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勝利
摘要:目前在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有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教師教得無所適從,學生學得痛苦郁悶,教學效率很低,教學資源嚴重浪費。追其問題原因涉及許多方面,如何解決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有效性問題呢?筆者認為采用適當的教學方法是關鍵。本文試著從“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探索發現式教學法”、“實踐啟發式教學法”三種常用的教學方法入手探討當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實施。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方法
信息技術學科作為一門新興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它的理論體系、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等還遠遠沒有成型。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之外,信息技術課具有鮮明的自身特點:突出學生技能的掌握和實踐運用。因此,在教學中決不能沿用現成的教學模式生搬硬套,而應有其獨特的教學模式。筆者在近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以下三種教學方法較為常用有效:
一、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以明確的任務驅動為目標,在自主學習和協作交流的環境下,讓學生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新的知識。合理運用該教學法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效率,又能在強烈的求知欲驅動下,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能力。“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一般分為設計任務、分析任務、完成任務、評價任務等。
在具體設計任務時,教師要把握好任務的針對性和階梯性。任務是圍繞教學目標進行的,同時任務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到所有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初一學生在學習“表格制作”的內容時,可以先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仿照課程表,設計一個10行5列的空表格”。這個任務就包含插入空表格、合并單元格、表線添擦等子任務,在完成這些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對表格的插入、行列的刪除、表線的處理等操作就會逐步熟悉,從而達到本課時“讓學生掌握制作簡單表格方法”的教學目標。
在任務完成階段,教師要做好對學生上機過程中的個別指導和答疑工作。學生之間水平存在差異是個普遍性的問題,再加上具體操作的多樣性,導致不同的學生往往會遇到不一樣的問題。以制作小報為例,在制作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對“藝術字”的基本編輯方法不是太清楚,有的學生對應用圖片、自選圖形的組合、美化不了解,有的學生對圖文混排的方法不熟悉,如果都采取“一鍋端”的做法顯然是行不通的,而加強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就很有必要。
二、探索發現式教學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索是學生求知的本能,而“探索發現式教學法”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以教師設置疑問為出發點,以學生探究問題為手段,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強調教師通過積極有效的引導,學生自主思維,通過情感體驗、實踐嘗試、獨立探究、合作討論等形式完成知識的學習。“探索發現式教學法”一般分為四個環節:設疑——探究——解決——發現。
在運用“探索發現式教學法”時,教師一般要把握如下幾點:首先,疑問的設置要有共性,既要游離于具體問題之外,又要緊扣知識點的核心。問題沒有共性會讓學生多走彎路,極大浪費課堂時間。其次,在學生探究過程中要注意及時引導,著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在解決問題后要及時總結,合理評價。恰當的評價既能匯總分析學生在前期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又能適時引出新的知識點供學生進一步探求。
三、實踐啟發式教學法
實踐是創新的重要基石,信息技術課與其他學科相比,最大的特點是它的工具性較強。“實踐啟發式教學法”的本質是以教師啟發為激勵手段、以學生實踐運用為線索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一般分為三個環節:(1)在實踐中提出問題,啟發學生找出實際問題背后的知識點。(2)分析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掌握知識點。(3)解決問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給予肯定或補充,并不失時機提出新問題,為下一個知識點埋下伏筆。這種教學模式類似文學寫作中的“倒敘”手法,即先找出問題背后所涉及的知識點,然后引導學生學習、掌握知識點,最后再綜合運用,解決實際問題。那么在具體教學中如何迅速、準確地找到實際問題,并將之抽象為信息技術知識點呢?
首先,教師要善于與其他學科老師溝通,有些知識點需要借助計算機解決時要提前精心設計,不斷增強信息技術的“滲透”能力。例如初一學生在數學學到有關利用計算機制作圖表的知識時,可以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相應的案例讓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實踐操作,不斷增強他們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
其次,在課堂上大膽鼓勵學生自己挖掘,讓學生在生活中親自體驗到學習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成就感。例如,學校正在開展“唱響國歌”大合唱系列活動,學生了解到評委老師的打分系統還是人工操作,很不方便。于是,我鼓勵學生利用EXCEL函數等知識幫評委老師們設計一張實時計分表及名次表。學生經過認真思考,結合評委老師的有關要求和競賽規則,在學習了函數有關知識點后,經過小組合作,綜合利用MAX()、SUM()、RANK()等函數巧妙地設計了一張數據表。通過此表大大提高了評委老師的工作效率,學生也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體驗到了EXCEL學習的實用性。
“實踐啟發式教學法”能夠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點的時候有著明確的目的性,用實際存在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經過教師的逐步啟發和有效引導完成知識點的學習。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知識點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去組織實施,有時甚至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追求“靈動”的課堂教學方法,讓信息技術課堂發揮最大效率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希望的。隨著新課改的逐步實施,課堂教學必須實現由知識本位、智力本位到人本位的轉變,信息技術課堂呼喚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總結摸索,逐步實踐出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教學方法。endprint