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7年3月5日在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為例,以系統功能語法理論為基礎,對報告原文本和英文譯本進行轉換系統的對比研究,從而揭示語言背后所蘊含的意識形態,及其在政治語篇翻譯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批判性話語分析 政治語篇翻譯 政府工作報告
批判性話語分析,簡稱CDA(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最初在20世紀70年代末,作為新的研究視角進入話語分析領域,它是以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法理論為語言學的基礎,主要探討的是語言、權力和意識形態三者之間的關系。因而批判話語分析“一開始就帶有其政治使命去改變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不均衡狀況,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在政治語篇翻譯的過程中,忠實于原文是一個基本要求,但事實上,政治語篇的翻譯也受到了翻譯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的影響,因而與原文存在一定的區別。而意識形態是一定社會和文化的產物。人類在出現社會、產生文化的同時也就產生了意識形態。翻譯作為一種跨文化交際行為,從一開始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了意識形態的烙印。
本文以李克強總理所作2017年政府報告為例,探討批評性話語分析對政治話語翻譯研究的指導意義。以下將從情態系統和分類的角度,對2017年政府報告的部分英譯與原文本進行對比研究,從而進行批判性話語分析。
一、情態系統
情態所標記的是說話人對命題的態度:認知性態度和評價性態度。認知性態度指真實、信念、可能性和確定性等。評價性態度指偏好、意圖和操縱等。使用情態動詞常常可以折射出說話人的態度和意愿,情態動詞不同,其包含的情態意義值也不同。通過分析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英譯中所使用的情態動詞,能夠判斷出譯者所要表達的內在邏輯和意識形態意義。
例1.
原文:今年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一是貫徹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二是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三是適度擴大總需求并提高有效性。
英譯文:This year,we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a prudent monetary policy. We will pursue a more proactive and effective fiscal policy. We will continue to pursue a prudent and neutral monetary policy. First,we should make progress while maintaining stable performance and keep our strategic focus. Second,we should focus on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ird,we should expand aggregate demand as appropriate and improve its efficacy.
從例1的原文本與英譯文本對比可發現,英譯過程中考慮到了情態動詞的作用。為了體現中國政府對報告中所作承諾的信心、決心,英譯時譯者采用了高情態值的“will”和“should”,它們能夠實現“情態動詞的使用是政治修辭勸說性和激勵性的物化體現”。從而勸誘和說服聽眾接受自己的政治立場和觀點,無形中傳播自己的意識形態;另一方面,能夠體現出政府信心滿滿、躊躇滿志的決心,盡自己最大努力服務于人民利益。
二、分類
批判性話語分析中的分類,其實就是指在語篇中進行詞匯的選擇。在某一特定語境下,針對同一事物而采取不同的詞匯進行描述,可以間接的表達出作者對同一事物所持的不同態度,即所蘊藏的意識形態。借助于下面兩個例子,體會英譯文本通過選詞所想要傳達的言外之意。
例2.
原文:這再次表明,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經濟有潛力、有韌性、有優勢,中國的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好。
英譯文:Once again,this shows that we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the courage,ingenuity,and ability to overcome any difficulty or hardship. It also shows that the Chinese economy possesses potential,resilience,and strengths,so we can be sure there is even better development ahead for China.
例3.
原文:我們一定要直面挑戰,敢于擔當,全力以赴做好政府工作,不辱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
英譯文:We must confront these challenges head-on,be ready to bear the weight of responsibility,and do our all to deliver. We must do justice to our historic mission and live up to the great trust placed in us by the Chinese people.
例2原文是想要表達中國政府的信心和決心,連用六個有字作為排比,在漢語中氣勢磅礴,石破天驚,英譯時選用“courage”、“ingenuity”、“overcome any difficulty or hardship”以及“potential”、“resilience”、“strengths”等具有強烈情感的詞,能夠凸顯出政府對中國人民、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躊躇滿志。同樣地,在例3中,表達了中國政府對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不辱歷史使命,不負人民重托”。在英譯時,選用“must do justice to”和“live up to”能夠充分自然地將政府的堅定決心與承諾表達出來,同時,“must confront”、“be ready to bear”和“do our all ”等詞組的選用也能夠向英語讀者傳達出中國政府的信號:一切為了中國人民的利益。
總而言之,通過原文本和英譯文本的對比研究,從批判性話語分析角度的分類、情態系統入手,能夠體會到英漢兩種不同的語言系統中所傳達的譯者的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等。因此,在進行政治語篇翻譯時,批批判性話語分析對其翻譯研究過程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Kress,G.Represent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Production of Subjectivity.Caldas-Coulthard,R.C.Couhhard.M.Texts and practice:Reading in Critical Analysis.Routledge.1996:110-111.
[2]王東風.一只看不見的手-論意識形態對翻譯實踐的操縱[J].中國翻譯,2003,(5):97-99.
[3]中國政府網.政府工作報告(全文).[EB/OL].[2017-4-30].http://www.gov.cn/premier/2017-03/16/content_5177940.htm.
[4]Campbell,Karlyn Kohrs & Burkholder,Thomas R.Critiques of Contemporary Rhetoric(2nd ed.).Belmont:Wadsworth,1997.
作者簡介:路慶波(1994-),男,河北邢臺人,山東科技大學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