣才有利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以我國重污染企業中的上市公司為例,對這類公司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模式以及內容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對這些公司的披露現狀進行簡要分析,找出這些問題產生的具體原因。2008年國家環保部頒布了《上市公司環保核查行業分類管理名錄》,把重污染行業劃分成了14類;2年后又頒布了《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又把重污染行業分成了16類。本文的行業分類是以2013年274家公司為基礎的,進行了綜合的統計研究。
二、重污染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
1、披露存在隨意性
根據現有數據,只有不到樣本總數的5%的公司采用了獨立的環境報告,剩余的95%都是在年度報告、社會責任報告以及招股說明書中零散的體現了環境會計信息,即便是那些設有獨立環境報告的公司,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通常都零散的分布在幾個相關的報告中,并沒有把環境會計信息直接集中在一個表格中 ,甚至有些都沒集中在一個章節。這種隨意的披露加大了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了解難度。
從表1-3中不難看出,大部分的環境績效信息的披露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表明大部分的企業在披露的內容上存在著不斷減少的趨勢,上一年披露的內容到下一年就沒有了,這種披露存在很大的隨意性,無法具備可參考性,無法連貫起來被相關使用者作為參考。
2、內容全面性不高
很多企業沒有主動去披露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即便是已經披露的企業,也僅僅是對其中的一項或者幾項披露,披露的內容不全面,相對而言較少,沒有按照國家相關部門的規定去做。從整個行業上來看,整個行業的披露水平都屬于偏低,很多項目上的披露情況都不是很好,有些甚至都不滿40%。而且即使是披露出來的內容,大部分也都是一些之前發生的或者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相關信息,例如環保的理念、環境榮譽方面,以及排污費用的繳納等等,而一些比較敏感的信息,或者相對重要但對企業不利的信息卻很少提及,例如在環境風險、綠化費用、資源費等方面。披露內容的方式也已文字描述為主,嚴重缺乏貨幣化的描述,披露出來的絕大部分內容都是一些相對來說從其他渠道比較容易獲得的環境會計信息,而像環境風險和污染這些相對敏感的方面,進行披露的企業實在是少之又少,這也就造成了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不全面的局面。
3、缺乏實用性
在環境會計的相關鄰域中,類似于自然資源的很多項目,都無法直接用貨幣去體現。只有通過文字的描述方式去進行披露,很多的項目由于缺乏統一的非貨幣計量方法,造成了企業的信息過度定性化。還有一些的上市公司會有選擇的進行披露,一般會去采用那些對企業比較有利的信息,但那些信息有時候根本沒有經過專門的分析,甚至和企業的財務狀況都聯系不起來,直接使得很多的信息使用者無法把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作為有效依據。為了迎合投資者的需要,促進企業發展,很多的上市公司只能減少其他的利益相關者的考慮,這也就導致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過少,披露的信息缺乏相對的分析,過于籠統,導致信息使用者無法對此作出有效決策,極大地削減了環境會計信息的實用性。
4、可比性不足
在我國,由于沒有統一的披露引導,很多的上市公司在披露環境會計信息時,都是十分隨意的進行相關披露,在披露的載體、方式、內容方面都缺乏限制,環境會計信息直接分散在了上市公司對外報表的多個部分中,使得如何收集信息,以及如何去使用信息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很大的困難,從近幾年我國上市公司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來看,嚴重缺乏未來相關環境事項的預測和披露信息,這也表明我國很多公司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缺乏前瞻性,很難提供相對比較準確的預測信息,而在披露的內容中很難找到公司在不同年度上的環境會計信息,給使用者增加了難度,而行業間的比較更是無從談及,因此,環境會計信息無論在橫向還是縱向的比較上都嚴重缺乏可比性。
參考文獻:
[1]肖序.環境會計理論與實務研究[M].東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2]李夢玉,李玲,蔡卓妮.石化類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現狀與建議[J].會計之友.2012.
[3]李朝芳.地區經濟差異、企業組織變遷與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來自中國滬市污染行業 2009年度的經驗數據[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