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最終服務于社會的有用人才。財務教育包括財務會計教育和財務管理教育兩個主要方向。高校通過財務教育培養人才,為市場經濟輸送源源不斷的專業型人才。為企業運營和國家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過對財務教育現狀進行分析,探索財務教育發展的新趨勢和新要求,并對財務教育的服務方向和培育目標提出了新要求
關鍵詞:財務教育服務方向培育目標發展趨勢要求
一、財務教育概述及現狀
財務教育主要是指財務會計教育和財務管理教育。通過進行管理、經濟、法律和會計等方面的知識的專業教育,培育出從事財務管理教育、金融管理、工商管理、科研、財務管理工作的專業型人才。在教育過程中通過對專業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專業素養的深入解讀,結合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出一批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具備扎實基礎、較高綜合素質、有創新合作意識、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知識的專業人才。
二、當前財務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財務教育發展新環境
1、財務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培育“精英人才”而非“專業人才”。“精英人才”注重對專業知識的精通,學習范圍有一定的局限性。過分的鉆研于某一特定領域只會使個人眼界更加狹窄,不知變通,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專業學科的進步,最終被社會所淘汰。而“專業人才”則要求更高,不僅要求精于專業知識,還要求人才具有更加高的素質:基礎知識扎實、知識儲備雄厚、團結協作能力強、創新思維實踐能力過關。當前財務教育面臨的考驗就是過分強調專業知識的教授,而輕于選修課、特色課程以及實驗課的安排。不能夠滿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二)當前財務教育課程設置較為不合理。應當“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并重,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夯實基礎、專業過關,具有高素質、高能力、個性化發展的課程設置能夠彌補專業人才能力差的不足。(三)當前財務教育教學方法略有落后,應當轉變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引進國外新的教學模式和課程教材。包括自主學習、創新意識的培育。打破傳統的只注重枯燥課堂,注重應試能力,而輕視專業能力實踐,并能夠聯系現實經濟生活進行教學。
2、當前財務教育的新環境:(一)信息化新條件。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發展,新環境下企業對信息的運用、發展也對財務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二)經濟全球化新環境。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緊,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財務教育也應當加緊國際化的步伐,不斷的開拓新視野,引進新的財務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模式。(三)國際化新背景。經濟全球化伴隨著國際間經濟活動的交流深入進行,財務教育中在引進國際化理念的同時,更要注重本土財務教育的根基不動搖。取其精華,推陳出新,走出有本國特色的財務教育道路值得思考。
三、新背景下財務教育的服務方向和培育目標
1、以就業為導向的財務應用人才的培育
應用為導向一直就是教學的目的。專業人才服務經濟社會,也是財務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當前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財務教育不能夠只局限于傳統的記賬、做賬與核算,還應該培養能夠對財務數據綜合分析、綜合應用的人才。這種教育主要有以下幾個側重點:(一)強調學生的主導作用。面向就業,首先要了解企業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根據學生的個性和特性來引導學生學習,使學生在財務教育中成為主導。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素質高的提升,包括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合作能力。(二)教學過程中注重就業能力的提升。除了掌握必要的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的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對財務數據的應用能力、分析能力、處理能力。而就業過程中人際交往能力、計算機能力、學習思考能力都很重要。多方面的能力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個人競爭力。(三)要形成科學的就業導向型人才培育模式。無論是財務教育還是其他教育,教育模式構建很重要。根據人才實際狀況以及行業人才需求,制定科學的人才培育模式。結合網絡教育,互動實踐,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拓展學習范圍和方向,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全面發展。(四)注重實訓和實踐。課堂實訓夯實專業知識的基礎,校外實習增強應用技術的培養。理論和實務并重的財務教育,才能適用于行業需求。專業實訓和創業實訓并重,模擬實訓和崗位實習相結合,計算機實訓和傳統財務項目實訓相結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知識應用能力。
就業導向型應用財務人員的培育,目的是為全球化經濟背景的財務活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儲備財務后備人員。這其中要結合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就業導向型人才培養模式、課程設置和實訓模式,從而不斷提升財務教育的實踐性與應用性,增強學生日后在財務崗位上的個人優勢。
2、國際化財務人員的培育
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經成為當前世界變革的一個趨勢。國際化財務人員的培育也成為財務教育的培育目標,從而服務于財務的國際化管理和應用。培養國際化財務人員主要有以下幾個側重點:(一)制定國際化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目標。開設國際化的課程,引進國際化財務教育的教學新模式、新思維。注重“國際化視野”“全球化”視野的財務人員培育,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重。高素質和實踐能力兼具。財務教育的課程設置要更具國際化內涵。比如說設置雙語教材進行教學,引進國外的課程與教學模式,設置國際關系、國際貿易、國際會計、國際財務管理等課程,讓財務教育內容接觸到國外財務教育的前沿,展現國際財務發展的現狀。(二)運用國際化的人才質量評價體系,準確定位財務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引進國際化職業資格的考試培訓體系。以上兩點都為國際化財務人員培育提供了新思路。
四、總結
結合經濟全球化和財務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大背景,對財務教育的服務方向和培育目標提出了“就業導向型應用財務專業人才”和“國際化財務人員”的新方向。究其根本無外乎兩點:著重于財務基礎專業知識的培養和財務實踐實訓能力的增強。順應時代發展是財務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注重財務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培養也成為財務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把握新趨勢新方向的條件下,積極開展財務教育,一定會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供更加堅定的充實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凌.應用型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若干問題思考[J].銅陵學院學報,2009(3).
[2]湯湘希.會計教育改革研究.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