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薇



摘 要:采用溶劑提取法提取黃藤主要成分巴馬汀,通過對比實驗并計算提取率,尋求提取黃藤主要成分巴馬汀的優化條件,并采用薄層色譜法進行成分分離,再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巴馬汀的相對純度。
關鍵詞:黃藤;提取;巴馬??;鹽酸巴馬?。槐由V;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3.025
0 前言
黃藤又名紅藤,為防己科叢生攀援藤本,單性花,雌雄異株,是我國熱帶和南亞熱帶森林中的主要伴生植物。黃藤所含主要成分為巴馬汀。尚含少量藥根堿、黃藤素甲、黃藤素乙、黃藤內脂及甾醇。巴馬汀又名掌葉防已堿,為季銨生物堿,黃藤中巴馬汀含量為2.5-3%。黃藤藥用有效成分巴馬汀,有廣泛的抗菌、降壓、治療浮腫、明顯的增加白細胞吞噬能力的作用,經氫化得四氫巴馬?。ㄑ雍饕宜兀┯墟偼?、鎮靜作用[1]。藥根堿對中樞神經有麻醉和降血壓的效能。本研究采用溶劑提取法提取黃藤主要成分巴馬汀,通過對比實驗并計算提取率,尋求提取黃藤主要成分巴馬汀的優化條件,并采用薄層色譜法進行成分分離,再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巴馬汀的相對純度。實驗表明,其提取率對比:乙醇回流提取法(1.97%)>硫酸煎煮法(1.61%)>醋酸煎煮法(1.25%)>硫酸冷浸法(1.16%),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得到的產率最高,產品純度高,色澤好。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材料
植物黃藤(越南產),硫酸,草酸,乙醇(95%),鹽酸,氫氧化鈉,精制食鹽,硅膠G,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三氯甲烷,甲醇,甲苯,氨水,乙酸乙酯,異丙醇,石油醚(以上均為分析純)
1.2 提取實驗
1.2.1 提取實驗流程圖
1.2.2 提取實驗方法
(1)酸水提取條件:分別在常溫和加溫到60℃用5,10,15,20,25mL/L硫酸溶液,5,10,15,20,25mL/L乙酸溶液進行提取,其他提取條件相同下,確定溶劑后,在最佳提取溶劑提取下,堿化條件pH 值為分別為 6.0,7.0,8.0,9.0,10.0,11.0,再確定堿化條件。
(2)乙醇回流提取法:取黃藤粗粉100g,用95%乙醇加熱回流提取2次,每次1小時,每次乙醇用量為200ml,抽濾,合并二次醇提取液,旋轉蒸發濃縮至15-20ml,轉移到50ml小燒杯中,密封放置24h,析晶,抽濾,干燥,得巴馬汀粗品。(平行實驗5次),計算和對比提取率.
1.3 分離、成鹽、精制實驗
酸水提取法:將酸、醇粗巴馬汀,分別加80%乙醇100ml,加熱回流使溶,用10ml水溶解后(可在水浴上加熱),乘熱抽濾,向濾液中滴加6N鹽酸溶液至pH=2放置,即有金黃色針狀結晶析出,抽濾,得鹽酸巴馬汀粗品。
精制:將鹽酸巴馬汀粗品用滴管加入95%乙醇使結晶恰溶解(可在水浴上加熱),抽濾得澄清液,密封放置析晶。在形成一批結晶后(放置約24h),立即傾出上層溶液,然后再密封放置以得到第二批結晶。母液再經同樣方法處理又可得到第三批結晶。這些晶體純度不同不可貿然混和。
1.4 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實驗
(1)樣品制備:a.對照品:選取自制的鹽酸巴馬汀產品中最好的、一份產品配制成0.499mg/mL鹽酸巴馬汀對照品溶液。b.供試驗品溶液制備:氯化巴馬汀:醋酸法0.0532g、硫酸法0.0522g、乙醇法0.0501g,溶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
(2)最大吸收波長的選擇:取對照品溶液2ml置于100mL容量瓶, 定容。以水為空白,在200到490nm波長范圍選擇吸光度。
(3)標準曲線:分別精密量取對照品溶液0.5mL,1.0mL,2.0mL,3.0mL,4.0mL,分別置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以水為空白,以273nm波長測定吸收度,繪制標準曲線,以吸收度(A)對取用量(c)進行線性回歸,得回歸方程。
(4)重現性試驗:分別取冰醋酸法、硫酸法、乙醇法供試品溶液各5份,以水為空白測定吸收值,根據標準曲線,計算樣品含量。
(5)加樣回收率試驗:分別量取醋酸法、硫酸法、乙醇法供試品液各6份,每份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再分別加入對照品溶液0.25ml,0.5ml,1.0mL,1.5mL,1.25ml,1.75ml(各2份),加水至刻度,搖勻,進行測定。
2 實驗結果
2.1 最優提取實驗方法的實驗結果
(1)分別以酸水進行的冷浸法和加熱法作提取,巴馬汀得率的比較,見表1。
同一批樣品,提取方法不同,巴馬汀的得率相差很大,加熱法的巴馬汀得率較冷浸法的得率高。
(2)乙醇回流提取法得率結果(見表2)。
乙醇回流提取法較酸水提取法得率要高,在析晶時晶體顏色比較純正,為黃色針狀晶體。
2.2 提取條件的探索結果
(1)不同濃度硫酸溶液和乙酸溶液提取的產品得率的比較[4] ,見表3。
(2)不同pH條件下的產品得率比較[3],見表4。
當pH值 6.0~10.0時產品得率隨著pH值的增加而增加,當pH值10.0時產品得率高為1.75%。
3 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實驗[5]
本實驗采用提取效果最佳的氯化巴馬汀產品作為對照品,以水為參比,測定其在不同波長下的吸光度,得出氯化巴馬汀最大吸收波長,并在最大吸收波長處測定標準曲線,其他提取出的產品用同樣的方法測定吸光度,對比標準曲線,即可以得到各提取方法提取出產品的相對含量。
(1)最大吸收波長的選擇、繪制標準曲線(如圖3、4)。
結論:鹽酸巴馬汀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長為273nm。對照品的標準曲線公式為:
y = 60.909x + 0.0186。R2=0.9981,符合標準曲線的偏差要求。
(2)穩定性、精密度試驗(如圖5、6)。
結論:隨著時間的變化,吸光度值無明顯變化。精密度試驗的SV值為0.26%,精密度比較高。
(3)重現性試驗。分別進行醋酸法重現性試驗, 硫酸法重現性試驗,乙醇法重現性試驗,以及加樣回收率試驗。以確定其實驗的重現性、回收率、以及變異系數。
結果討論:
1)由重現性試驗表可知:醋酸法SV值為0.29%,重現性較好,由標準曲線計算得冰醋酸法提取得到的鹽酸巴馬汀相對于對照品的相對含量為80.02%。
2)同樣可知由硫酸法提取的SV值為0.33%,重現性較好,相對含量為57.93%。
3)a)乙醇法提取的SV值為0.34%,重現性較好,相對含量為82.88%。
b)冰醋酸法加樣回收試驗加樣平均回收率為100.36%,變異系數SV為0.71%。
c)硫酸法加樣回收試驗加樣平均回收率為99.94%,變異系數SV為0.42%。
d)乙醇法加樣回收試驗加樣平均回收率為100.88%,變異系數SV為0.73%。
4 結論
(1)黃藤中巴馬汀的提取宜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得率要高,且需快速液抽濾,慢慢結晶的方法,可得析出晶體顏色比較純正的黃色針狀晶體鹽酸巴馬汀,粗巴馬汀用水溶解分離,可得粗黃藤內酯。黃藤內酯粗品反復以酒精、丙酮重結晶,得光亮棱狀的黃藤內酯精品。
(2)根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醋酸法、硫酸法和95%乙醇法提取的氯化巴馬汀相對含量分別為80.02%, 57.93%, 82.88%乙醇提取法比酸水提取法得到的氯化巴馬汀的純度較高。
參考文獻:
[1]高麗,符德歡,戚育芳等.云南藥用植物大黃藤的資源現狀及保護意見[J].藥品評價,2005,02(01):7+22.
[2]唐愛蓮,劉笑甫,馮冬梅.用煎煮法和冷浸法對黃藤中巴馬丁成分提取的比較研究[R].華夏醫學,16(01):75-76.
[3]李曉瑩,廖華衛.pH值對黃藤中巴馬汀鹽析的影響[J].廣東藥學院學報,1999,15(03):190-191.
[4]馬云淑.不同實驗條件對黃藤中掌葉防己堿提取率的影響[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99,21(03):21-22.
[5]周敏,楊秀蘭,成中太.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黃藤素注射液中鹽酸巴馬汀含量的探索[J].合成化學,20019(01):379-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