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觀峰+曹觀強


摘 要:近年來,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居住人口和車輛的不斷增多,導致城市、鄉村道路的承重能力增加。許多城市、鄉村道路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各種路面損壞問題。本文主要通過闡述損壞路面修復后具體的養護方法,提高路面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工程機械;路面受損;修復;養護方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3.076
1 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路面的承載量逐漸轉向重型化。日益增長的交通量和不斷增加的超載現象,使路面的承載能力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和嚴重的損壞。越來越多的路面出現各種損壞情況,導致公路的修復和養護工作難度增加。加強道路路面的損壞修復,增加公路的使用壽命,是公路維護部門工作的重要工作。
2 公路養護手段
2.1 微表處技術
微表處技術是使用專用設備將集料、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水、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添加劑等按照設計配合比在常溫下經反復攪拌后在原路面上均勻灑布的封層技術。改性稀漿混合料是由有機材料瀝青和水硬性材料水泥混合形成的復合有機水硬性新材料。就目前來說,微表處是國內比較成熟的路面養護方法。微表處主要對已經損壞的路面有較好的養護效果。除此之外,這種方法對于標高微調和微車轍填充也有較好的效果。
2.2 微表處的技術特點
(1)微表處技術罩面比熱瀝青混凝土罩面技術具有更好的封水效果,有效防止路表水下滲現象,從而更好地保護路面結構并延長路面的使用周期。(2)微表處罩面技術能通過提高路面宏觀構造深度,來改善原路面因老化、磨損、光滑等危害而引起的抗滑能力不足問題。(3)微表處技術采用的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增強了膠結料與集料間的粘接力、附著力。同時硬質集料提高了路表的抗磨損和高耗能性。
(4)微表處技術使用改性乳化瀝青,可延長施工時間,加快施工速度快,并且成型速度快,大大縮短了開放交通時間。(5)微表處技術在常溫下施工,降低了能耗,并且不釋放有毒氣體,真正實現了節能減排。微表處罩面技術的使壽命延長3~5年。
2.3 霧封層技術
霧封層技術是采用專用設備將(改性)乳化瀝青、道路處治劑等乳劑型或油劑型霧封層材料直接噴灑在道路表面的一種預防性養護技術。霧封層技術可以填封道路表面微小裂縫和表面的空隙,起到防水和抑制松散的作用,并且可以減慢路面材料老化速度。延緩由于水浸、雨水沖刷、冰凍融雪惡劣外部環境等造成的剝落、唧漿、坑槽等病害,從而達到保護路面結構,延長路面使用周期的目的,是一種較為有效和經濟的預防性養護措施。
按所采用的材料可分為乳劑型霧封層和油劑型霧封層兩類。除防水、封水作用外,油劑型霧封層可以補充道路表面輕質油分,起到部分還原再生的作用。
2.4 霧封層的技術特點
(1)抗滑型霧封層技術可增大路面摩擦系數,解決原路面因使用傳統霧封層施工后路面摩擦系數降低、磨損、老化等病害引起的抗滑能力不足問題。
(2)霧封層技術能較好的滲透到路面孔隙和微小裂縫中,并填封原路面的孔隙,有效防止水的下滲而造成道路的損壞。
(3)霧封層技術可以減慢路面粘結材料老化,使路表瀝青材料的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
(4)霧封層技術可以補償原路面的瀝青損失,并能夠保持和加強瀝青路面骨料間的結合力。
(5)霧封層技術可以改善和恢復路面色澤。
(6)霧封層技術的施工機具簡單、施工速度快。
2.5 超薄磨耗層攤鋪技術
超薄磨耗層攤鋪技術方法主要是對交通負載大、路面要求性能要求高的路面解決方案,它既可以應用在高等級瀝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又可以作為新建道路表面的磨耗層。
這種施工工藝是將 15~25 mm 厚的斷級配改性熱瀝青混合料,攤鋪在一層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粘層膜上。然后使用專用的噴灑型攤鋪設備進行施工。即乳化瀝青噴灑與熱瀝青混合料攤鋪同步進行,經壓路機壓實以后路面一次成型。由于熱混合料引起乳化瀝青水分蒸發,促使其快速破乳,從而使新舊瀝青層之間快速形成一層粘結性強度高的油膜。
2.6 超薄磨耗層攤鋪技術的特點
超薄磨耗層攤鋪技術的施工流程更加簡單,并且攤鋪速度更快,速度通常為15~25m/min,比普通攤鋪機的效率提高了5~8倍。施工期時間更短,攤鋪碾壓結束30分鐘后即可恢復交通,從而達到了快速高效的養護的目的。
3 結束語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們對道路質量的要求逐漸增加。通過對各種道路修復養護方法的研究,進一步提高和鞏固城市、鄉村道路的質量,增強修復路面的耐壓性、平整性和持久性,使之充分的發揮優越的道路交通職能。同時,加強路面的養護,還能有效地減少公路修復的成本,延長道路的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高鎮都,凌建明,趙鴻鐸,朱建東,陳小琪.公路瀝青混凝土路面預防性養護對策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07).
[2]劉秀菊,鄭彥軍.基于灰色理論的瀝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多指標預測方法研究[J].公路,2012(04).
作者簡介:曹觀峰(1981-),男,河南新鄉人,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