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舒
摘要: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轉型將從投資拉動逐步向消費主導升級給予消費升級和用戶大數據的消費金融,借助“互聯網+”平臺進入了迅猛發展的高鐵通道。消費金融通過豐富的線上線下消費場景、強大的風控體系和強有力的合作伙伴勢必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創新風口”。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服務實體經濟的普惠金融,可以使消費金融服務低成本、高效率地延伸到廣闊人群,并低風險地覆蓋廣大中低收入人群。偏愛網絡購物和超前消費的年輕人群成為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市場的主流人群,其產生的羊群效應帶動了網絡經濟的發展和整個社會的杠桿消費,互聯網消費金融將持續有效地拉動我國經濟增長。因此,要鼓勵、規范和引導互聯網消費金融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前景發展建議
一、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現狀
1、互聯網消費金融高速發展
廣義上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如在線支付和互聯網理財等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在我國發展的起步時間比較早。2004年我國開始出現了支付寶等在線支付機構,到目前為止在線支付機構已達近三百家;2006年起,P2P網貸開始進入我國,截止到2015年全年P2P網貸規模已達到8686億元人民幣;此外,各種消費者網絡投資個人理財產品也迅速發展。
我國狹義上的互聯網消費金融起步于2013年,以分期樂、趣分期為代表的創新型公司直接將服務目標用戶定位為個人消費者,為其提供新人接待的分期付款服務。京東于2014年2月推出了“京東白條”、天貓推出了“天貓分期購”以及“花唄”等理財產品為自身平臺用戶提供分期消費服務。
在消費金融試點管理逐步放開的背景下,許多傳統消費金融服務公司開始提供消費金融服務。而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在服務流程和產品創新上更具備優勢,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快速發展,市場細分逐步完成,線上線下消費金融服務的融合已經成為當前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的未來走向和必然趨勢。
2、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環境
隨著國民消費能力的持續提升一級互聯網使用習慣的全面養成,互聯網消費金融現在正處于一個“最好的時代”。
首先,從經濟環境角度出發,當前,消費對于我國的GDP貢獻僅有30%,同收入水平其他國家的消費占GDP的50%左右,而這一比例在歐美發達國家更高。這也說明中國的經濟結構可以從原來的過多依靠投資、出口逐步向消費傾斜;其次,從社會環境來說,消費觀念轉變,透支習慣的養成。中國傳統的勤儉節約觀念制約了消費金融在我國的發展,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逐步轉變,越來越多的家庭及個人開始采用信貸消費工具提前消費;再有,就技術環境而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進步,這也成為促使消費金融的創新速度和效率進一步提升的重要原因;最后,政府政策的出臺,如購置稅減征、消費品下鄉等補貼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于消費及金融產業的發展產生了推動作用。
二、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趨勢
1、移動支付互聯網消費金融將成為主流,消費主動權進一步向消費者轉移
自2012年國家工信部開展全國4G建設以來,經過五年左右的發展時間,中國已經建成世界最大的4G網絡,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7億左右,移動互聯網的支付業務流量占總收入的60%以上,移動互聯支付的便捷性已經得到大眾的認可。同時,由于各大網絡帶你上積極推行移動終端APP支付優惠活動,使得移動互聯網支付的交易量不斷上升,消費者的移動支付消費習慣已經建立。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大量團購網站與比價網站的出現,降低了消費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并且通過互聯網線上交流與買家的產品評價與反饋,使得消費者對廠商更加了解,加劇了市場競爭,消費主動權逐步向消費者轉移,消費者在買賣雙方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占據核心地位。
2、互聯網消費結構縱深擴大,地域消費限制進一步縮小
隨著互聯網在我國農村不斷普及與滲透,農村正逐漸成為互聯網消費的新藍海。在我國整體網民規模逐漸收窄的情況下,農村互聯網使用率保持強勁的增長態勢。同時,諸如京東、天貓、蘇寧等國內大型電商平臺的下鄉建設計劃的實施,農村的物流與基礎建設不斷完善,進一步縮小地域消費限制,加之國家政策的鼓勵與引導,使得農村網民的互聯網消費意識與農村消費市場潛力進一步被挖掘。
3、政府政策全力支持,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潛力無限
2015年傳統金融行業迎來改革春風,國家出臺眾多促進互聯網消費金融政策。不僅將“互聯網+”為發展戰略的互聯網金融首次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同時,還將互聯網消費金融寫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并且明確提出消費升級的重要性與急迫性:以“互聯網+”為渠道和營銷手段,轉變傳統消費,發展綠色消費、信息消費與個性消費,重點著眼于國內消費需求的挖掘。由此可判斷,互聯網消費金融已進入到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
三、結論及啟示
1、鼓勵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
要解決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資金端的渠道窄、成本高等突出問題,適當降低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獲得金融機構牌照的門檻,及時將優秀的、規范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機構納入有牌照的金融機構。
2、規范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金融,金融杠桿的本質是杠桿,是借別人的錢去放貸或者投資。世界上不存在一個沒有金融監管的國家,如果沒有清晰的邊界,鼓勵金融野蠻生長,最后的結果是好人為壞人買單。
3、健康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
互聯網消費金融多位純金錢方面的的信用貸款,在個人征信體系還不是很健全、大數據風控技術還不是很成熟的條件下,要盡量采取場景化的O2O模式減少信用風險。一些電商平臺采取應收賬款形式的自有資金墊付或延期支付供應商貸款等方式開展消費信貸,要注意避免平臺資金流動性不足的財務風險和供應鏈資金斷裂的風險。
4、加強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服務創新
互聯網消費金融不是簡單的消費金融與互聯網的相加,而是在提供普惠金融目標下進行的商業模式重塑,為更廣泛的用戶提供簡單易得的消費金融產品服務的創新,才能保持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黃海龍.基于電商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研究[J].上海金融,2013(08).
[2]方正剛,張新玉.消費金融三大現實難題待解[J].當代金融家,2015(03).
[3]謝平,鄒傳偉.互聯網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4]張杰.我國消費金融發展展望與策略選擇[J].經濟縱橫,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