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燁


摘要:以《中遠提單背面條款》、《鹿特丹規則》、《漢堡規則》、《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為語料自建語料庫,發現海事法規英語長句在詞匯上多用情態動詞、復合副詞、專有名詞及專業常用詞匯,在句式上多用簡單句、并列句、條件句及被動句。針對上述特征,以目的論為指導,提出包孕、倒置、轉譯和順譯四種漢譯策略。
關鍵詞:海事法規英語 詞匯特點 句式特點 漢譯策略
當前海事法規語言的相關研究尚不完備。盡管韓健研究過海關條法的語篇翻譯策略,李功臣探究過海事法律英語語用特征與翻譯技巧,鮮有對海事法規英語長句特點及漢譯策略的研究。基于語料,本文系統性地探討海事法規英語長句的特點及其漢譯策略。
一、海事法規英語長句的特點
自建語料庫(以下簡稱BRHHV,根據文本標題首字母的組合形式命名)由《中遠提單背面條款》、《鹿特丹規則》、《漢堡規則》、《海牙規則》、《維斯比規則》的英文純文本構成,約37,927字。本文利用BFSU PowerConc1.0軟件檢索語料例詞的使用頻次,進而分析長句特點。
(一)海事法規英語長句的詞匯特點
基于BRHHV,本文發現了幾類經常出現的例詞,并列表如下:
由表1得出詞匯特點包括多用情態動詞、復合副詞、專有名詞及專業常用詞匯。
(二)海事法規英語長句的句式特點
基于BRHHV,本文發現句式常由特定標志詞體現,并列表如下:
由表2得出句式特點包括多用條件句、簡單句、并列句及被動句。
二、海事法規英語長句漢譯的理論依據
1984年,費米爾和萊斯提出目的論,認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參照系應是譯文在譯語文化環境中所預期達到的交際功能。費米爾還提出了目的論三原則,即要求譯文為某一目的服務的目的原則、要求譯文與譯語環境相連貫的連貫原則與要求譯文盡量忠實于源文的忠實原則。萊斯認為信息型文本是“關于事實的平白交流”,語言具有邏輯性,而海事法規文本注重內容、強調邏輯的特征恰恰使之成為信息型文本,因此目的論可以作為漢譯海事法規英語長句的理論依據。漢譯時,譯句應符合翻譯信息型文本將全部信息以簡明的方式譯出的特點。此外,譯者應能在譯語情境中,按譯語接受者期待的方式翻譯,使譯句具有可讀性,達到語際連貫。當然,譯句也應忠實于原句,但譯句的忠實程度和翻譯策略的選用取決于翻譯目的。
三、海事法規英語長句的漢譯策略
就詞匯而言,漢譯時譯者應在理解英語原詞內涵的基礎上,尋求與之對等或接近對等的漢語詞匯。因此,詞匯的漢譯策略在于廣泛積累。比如,譯者需要了解海事法規英語中there-類復合副詞常指代前面提到的單詞和詞組,where-類復合副詞則常指代前面所說的整個句子或詞組等。再如,譯者需要知道deviation指“繞航”、volume contract指“批量合同”、competent court指“管轄法院”等,即掌握專業常用詞匯的中文意思。此外,譯者也應明白shall可以表示某種命令或義務,常被漢譯成“必須”。
就句式而言,針對多用簡單句、并列句、條件句、被動句的特點,本文以目的論為指導,結合劉宓慶提出的包孕、倒置等漢譯法,歸納如下策略:
策略1:包孕
海事法規英語長句常用后置修飾成分,但漢語中的正常語序是修飾詞前置,為了符合便于讀者理解的目的原則,漢譯時常采用包孕。例如(例句均選自BRHHV語料庫):
(1)“Volume contract” means a contract of carriage that provides for the carriage of a specified quantity of goods in a series of shipments during an agreed period of time.
譯文:“批量合同”是指在約定期間內分批裝運約定總量貨物的運輸合同。
分析:該句是簡單句。譯句將that provides for ... period of time這個后置修飾成分漢譯成前置定語“在約定期間內分批裝運約定總量貨物的”,放在所修飾成分“運輸合同”前,是運用包孕使譯句符合漢語定語前置的習慣。
策略2:倒置
基于連貫原則,譯文應與目的語環境相連貫,漢譯海事法規英語長句時宜適當采用倒置的策略,使譯句與漢語環境相連貫。例如:
(2)The carrier is liable for loss resulting from loss of or damage to the goods, as well as from delay in delivery, if the occurrence which caused the loss, damage or delay took place while the goods were in his charge as defined in article 4, unless the carrier proves that he, his servants or agents took all measures that could reasonably be required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and its consequences.
譯文:除非承運人證明他本人其受雇人或代理人為避免該事故發生及其后果已采取了一切所能合理要求的措施,否則承運人應對因貨物滅失或損壞或延遲交貨所造成的損失負賠償責任,如果引起該項滅失、損壞或延遲交付的事故,如同第四條所述,是在承運人掌管期間發生的。
分析:unless the carrier proves that...
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在譯句中作為條件置于句首,符合漢語句子先列條件、再列結論的特點。
策略3:轉譯
海事法規英語長句多用名詞和被動語態。漢譯時,原句中的名詞和被動語態需要相應轉譯為動詞和主動語態,以符合漢語思維。例如:
(3)Particular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terms contained therein,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free storage time, Container and vehicle demurrage,etc.
譯文:請特別注意運價本中所載各項條款,包括但不限于免費堆存期、集裝箱及車輛滯留期等。
分析:名詞短語Particular attention被漢譯成動詞短語“特別注意”,is drawn to的被動語態也轉換為主動語態,采用轉譯使譯句符合漢語思維。
策略4:順譯
為了便于讀者理解,譯句不一定要在形式上完全忠實于原句,有時可采用順譯使譯句保持原句風貌。例如:
(4)The terms of the Carriers applicable Tariff and other requirements regarding charge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is Bill of Lading.
譯文:承運人所使用的運價本中的條款以及有關費收的其他要求等項,已被載入本提單。
分析:該句將are incorporated into按照被動語態譯成“被載入”,這是因為如果將之轉譯為主動的話,“本提單”作為主語應放在句首,全句譯成:本提單載有承運人所使用的運價本中的條款以及有關費收的其他要求等項,表述反而不夠清晰。
四、結語
海事法規英語長句在詞匯方面多用情態動詞、復合副詞、專有名詞及專業常用詞匯,在句式方面多用簡單句、并列句、條件句及被動句。漢譯時應以目的論為指導,在保證其語言特點的基礎上,同時考慮漢語習慣,合理選用翻譯策略。
參考文獻:
[1]韓健.海關條法的語篇翻譯策略探究[J].上海翻譯,2014(4):32-35.
[2]李功臣.海事法律英語語用特征與翻譯技巧[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0,9(2):98-99.
[3]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12:29-37.
[4]Munday J.李德鳳譯.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翻譯學導論——理論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07-108.
[5]倪清泉,謝金榮.法律英語中古體副詞的構成、含義及翻譯[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1(5):95-99.
[6]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14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