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明
摘要:通過軍貿賺取埃鎊,再于當地投資固定資產,能迅速形成產業規模,解決埃及支付困難狀況,并通過貿易多樣化,提升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
關鍵詞:埃及 中國軍工企業
1市場環境分析
埃及是橫跨亞、非兩大洲的中東地區大國,埃及大部分國土位于非洲東北部,只有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位于亞洲西南部。國土面積100.145萬平方公里,人口9000余萬,伊斯蘭教為國教,穆斯林人數占總人口的84%。
1.1政治環境
埃及自2011年1·25革命以來,政治局持續動蕩不安,5年內先后經歷了三任總統更迭。但無論政府如何更迭,軍隊對埃及社會的控制力始終沒有減弱。
2014年具有軍方背景的現任總統塞西就職后,在軍隊強有力的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包括加強對國內局勢的把控,解散埃及國內最大的反對派穆兄會等。預計未來埃及在不發生嚴重經濟危機的前提下,塞西政府有望使埃及政局保持相對穩定。
1.2經濟環境
近兩年隨著政局的逐漸穩定,埃及國內經濟活動出現恢復的跡象。2015年埃及國民生產總值為2934億美元,實現1.8%的經濟增長率,通貨膨脹率12%,失業率12.7%,外匯儲備截止2015年12月為164億美元,較2011年革命前的370億美元銳減了55%。
進入2016年后,隨著周邊局勢動蕩加劇、國際油價大跌、國際貿易低迷等因素影響,作為埃及四大支柱產業的旅游業、運輸業、僑匯和石油業都受到嚴重影響,而作為埃及另一主要外匯收入的國際援助也出現大幅下滑,埃及外匯儲備將持續維持較低水平,埃及經濟也將在低迷中艱難前行。
2需求分析
作為海灣地區最重要的軍事大國之一,即使面臨財政上前所未有的壓力,埃及仍然維持著地區首屈一指的軍事力量,主要原因是埃及周邊存在強有力的現實軍事威脅。埃及的主要敵對國家為以色列、埃塞俄比亞和伊朗。
2.1與以色列
歷史上埃及與以色列間爆發過多次戰爭,雖然兩國間自1981年建交以來從未爆發戰爭,但以色列仍是埃及最大的軍事威脅。特別是埃及爆發革命以來,以色列不斷加強對埃及的偵察與試探,激起埃及軍方的強烈不滿。
2.2與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與埃及關系非常緊張,兩國間主要矛盾是對尼羅河水的爭奪,根據1959年的多邊協議,尼羅河水的四分之三都歸屬于埃及,隨著埃塞經濟的發展,對水資源的需求也日益強烈。2013年埃塞單方面宣布啟動總金額47億美元的埃塞俄比亞“復興水壩”修建計劃,此舉在埃及國內激起強烈反對。
2.3與伊朗關系
埃及1979年與伊朗斷交,直至2013年穆兄會的穆爾西總統上臺后才恢復與伊朗的外交關系,但隨著2014年政權再次回到軍方背景的塞西總統手中,埃伊關系再次回歸冷淡。
早在2015年沙特空襲有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時,埃及就曾承諾在必要時派遣地面部隊參與對胡塞武裝的打擊。2016年沙特與伊朗斷交并組建海灣國家聯合部隊對抗伊朗后,作為沙特的傳統盟友,埃伊關系再度緊張。
出于對以上安全形勢的考慮,埃及維持著一支較強的武裝力量,1·25革命后,雖然面對巨額的財政赤字壓力,埃及軍方仍想盡一切辦法擴充軍備。軍方以國家進入戰爭狀態為由,避開政府預算的限制,集中完成了一批大額軍備的采購,例如2015年埃及以低息貸款的方式向法國采購了24架陣風戰機,向俄羅斯采購22套S300防空系統、46架米格29戰機。
上述重大裝備交付后,為了維持裝備的正常運行,埃及還需采購大批配套裝備及備件。由此可見,雖然支付能力受限,埃及依然是軍品貿易的良好目標市場。
3對埃貿易新思路
面對埃及經濟狀況的不佳,以及強盛的軍品需求,針對埃及的軍品貿易,需要中國企業做出改變去應對市場的變化,改變數年前埃及經濟穩定時期的傳統軍售做法。
3.1軍品貿易
3.1.1避免內部競爭,一致對外
埃及軍方與俄羅斯、美國、歐洲以及海灣國家甚至南非都有很好的合作關系,屬于開放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經驗表明,進入埃及市場的中國軍備無論技術指標,還是成交價格均具有相對的性價比優勢。在這種形勢下,需避免中國產品的內部競爭,可參照俄羅斯的方法,形成統一協調的機制,這不僅利于競標成功并保持利潤,而且理于中國品牌的提升。
3.1.2通過聯合研發、合作生產增強競爭力
轉變經營方式,推進本土化戰略,實行本地化經營。埃及軍方一直重視軍備本土化能力的建設,通過聯合研發、合作生產更能吸引埃方用戶。聯合研發、合作生產能夠幫助中方長期占領某一領域市場,利于市場開發的延續性。
3.1.3維護中心建設
國際軍品貿易在項目執行中,考慮到成本因素,難免存在服務滯后、維護不及時等問題,這些問題的頻繁發生不僅造成項目執行困難,收匯延后,更給中國公司形象、品牌以及后期項目推廣造成了負面影響。
通過與埃及當地機構或公司合作,在埃及建立本土維護中心,不僅能解決售后保障的問題,節省成本,還能提高客戶滿意度,“良好的售后就是最完美的推銷”。
3.1.4加大軍貿產品的研發,重拾性價比優勢
隨著人民幣近些年來不斷升值及國內采購、人力成本的增加,中國軍工產品傳統的價格優勢已趨近消失,“性價比”這一我國軍貿的傳統優勢正在被逐漸蠶食。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近幾年浮動較大,匯率損失風險大增。
中國公司需加大針對國際市場產品的研發,在競標過程保持性價比較高的產品應標,而不是單單采用國內產品改出口型的方式推進國際軍品貿易,提高客戶需求的切合度,重拾性價比優勢。
3.2軍民兩領域相互間聯動關系
3.2.1軍貿溢出效應
埃及民品大項目由軍方負責,積極發揮軍貿溢出效應,緊密圍繞和配合國家的戰略方針,走軍貿和民貿相結合的道路,同時通過民貿在資金、渠道上反補軍貿,實現互動互補。
3.2.2貿易-投資聯動
未來五年內埃及對美元的需求存在巨額的缺口,這種情況導致埃及要求在包括軍貿項目的對外貿易中,尋求以埃鎊作為部分甚至全部支付手段。另一方面埃鎊的大幅貶值導致埃及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對埃投資將迎來千載難逢的最佳時機,包括油田、礦山、不動產等固定資產的價格將大幅低于實際價值,眾多西方巨頭公司已經開始或謀劃對埃的直接投資。
通過軍貿賺取埃鎊,再于當地投資固定資產,能迅速形成產業規模,解決埃及支付困難狀況,并通過貿易多樣化,提升中國企業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