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陳欣+管潔+黃英龍
摘 要:高職思政課擔負著對高職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光榮使命,思政課教師要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有效路徑,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才能引導學生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鍵詞:高職;思政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途徑
一、高職學生價值觀現狀調查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諸多因素的影響,高職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價值取向不正確甚至扭曲等問題。為了切實了解當前高職學生的價值觀情況,2016年10月以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大一200名學生為例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召開了座談會。
(一)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
在如何看待當前中國國家富強、國際地位大大提升問題,85%的學生認為對提升民族自豪感有決定性影響,3%認為無所謂,7%認為有一定影響,5%認為影響很大。
民主建設的問題,90%的學生認為“民主應該積極參與其中”;3%認為“那是政府需要關注的”;5%認為“過好生活,不談民主”;2%認為“還沒到需要民主的時候”。
對于諸如說臟話、公共場合、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35%的學生表示“非常反感”;40%“比較反感”;16%“無所謂”;9%選擇“很正常”。
當問及與同學產生矛盾如何化解時,20%的學生選擇“請老師或家長幫助”;14%“向同學朋友求助”;60%“自我解決”;“置之不理”為6%。
(二)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
針對“您認為自由主要體現在哪里?”23%的學生選擇“A.國家發展更多選擇”,31%選擇“B.擁有更多知識和能力”,42%選擇“C.擁有權力和金錢”。4%認為“D自由可以為所欲為”。
在被問到追求什么樣的平等時,有23%的學生選擇“機會平等”;57%選擇“人格平等”,11%“權利平等”;9%表示“無法平等”。
被問到遇到不公正的對待時會怎么樣,25%的學生認為“首先想到法律途徑解決”;45%認為“交涉無法解決時會法律途徑”;26%“不會主動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4%選擇不好說。
對于處理問題時違反法律的行為,59%的學生認為“人們缺乏法律意識”;28%認為“法律不是萬能的”;11%認為“要視情況而定;”2%認為“法律沒什么用”。
(三)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愛國熱情受什么影響最大,33%的學生表示是“新聞輿論導向”;17%認為是“父母親人言行”;35%歸因于“學校老師教育”;15%認為來自于“同學朋友聊天”。
對于最希望在學校學習到什么的問題上,38%的學生最希望“學到扎實的專業知識”;49%希望“能夠適應社會的能力”;11%認為無所謂;2%討厭學習。
您是否認同高職學生拖欠助學貸款是不誠信的行為,25%的學生認為“可以容忍”;26%表示“可以理解”;40%認為“肯定是不誠信行為”;9%認為“不好說”。
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您是否會伸出援助之手,選“不管是誰,都會去幫助”的學生有35%;選“如果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的話可以”有33%;選“如果是親人朋友就去幫助”有30%;2%認為“不管是誰,都不會去幫助”。
二、高職學生的價值觀現狀剖析
在國家層面,國家富強使得大部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比較強,說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帶來的更多的是正能量。學生總體上有較強的民主意識,但是民主責任感不強,體現在對他人要求高,對自己要求低。對于一些不文明行為,雖然大都比較厭惡,但是容忍程度較高,說明學生整體的文明素質還有待提高。大部分學生會自己化解矛盾,表明高職學生具有主動調整人際關系的能力。
在社會層面,大多數學生追求絕對自由,但是對由此造成的社會危害認識不清。在追求平等的問題上,大部分學生追求人格平等,說明學生對平等的理解還是比較深入的。如果受到不公正對待大都會理性解決,很多學生還想到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可見法律是公正的保證是比較深入人心的。學生對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還是比較認可的。由此可見學生有一定的法律意識,但是自身有著明顯的不成熟性,與社會期望有著較大的偏差。
在個人層面,課本知識教育對愛國主義的影響最大,說明學校在激發學生愛國熱情方面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預期是良好的,說明學生對待自己的學業還是認真負責的。拒不償還助學貸款這種道德和誠信嚴重缺失的行為,在學生眼中竟變得可以容忍,這個顯然需要學校和老師加強誠信方面的教育。學生有很強烈的助人意識,特別是在虛擬的網絡上幾乎有求必應。但在現實生活中卻表現大相徑庭,媒體大量的負面報道讓他們膽怯、止步,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三、多種途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
由調查結果和分析可以看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緊迫的。高職思政課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擔負著對高職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光榮使命。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思想政治教研室在進行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高職思政課教師要深入學習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需要教育者自身的榜樣力量。教師的人格魅力既是教師素質形象的展現,更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思政課教師要努力做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以身作則,一言一行要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為學生做出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思政課教師必須帶頭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模范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學生、帶動學生。要潤物細無聲,用自身行為、言談和舉止生動具體地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地教育學生。
(二)做好思政課課堂教學更好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課堂教學在引導高職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作用無法替代。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思政課教學始終,不僅要使高職學生深刻理解,更要積極踐行,始終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導高職學生的思想和觀念。思政課教師要結合高職學生的學情,選取恰當的教育手段來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對學生的吸引力。一定要改變既有的教學方法,運用以PBL教學為代表的案例啟發式、參與辯論式等新型教學方法,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使互動成為教學的基本形式,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高職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思政課教師要積極開展實踐教學,特別是課內實踐教學。結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和組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如每學期觀看一部愛國電影、唱一首紅歌、主題辯論賽“中國社會更需要德治還是法治”、我為兩會寫提案等。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活動、主動交流體驗、分享成果,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升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
(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網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高職思政課教師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加強網絡教學平臺建設,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教學平臺。在教學中,課堂形式發生變化,教室不再是唯一的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場所。要充分利用網站教學、微信教學等多種混合化課堂形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無處不在。建立思政課的教學網站,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教育教學信息、參考書目、教育教學案例等相關資料放在網站上,如建議學生閱讀的書目《中國價值》《中國人的美德與核心價值觀》《最美中國人》等,推薦學生觀看的視頻《感動中國》《國魂》等。學生可以通過網站的討論區和留言板來與教師進行交流溝通、討論學習成果和感受,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在網站上的交流和反饋,相應調整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通過電子郵件、微博、QQ、微信等網絡手段,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利用網絡豐富了和學生交流的渠道,并且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和思想狀況,從而發現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交流解答,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互動性和實效性。
總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高職思政課教學意義重大,要充分發揮思政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思政課教師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多種途徑融入思政課教學當中,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入高職學生的頭腦,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高職思政課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王玨,王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職思政課的路徑探析[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4).
[2]陶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學的規律思考[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5(04).
作者簡介:
張茜(1982—),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基礎部,教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