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星
摘要:漢語言在歷經上千年的傳承與發展后,現已成為一個較為成熟且完備的語言體系。基于漢語言的基礎上所發展演變出的漢語言文學廣博豐富、精彩絕倫。作為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根基,在面對當今網絡語言的侵襲下,使得漢語言文學不得不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挑戰,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的快節奏生活,漢語言文學的轉型與變革愈發迫切。本文將重點就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展開深入的分析與探討,以期能夠為相關的漢語言文學創造者提供一些思考啟發。
關鍵詞:新時代;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發展
如今已是信息化的時代,人們在科學探索領域投入了更多的經歷,而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更多的是用于它的基本功能。出現網絡以后,文字作為信息交流、思想交流的工具,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為繼承和提升漢語言文學創造了更加有利的條件。但是,社會的快節奏在不同程度上也抑制了文學的發展。比起一些發達國家,我國人民的閱讀時間和欣賞文學的積極性等方面與之有較大的差距。這雖然是社會高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現象,可是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漢語言文學有著悠久的歷史,漢語言文學如何發展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人類社會的文明是物質的文明,科技的文明更加離不開精神的文明。漢語言文學在新時代新背景下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我們要珍惜優秀燦爛的中華文化,讓漢語言文學能夠向產業化、國際化發展。
一、什么是網絡語言
百度百科解釋:“網絡語言是伴隨著網絡的發展而新興的一種有別于傳統平面媒介的語言形式。主要是網蟲們為了提高網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種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它形式簡潔,易于交流,便于理解。”
二、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的影響
對于廣大的網民而言,網絡語言具有其自身的特殊魅力,并且伴隨著網絡語言及其衍生文化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人們對于網絡語言的關注通常是基于兩點原因,第一,即網絡語言符合人們的好奇心理,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第二,網絡語言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與人們的社會文化需求相契合。網絡語言具有明顯的雙重性特點,現就其對漢語言文學所帶來的積極與消極影響闡述如下。
1積極影響
無論是對于何種語言,其要想能夠被人們長時間的應用傳承下來,必須要經過不斷的自我更新與發展。就文字本身而言,網絡語言對于漢語言的發展能夠起到一定的推進效果,例如在牛津詞典當中每年都會收錄一些新的合成詞或是外來語種詞匯,從而取得持續性的發展與完善。網絡語言通常是借助于簡寫、符號亦或是外來詞匯來對一些傳統的詞匯賦予其新的內涵并由此來創造出新的語言詞匯,在網絡語言詞匯的創造過程當中不僅形式種類多變,應用起來也十分靈活且富于變化。
2負面影響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網絡語言也不例外。除了要看到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正面影響以外,其對漢語言文學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只有正確對待這些負面因素,做出科學合理的分析,提出實質性的解決措施,才能將網絡語言的優勢發揮到最大,以促進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正是由于網絡語言的產生平臺缺少規范性,因此人們在創造網絡用語以及使用的過程中會與規范的漢語言文學范式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具體表現在一部分網絡用語對漢語詞義的曲解、為了新奇的表達而使用錯別字、對語法規范的忽視等等。一旦這些不規范的網絡用語形成并迅速“走紅”,那么這對漢語言文學自身的規范會形成很大的沖擊。
三、針對負面影響的應對措施
1取其精華
社會的發展決定著網絡語言的發展,然后再以大眾媒體傳播的方式進行普及和發展。從這方面講,網絡語言還是具有很多的可取之處。網絡語言有助于人們更好更簡潔地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對人們的情感表達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最重要的是其生動和諧的語言,為網絡語言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環境。但是對于網絡語言要進行一個正確的認識,要懂得區分其中的糟粕和精華,切勿對網絡語言進行一味的模仿,將漢語言文學中的精華加以丟棄。目前,信息時代不斷深入發展,網絡文化更是應接不暇、良莠不齊,正確地使用網絡用語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2漢語言文學應當對網絡語言進行積極利用
網絡語言在廣泛的普及、發展中存在一定的積極作用,促進了人們對自己真實感受的表達,同時增強了語言的生動詼諧性。因此在發展漢語言文學的時候應當對網絡語言正確地看待,對網絡語言的糟粕、精華精心科學地分辨,避免出現對網絡語言一味模仿導致漢語言文學精華的流失。對網絡語言進行正確的使用過程中,也要對現代語言文學進行積極的誦讀,發揚漢語言文學的魅力。
3樹立產業化發展理念,逐步實現產業化發展目標
對于發展文化產業來說,產業化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向產業化發展對于文化本身是有重要意義的,而且對其長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就這一點來說,大家都知道一種文化要想有好的發展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根據這一問題,人們就非常關注產業化的發展模式。關于如何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產業化、國際化,首先要針對漢語言文學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從而找到一個可行有效的發展策略制定發展規劃。所以,就根據目前漢語言文化的現狀我們就以漢語言文化本身的特點來進行研究。
4漢語言文學的國際化
關于如何實現漢語言文化的國際化,需要一個詳細的分析和全面的規劃。對于發展漢語言文學來說,要想實現它的國際化,實現漢語的國際化,讓漢語被更大范圍的接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而且中國文化想要走向世界,一個重要代表就是語言。語言其實代表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記憶和沉淀,而漢語在這一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就為發展漢語言文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然而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是有很多差異的。在中國的文化傳統里,龍是象征高貴、權威的,有著吉利的含義;而在西方神話中,龍(dragon)卻被認為是兇殘的。
四、結語
隨著網絡的廣泛使用,誕生了網絡語言。這是傳統漢語言文學的革新和發展,網絡語言讓漢語言文學更加豐富多彩,應該取其精華。另外,漢語言文學也需要向產業化和國際化發展。這是新時期漢語言文學的特點。面對網絡語言我們要客觀對待,對于漢語言文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我們要有準確的認識和合理的規劃,讓漢語言文化能有更加廣闊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鄭遠漢.關于“網絡語言”.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2(03)
[2]湯玫英.網絡語言創新的動因及其不當取向.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