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波


摘要:生產實習是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針對計算機專業的特殊性,我們采用學生校內實習的模式,以任務驅動式為主,組織學生分組完成課題的設計,使學生親身經歷軟件開發的各個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
關鍵詞:生產實習 軟件
計算機軟件專業或軟件方向經過二年的專業學習,完成了計算機軟件開發相關的課程。在學習過程中,盡管采用了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法,但在整個教學體系中還是顯得有孤獨之感,整個課程體系對于學生來說體會不深。故生產實習顯得非常重要。
1生產實習及其必要性
生產實習是高等學校或中等專業學校學生,在生產現場以工人、技術員、管理員等身份,直接參與生產過程,使專業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形式。通過生產實習,可以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實際水平,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專業思想,社會主義勞動紀律與職業道德,以及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思想工作,進行一次綜合性的社會檢驗。
2計算機軟件專業生產實習所面臨的困境
軟件開發企業在社會上如雨后春筍班出現,學生面臨的生產實習環境從想象中可謂十分豐富,但實際情況卻并非如此,軟件企業需要的是成熟的員工,而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學生缺乏實踐的經驗,兩者的矛盾導致了學生不能直接面向軟件企業進行生產實習。那么軟件生產實習環境的搭建如何實施?其一、引導軟件企業項目開發人員進駐校園指導軟件生產實習,但實施起來有些不易;其二、搭建校園生產實習環境,它是解決軟件專業生產實習的根本
3生產實習環境的搭建
其一、硬件環境的搭建,通過機房建立計算機軟件生產實習基地,模仿軟件企業開發模式,建立其工作場景,由四至五個計算機構成一個項目開發小組模塊。其二、軟環境的搭建。首先是具有軟件開發經驗的、具有雙重身份的教師軟件開發團隊,這是一個必要條件。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聘請相關的軟件開發企業項目開發人員作為生產實習的開發顧問。其次,將生產實習學生定位為軟件開發項目經理和程序員,并由四至五人成立軟件生產實習開發團隊。
4生產實習體系建設
軟件生產實習其最終目標是解決學生軟件開發能力問題,因此制定生產實習內容體系時應考慮軟件開發的方方面面,力求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結構。生產實習過程中將解決如下問題:
其一、軟件開發生產流程問題。軟件從生產到投入使用,要經歷軟件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軟件編碼及軟件測試及售后維護幾個階段,因此在設計生產實習時要考慮軟件工程方面的問題。
其二、軟件開發工具與技術問題。軟件開發過程中,將采用目前社會上的哪種主流技術,使用哪個開發平臺,這也是要考慮的問題。
其三、數據庫技術。根據項目規模采用何種數據庫來規劃生產實習項目。
綜合上述,可采用如下體系結構:
軟件工程學:含軟件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設計、軟件測試和軟件維護。
軟件開發技術:asp.net開發技術、FineUI開發技術。
數據庫技術:SQLServer數據庫。
5生產實習實施方略
案例:某高職學院計算機專業大三某班級共有40名學生,在上期將進行模擬企業的生產實習。
【實習目的】模擬軟件公司軟件生產流程,開發軟件產品。
【硬件條件】40臺配置高端的計算機臺套,均實現網絡連接,且連接上Internet。且以小組方案按5人一組安裝形成相對封閉環境。
【師資條件】軟件設計師、計算機專業副教授各一名。
現將實施方案規劃如下:
5.1實習人員分組
將40名學生分成8小組,每小組5人,為每個小組配備一名學生能手,充當項目小組長或項目經理,并要求每個小組取一有進取意義的組名。
5.2制定生產實習計劃
5.3實施主要目的及要點
任務一至六,主要解決編寫軟件設計任務書的問題,要求學生對每一環節編寫相應階段的任務書,知道軟件是如何產生、分析設計為一完整產品;任務七主要解決利用ASP.NET技術編制軟件產品,強調技術手段;任務八主要利用目前社會主流開發技術編制軟件產品,掌握FineUI技術;任務九學生可以綜合利用所學技能獨立開發軟件產品。
5.4階段性成績考核
生產實習學生的考核分階段考核,每個任務完成后進行成績考核,由小組長和指導老師共同完成。考核表如下:
其中,軟件工程部分占比30%,項目實訓部分占比30%,生產實習項目占比40%,從而匯總得到生產實習總評成績。
綜述之,經過軟件生產實習階段,按上述方案實施,實踐證明,達到了企業級的生產實習效果,促進了學生軟件產品開發能力的提高,不少學生經此階段進入了軟件生產相關行業或企業,圓滿實現了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軟件生產實習的教學大綱要求,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強有力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