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蓮
摘要: 追求更高的收入是任何一個企業都希望的,因此稅改對企業的影響就要轉化成為保證企業收入的前提下,如何使企業做到保證成本合理,又使企業的稅負降低的問題了。
關鍵詞:建筑設計行業“營改增”影響
建筑設計行業在“營改增”后,年收入500萬元以上的建筑設計企業的稅率由原營業稅稅率5%改為增值稅稅率6%。營業稅和增值稅在稅種的計算方法上有很大差異,因此會影響企業會計核算,繼而影響財務報表項目。本文將分別從“營改增”對建筑設計企業財務報表相關項目,以及實際稅負方面的影響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一、對建筑設計企業財務報表的影響
(一)對建筑設計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影響
“營改增”對建筑設計企業資產負債表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包括對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應交稅費等項目的影響。例如某建筑設計企業花費三百萬元購買一項固定資產,在“營改增”以前會計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3,000,000
貸:銀行存款3,000,000
“營改增”以后的會計處理為:
借:固定資產2,564,102.56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35,897.44
貸:銀行存款3,000,000
從上例可以看出“營改增”以后,資產負債表中的固定資產項目的賬面金額有所下降,那么累計折舊項目金額也會隨著相應的減少。同時,由于增值稅取代營業稅后,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項目作為應交稅費項目的抵減項,則應交稅費項目金額也會降低。
(二)對建筑設計企業利潤表的影響
“營改增”對利潤表也產生了重大影響,主要體現在主營業務收入、稅金及附加(即原營業稅金及附加科目)、營業利潤以及管理費用等項目中。增值稅是價外稅,建筑設計企業取得收入的金額中不包含增值稅稅額,須按照增值稅的適用稅率進行計算剔除。而營業稅是價內稅,企業取得的營業收入之中就包括營業稅的金額,價外稅與價內稅在記賬方式上存在差異,這就直接導致稅收改革前后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入賬金額之間的差異。
如下例,某建筑設計公司取得建筑設計收入三十萬元,將其存入銀行,如果忽略其他因素的影響,服務營業稅的稅率以5%計,按營業稅納稅時的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3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300,000
借:營業稅金及附加15,000
貸:應交稅費一應交營業稅15,000
增值稅稅率如果按照6%來計算,按增值稅納稅時的會計處理為:
借:銀行存款3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283,018.87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6,981.13
由上例可以看出,“營改增”后,在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收入和稅金及附加項目的金額都隨之減少,進而引起利潤表中營業利潤項目金額的下降。
進行稅收改革之前,建筑設計服務企業由于工作性質,采用分期確認收入的方式。即使業務收入確定,如果沒有開具相應的營業稅發票,則不會影響會計收入的確定及入賬,營業稅的金額根據已經確定的數額來進行計算。稅改以后,增值稅的確認時間是企業面臨的一個問題。從當前的規定來看,在納稅金額與納稅時間方面為企業留下了一定操作的空間。
從長遠來看,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降低,導致累計折舊項目的金額也隨之下降,建筑設計服務企業折舊攤銷的金額在利潤表中主要體現在管理費用中,如果忽略其他方面的影響,利潤表中的管理費用項目金額也會下降,那么一般來說,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項目金額會上升。
綜上所述,對企業利潤表而言,在稅收改革以后,由于營業收入、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三個項目的金額都有所減少,三者的共同作用,導致對利潤表中營業利潤項目的金額影響不能直觀判斷,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哪個科目的影響更大。
(三)對建筑設計企業現金流量表的影響
企業的經濟活動性質不同,現金流量表的項目設置會有所差異,企業的現金流量表大體可以分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現金流量以及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三大部分。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現金流量表》規定,在稅收改革之前,購買固定資產支付的現金要計入投資活動下“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項目。而改革以后,就要在現金流量表中的兩個不同項目中體現企業購買固定資產所支付的現金。但總的來說,“營改增”對建筑設計服務企業現金流量表影響較小。
二、對建筑設計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不僅是單純征收方式和稅點的改變,更對企業稅收籌劃提出了新的要求,納稅人一定要充分考慮進項稅抵扣的因素。營業稅一般只將營業額作為計稅依據,納稅額與成本費用沒有聯系,對于建筑設計企業來說,其營業稅的計算就是營業額與稅率的乘積;“營改增”以后,根據500萬元應稅銷售額進行劃分為小規模納稅人企業與一般納稅人企業,一般納稅人企業應當繳納的增值稅為當期銷項稅稅額減去當期的進項稅稅額;而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企業來說,建筑設計企業增值稅=含稅銷售額/[(1+征收率3%)×征收率3%]。
小規模的建筑設計企業雖然無法進行進項稅抵扣,但“營改增”從原來的5%營業稅稅率,調整為現在的增值稅簡易征收3%稅率,對小規模的納稅人來說,明顯會降低稅收負擔。
不過對一般建筑設計企業而言,“營改增”對企業的稅負影響就不能簡單而論了。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一方面是在改革以后,增值稅進項稅抵扣的方式,對于一般的企業來說,如果忽略其他因素的影響,對企業的稅負減少是十分有幫助的。而另一方面,由于增值稅與營業稅的稅率不同,對一般的納稅人來說,建筑設計企業所使用的增值稅稅率與原來適用的稅率不同,一定會使企業的稅負發生變化。從對報表影響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營改增”以后對企業的稅負有有利的影響,也有不利的影響,增值稅稅率高于營業稅稅率,使得企業稅負增加,不過企業增值稅進項稅抵扣以后,又降低了企業稅負,而哪方面的影響更大,成為問題的關鍵。
對于建筑設計企業來說,“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處于一種不確定的狀態。也就是說,在稅收改革以后,使企業的稅負發生變化的最關鍵因素就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增值稅進項的抵扣使稅收額下降,一方面是稅率的增加造成企業的賦稅增加。由此可以看出導致企業稅負變化的關鍵是企業的抵扣成本,就是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產生的一切成本費用,如果都可以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就可以將其轉化成為增值稅進項稅額。那么企業想要減少稅負,就要獲得增值稅進項稅額,但是這樣的方式又將會導致企業成本的增加。實務中,企業當然不會為降低稅負而使成本無限量的增加,因此這其中也有一個度,這就要考慮企業的收入水平了。雖然追求更高的收入是任何一個企業都希望的,因此稅改對企業的影響就要轉化成為保證企業收入的前提下,如何使企業做到保證成本合理,又使企業的稅負降低的問題了。
對于建筑設計企業一般納稅人來說,假定企業的含稅收入為I,可抵扣成本為C,按照稅改前的營業稅稅率5%來征稅,所繳稅款為I× 5%,如果按照稅改后的增值稅稅率6%來征稅,所繳稅額為(I/1.06×6%-C×6%),建筑設計企業的抵扣成本由于項目不同稅率可能會有所差異,不過由于建筑設計企業最主要的應稅所得是應稅服務收入,因此將其簡化成為按照應稅服務適用的稅率6%進行計算。由此將按營業稅征收稅額與按增值稅征收稅額相比較,可得出下列兩種結果:
第一種結果:如果“營改增”后稅負減少,則轉化為數學模型就是I×0.05>(1/1.06×6%一C×6%),解方程可得出C/I>11%,也就是說,在企業抵扣成本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大于11%的時候,稅收改革將會使稅負降低。
第二種結果:如果“營改增”后稅負增加,則轉化為數學模型就是I×0.05< (I/1.06×0.06-C×0.06),解方程可得出C/I<11%,當抵扣成本與銷售收入的比值小于11%的時候,企業的稅負在改革以后會上升。
由此可知,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重與11%這一數值的比較成為了一個關鍵因素,“營改增”后,對于企業的稅負增加與否并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企業的可抵扣成本與收入的比來確定。如果進項稅稅率有差異,也可以利用上述模型對稅率進行更改,這樣可以得出相應的可抵扣成本與收入的比例。
參考文獻:
[1]朱軍良.增值稅擴圍對建筑業的稅負影響及建議[J].價值工程,2013年02期
[2]張帆,祁程. “營改增”政策下企業稅務籌劃淺析[J]. 財會通訊,2014,23:110-111.
[3] 向小玲.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若干問題探討[J]. 財會研究,2012,09:19-20.
[4]楊琳.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建筑行業的影響分析[J].會計之友,2014,1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